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地基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规模庞大,浅表地基承载能力差,为确保下沉稳定,需对沉井地基加固,重点介绍了沉井地基砂桩复合地基加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基础为超大陆上沉井,结构规模庞大,其平面规模为目前世界桥梁陆地沉井之首,详细介绍了沉井施工中的地基加固、钢壳拼装、出土下沉、沉井封底等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采用沉井基础,沉井尺寸为69.0 m×58.0 m×52.8 m,置于密实卵砾石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沉井共分11节,第1节为钢壳混凝土沉井,其余均为钢筋混凝土沉井.采用打设砂桩和换填砂土复合地基加固法加固地基.在加固地基上现场拼装钢壳沉井节段,浇注第1节沉井混凝土.11节沉井分4次接高下沉,首次下沉采取水力吸泥机取土、降排水下沉,其余3次下沉采取空气吸泥机取土、不排水下沉.沉井下沉就位后按照4个分区的顺序逐区进行封底混凝土施工.施工监测表明,沉井下沉姿态、偏差均控制在规范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4.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施工监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采用沉井基础,尺寸为69.0 m×58.0 m×52.8 m,距长江大堤仅90 m.沉井体积庞大,所处区域地质条件复杂,覆盖层较厚.依据规范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提出沉井几何姿态监控标准.介绍沉井下沉深度和平面位置及偏斜、刃脚踏面反力、沉井侧壁土压力、沉井结构应力、地下水位与井内水位、沉井底部土体开挖地形、地表沉降和长江防洪大堤沉降量的监测方案.通过施工监测,掌握沉井下沉的实时信息,为施工提供指导信息,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安全、顺利地下沉至设计标高,在沉井施工过程中实施了信息化的监控技术,主要介绍了北锚碇沉井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监控技术,包括监控元器件的布设、结构应力应变的监控、侧壁土压力的监控、监控数据的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封底分4个区域,逐次进行对称施工,一次性浇注混凝土方量大,对施工组织及各关键工序要求高,清基施工和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难度大。  相似文献   

7.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矩形沉井高52.8 m,共分11节,分4次接高下沉施工,其中前4节采用整体降排水下沉施工,后7节分3次采用不排水下沉施工,主要介绍北锚碇沉井前4节整体降排水下沉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南京四桥北锚碇基础采用69×58m矩形沉井,沉井顶面高程+4.30,刃脚高程-48.50m,置于密实圆砾石层,下沉深度为52.8m。为使沉井顺利下沉到位,同时减少对长江大堤的不利影响,沉井前期采用深井降水和泥浆泵吸泥的排水下沉方案,后期采用空气吸泥机吸泥的不排水下沉方案。为了不破坏沉井底部圆砾石层,最后启用空气幕助沉措施,使沉井沉至设计位置。  相似文献   

9.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矩形沉井高52.8 m,共分11节,分4次接高下沉施工,其中第5~11节分3次采用不排水下沉施工,主要介绍北锚碇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所需设备配置、空气吸泥机吸泥工艺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5,(6)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基础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陆地桥梁沉井,沉井濒临长江大堤,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沉井基础底部支撑在层厚很薄的圆砾石层上。沉井下况后期,须穿过较厚的密实砂层,地基承载力较大,最终沉井支撑在密实的圆砾石层,仅靠自重下沉困难,施工存在诸多技术难题,通过总结北锚碇沉井施工关键技术,以期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竖井施工进度滞后,为解决盾构提前到达并保证顺利出洞这一技术难题,以台山核电站1#取水隧洞盾构提前到达施工为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盾构到达前的掘进控制措施进行分析,阐述了预留段隧洞爆破参数设计,并对提前到达的关键技术及控制要点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盾构提前到达盾构井预留5 m的安全距离,并将刀盘后退掌子面0.7 m的方案是可行的,既能加快施工进度,又能有效地保护盾构设备;2)盾构到达预留段前采用"小推力、低转速"的掘进原则,预留5 m段采用"爆破开挖+锚喷支护+管片二次衬砌"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保证了盾构安全顺利出洞,有效地控制了管片上浮、错台和接缝处漏水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沉井基础施工的核心是沉井的下沉,合理的设计是沉井能够顺利下沉的关键。对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及泰州长江大桥南、北锚碇等几个大型沉井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沉井的设计中,适当增加其重率以及合理的设置助沉措施是决定沉井能够顺利下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修建跨海峡海底隧道的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朝华  郭小红 《隧道建设》2008,28(5):527-532
结合厦门海底隧道方案研究与勘察设计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处于规划论证阶段的琼州海峡隧道、渤海湾海峡隧道以及台湾海峡隧道几座跨海峡海底隧道的关键建设技术进行初步讨论。通过多方面分析后认为,要顺利建成这几座跨海峡的海底隧道,必须在跨海控制测量、深海地质勘察、高水压力断层破碎带的开挖与衬砌、隧道快速掘进施工以及超长隧道单元的通风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张龙 《隧道建设》2009,29(3):342-346
结合新建双线铁路太原至中卫(银川)线SJS-V标兴旺峁隧道的施工实践,重点介绍洞口浅埋段、富含饱和水的强风化泥岩、砂岩平互层段及3#斜井进正洞挑顶段的施工方法和经验;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具体地质条件的分析,在继承传统施工方法优点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施工内容,对各个具体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15.
深井降水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沉井附近区域的地下水位,使沉井在施工中锅底无水,达到干施工的效果。该文以上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一期市政配套工程Y2雨水泵站工程项目为背景,结合项目中为配合"排水下沉法"施工的沉井所采用的深井降水施工,对深井降水施工工艺进行讨论,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武汉地铁范湖站深基坑降水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亮 《隧道建设》2009,29(1):93-96
结合武汉地铁范湖站基坑降水实践,介绍在汉口地区承压水位高、地层渗透系数大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基坑降水的方案设计、降水井施工工艺、降水运行管理及配合降水施工进行的各种监测工作,对降水施工结束后降水井封堵处理措施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刘艳滨 《隧道建设》2015,35(11):1113-1120
通过对上海建设的多条大直径盾构越江隧道进行总结分析,确定盾构法越江道路隧道建设管理需遵循功能性、安全性等总体原则,提出盾构法越江道路隧道的盾构工作井、圆隧道横断面选型与设计参数、盾构隧道防水等设计关键技术,介绍盾构选型及开挖面平衡技术、壁后注浆技术、盾构进出洞施工、监控量测等施工技术,分析盾构隧道防水技术、防火内衬及风塔合建等防火与通风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沉井下沉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马鞍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下沉施工过程中,根据地层的深入和地质情况变化,先采取沉井四周布置降水井、水力吸泥机取土的排水下沉法,后期则采取搭设钢平台、安装龙门吊等设备进行不排水吸泥下沉的方法,终沉阶段启动空气幕助沉措施,确保了沉井下沉的稳定,在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