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恺 《中国水运》2012,(6):36-37
水上交通事故引发的危机事件频发,考验着海事部门的危机公关能力。海事部门如何在危机中利用信息管理手段顺利解决危机,提高危机公关能力,保障公共安全,已成为各级海事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一起水上交通事故为例,对海事部门的危机公关方式进行分析,并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对提高海事部门危机公关的途径进行了尝试性探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东莞虎门1.15水上交通事故为引子,提出"引发水上交通事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研究这些因素及其之间联系,可以找出多种减少或防止事故的方法"的观点,本文通过讲故事、列举和分析引发水上事故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从控制"人、船、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来减少或防止事故的多种对策.  相似文献   

3.
调查人员在调查台风引发的水上交通事故时,经常要作出是否因"不可抗力"导致事故的判断,以回应船方、航运界的疑问。一般调查人员并无深厚的法律功底,对于法学界尚有争议的"不可抗力"不可能准确判定,由此经常遭到相对人、法院、律师的质疑。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到底什么是"不可抗力"、水上交通事故中"不可抗力"如何认定等问题,试图统一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做法,树立海事部门的威信。  相似文献   

4.
因水上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体事件是指:发生水上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受损方为表达诉求或主张,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聚集群体发泄不满,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  相似文献   

5.
王东  尹朝忠  艾健 《珠江水运》2011,(16):80-82
本文分析了影响宏观水上交通事故的因素,论述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建模过程。通过实例分析,该模型作为水上交通事故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珠江水运》2002,(10):30-32
第一条 为有效地组织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工作,保障水上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准确、及时,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及中国籍船舶在境外水域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 第三条 交通部依法主管全国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法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单位和个人所属船舶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工作。交通部直属海事局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地方海事管理机构(以下称海事管理机构),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所辖区内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工作。中央……  相似文献   

7.
杨清武  王中和 《中国水运》2007,7(8):248-249
水上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因涉及事故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备受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强烈关注,也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最易引发争议的原因。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行政可诉性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海事机构内部和行政诉讼实践中均存在不同意见。根据行政法学原理,结合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分析了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性质,提出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具有行政可诉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水上交通事故预测是水上交通安全规划和管理决策的基础,以往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以预测年事故发生数居多,没有考虑全年季节性气候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本文在考虑事故数据时间序列的季节周期性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ARIMA模型,对水上交通事故的月事故发生数进行预测研究。并以2011年-2015年福建海域水上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运用所建立的ARIMA预测模型,预测出2015年各月水上事故数。最后,通过与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出ARIMA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船舶的失控险情和事故,对长江水域的沿江码头、航行和停泊的船舶以及水上桥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极易引发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本文分析了船舶失控的确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水上交通事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已成为水上安全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发生在日照辖区海上交通事故的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及提出预防和改进船舶进出港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上交通事故的原因及主管机关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洋 《世界海运》1998,21(3):22-23
1996年是辽宁省地方水运企业有史以来水上交通事故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年。全年共发生等级事故14起,死亡和失踪33人。直接经济损失11240万元。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查明原因采取对策,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广泛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对导致重大水上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并从水上交通主管部门的角度,对扼制水上交通事故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避免和减少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必须着眼于预防,本文分析了防范水上交通事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落实水上交通安全责任、源头预控、现场监督、长效管理、文化建设和安全保障的角度,提出水上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现行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关方面的阐述,针对现行做法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从改进和完善现行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集中精力做好行政责任的查处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吕航 《中国船检》2004,(9):74-77
内河水域违章超载已成为引发水上交通事故的“害群之马”。目前,我国水上超载运输80%以上集中在长江三角洲水系,由超载运输而造成的事故占到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60%左右,部分水域甚至高达70%以上。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曾对CCTV记者说过,整个长江三角洲水系超载问题解决了,就意味着我国水上超载运输基本上得到了有效整治。  相似文献   

15.
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不仅关乎事故相关方的权益,更对航运业的繁荣和水上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与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密切相关的行政调查、技术调查和安全调查的相关特性。同时,分析调查与处理、海上与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之间的关系,最终凝练总结出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的性质特点,为我国水上交通事故的处理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管控我国水上交通事故风险,阐述国内外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研究,在统计我国2008―2017年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水上交通事故现状,并依据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确定我国水上交通事故可接受风险的上下限值,最后通过FN曲线确定我国水上交通事故可接受风险的标准值。结果表明:无论是水上交通事故还是死亡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分层次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鑫  刘刚 《世界海运》2010,33(6):60-61
通过对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争议的分析,阐述了将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4点理由,说明了将水上交通事故调查责任认定纳入可诉性范围对人和海事管理机构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查明事故原因是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工作。但在我国水上交通事故原因调查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事故原因调查的因素。本文就此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强化我国水上交通事故原因调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海事管理机构在查明水上交通事故事实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水上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其行为在水上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而作出的法律性结论。由于《海上交通安全法》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都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对海事管理机构就水上交通事故所作的责任认定不服时,能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而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否具有可诉性,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焦点。对此,各地法院有的作为行政案件受理,有的则不予立案,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司法统一性和行政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行政可诉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海事管理机构在查明水上交通事故事实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水上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其行为在水上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而作出的法律性结论。由于《海上交通安全法》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都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对海事管理机构就水上交通事故所作的责任认定不服时,能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而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否具有可诉性,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焦点。各地法院有的作为行政案件受理,有的则不予立案,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司法统一性和行政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