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不同地域环境和历史条件孕育不同审美文化.东西方审美文化在相对隔离的文化圈中独立发展,铁路客车内部环境设计也体现出不同民族的审美文化观念.对东西方审美文化差异和客车内部环境设计、铁路客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探寻现代审美文化在当今客车内部环境设计中的新方向,提出环境设计的审美创新思路,以寻求有中国特色先进技术水平的铁路客车内部环境设计发展新机遇.  相似文献   

2.
<正>非遗传统音乐是各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的重要承载体,不仅是音乐艺术的展现,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包括了各种传统的音乐、歌曲、乐器演奏技艺、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方法等。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背景下,非遗传统音乐的传播和推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城市轨道交通具有极高的人流密度和覆盖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为非遗传统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空间,可以让更多的市民在日常出行中接触到非遗传统音乐,从而加深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3.
与我国传统的"虎"文化不同,欧洲文化尊崇"狮"文化。狮子拥有仪表堂堂的体魄、威严的仪态和贵族的气质,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狮纹图案作为欧洲贵族以及权力的象征,现代标志设计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以及借鉴。研究欧洲传统狮纹图案,有助于我国借他山之石探寻传统纹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素养培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契合之处。依托大学语文课程,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探究二者融合的教育教学路径,实现课程改革、文化传承、育人成效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是目前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能够探索出一条现代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相融合的途径,是使高校声乐教学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基石,只有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才能产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生性力量。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只有引导大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要素,才能使其自觉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相似文献   

7.
结合乌兰浩特历史文化和工程背景,阐述铁路客站设计一方面要以当地民族文化为设计理念,使其体现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又要充分体现站房设计的"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经济性"要求。乌兰浩特站房在设计过程中力求体现五性原则,为今后类似铁路客站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铁站房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与地域文化结合成为高铁站房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高铁站房越来越多地承载了传承和弘扬城市传统文化的作用.禹州是以钧瓷等文化著称的华夏第一都,从钧瓷价值、钧瓷工艺和钧瓷特点3个方面梳理禹州钧瓷文化,结合禹州站站房设计理念,通过原型演变、故事隐喻、多样化表达3种方式将钧瓷文化元素设计融入站房.阐述禹...  相似文献   

9.
以法国海港城市马赛、丝织业中心里昂、香槟酒之都兰斯、澳大利亚文化和时尚之都墨尔本以及最新设计的概念型现代有轨电车为例,从地域文化展示、仿生设计、情感设计、城市环境融合、形式和技术之美5个方面对国外现代有轨电车的外观设计方法与实践进行分析,为体现我国各地文化和城市形象的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各界已取得共识。在探寻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时,不少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油画创作中的意象造型是对我国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的继承,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审美取向的继承和发展。它在作者真实情感的作用下,通过变形、想象等手法的处理,使画面有更多的主观情感的表达;赋予画面个性,使画面形式趋于多样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郭瑞霞 《铁道勘察》2020,(3):78-83,94
到2018年底,大批现代化客站的建成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和设计经验。在此过程中,创建精品客站、彰显地域文化特色逐渐成为了新时代铁路客站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了探索新时代客站地域文化的体现方式,在分析归纳已建成客站外部造型地域文化性的表现手法及设计思路的基础上,从设计理念、文化元素符号提炼和应用、材料选择、色彩使用、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地域文化性的体现手段进行探讨,得出"以细节为切入点,在内部空间体现地域文化性是客站今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的结论。总结出客站内部空间体现地域文化性的过程中需遵循的传承与创新、统一与协调、美观与经济三个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站房"核心要义的视角,诠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倡导的新时代文化高铁建设理念。以郑渝高铁禹州站为例,阐述"文化站房"的创意和设计表达,基于禹州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城市钧瓷文化的特质,在建设实践中展示了高铁站房文化创意的4个表现层次,即城市文化元素传达、道地文化主题表现、文化史诗的情境隐喻和相关技术的创新实践。高铁站房建设达到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结合的高度,意味着高铁建设者肩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自觉、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政教学的重要任务。探索思政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并拓展教学内容,能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发展,地域文化与人性化设计表达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铁站房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其地域文化的展示尤为重要.从文化元素提取、文化元素体现、人性化设计3个方面,探究地域文化与人性化设计在我国高铁站房中的应用思路与实现,并以平顶山西站为例进行具体阐述,为相关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因此,翻译英汉两种语言必须注意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使读者深入了解原文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铁路EPC项目工程建设具有专业性强、工程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工程方案的系统性、可实施性、经济性、安全性等问题需要从设计源头进行控制。通过从技术创新、系统设计、精细化设计、投资控制、设计与施工融合、设计与采购融合、BIM技术应用、绿色设计及文化传承等9个方面分析设计对铁路EPC项目的源头控制作用,提出设计源头控制手段,采用标准化设计和差异化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以设计主导的铁路EPC项目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8.
现代有轨电车的意象与情感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但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外观及客室设计方法与理论体系相对滞后。意象结合情感认知的设计是国外现代有轨电车设计的发展趋势。结合法国马赛海港城市特点,对其Flexity Outlook现代有轨电车"取象仿生"的外观设计和客室中的情感化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体现我国各地地域文化和城市形象的现代有轨电车外观及客室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彦平  张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后插18-后插19
非遗文化是长期传承的经典,是底蕴深厚的积淀,是独具魅力的艺术呈现.传承非遗文化,需要通过多元的形式引导公众去认识非遗、走近非遗、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产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从而营造非遗文化传承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融入非遗文化,运用到车站内部装饰设计之中,既可以增添城市轨道交通的文化与艺术特色,又能起到积极...  相似文献   

20.
“景观”一直存在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在大地上的投影,而设计景观是人类实现梦想的途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设计之中,使自然与文化、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真正全面的融合。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生态设计不是要与传统设计割裂,而是传统设计的进化和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