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法国海军网2006年8月8日报道,法国第二艘航空母舰的发展计划已进入设计审查阶段。7月19日-21日。法国造船局和泰利斯公司组成的PA2航空母舰团队向法国国防部和海军介绍了设计修改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国是第二个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这一点连欧洲老牌的海军强国——英国都自愧不如,如今.法国正对其海军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久之后,法国海军将会以更强更现代化的面貌出现在世界各大洋上。  相似文献   

3.
法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查尔斯·戴高乐号,作为从船型上真正考虑雷达隐身性的第一艘大型军舰,引起了各国海军有关人员的注目。本文从电磁波与雷达、角形反射器和舰型、隐身舰的基本原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隐身技术与现代舰艇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舰载飞机是以航空母舰或其他特殊舰艇为起降基地的飞机,是航空母舰的主要作战工具。1910年11月,美军上尉驾驶一架"寇蒂斯"式双翼机从"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成功,2个月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成功降落,开创了飞机上舰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开始组建舰载直升机部队。随着海军装备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航母及许多大型军用舰艇上都已装备有各类舰载飞机。  相似文献   

5.
刘琨 《航海》1993,(4):13-14
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独领风骚,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威风凛凛的战列舰贬入冷宫。二战以来,在人们关于海军和海战的议论中,航母是最热门的话题。人们对航母的兴趣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6.
所谓“反制”作战,就是先让对方一步,尔后伺机反攻并制服对方的作战战术。二次大战期间的中途岛战役就是“反制”战术作战的光辉典范。1942年6月4日,美、日双方在中途岛附近海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海战。在这场战役中,美军“后发制人”,成功地实施了“反制”作战,从被动中求主动,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结果,日本海军大败,其海军联合舰队共损失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2艘、飞机285架、人员3500名;而美军仅损失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1艘、飞机150架、人员307名。经过这次交战,日军航空母舰遭到巨大损失,海军航空兵力量受到很大削弱,从而改变了太平洋战区日美航空母舰的实力对比。中途岛战役日本的惨败决定了整个太平洋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命运。从此,结束了日本侵略者在太平洋发动进攻的势头,太平洋战场上战略主动权的“天平”已经开始逐步向美海军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海军对舰艇隐身性的研究由来已久,从美国的“海幽灵”号到瑞典的“斯米盖”号,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海军编制中服役的真正能称得上隐身舰艇的,到目前为止只有法国的“拉斐特”级护卫舰。“拉斐特”舰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各国海军对隐身舰的兴趣,他们在各自的隐身舰艇研制计划基础上,加强隐身设计研究,估计在21世纪(至少在上半叶),隐身舰艇将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8.
《船艇》1989,(8)
根据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消息,苏联已经开始建造新级别的航空母舰,该航空母舰比正建造的第比利斯级的航空母舰大10000吨,估计该舰九十年代未期参加服役。估计该舰排水量为75000吨左右,它的大小是法国海军正在建造的夏尔戴高乐号航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海军建设上,向来有潜艇与航母之争,至今仍无定论。不过从我国海军所面对的海洋地理态势和可能的作战对手特点看,重点发展潜艇战力,无疑是一项较适宜的选择,航空母舰则是好看但却昂贵的东西。在我国海军潜艇中,核潜艇风头最劲,但因数量有限,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常规动力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先后研制生产过五种常规动力潜艇,建造总数超过一百三十艘。在我国海军武库中,论吨位、论数量,至今没有任何其他类型舰艇的建造和装备规模超过常规潜艇。可以说,常规潜艇部队一直是我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90年代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宋”级常规潜艇开始装备部队,向俄罗斯采购的“基洛”级常规潜艇也进入现役。随着新一代潜艇的陆续服役,我国常规潜艇的战力必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拟对我国常规潜艇发展历程加以回顾。  相似文献   

10.
由直升飞机航空母舰“贞德”号(JEANNED’ARC)和护卫舰“福尔班”号(FORBIN)组成的法国海军军官学校舰艇编队,在指挥官富凯海军上校的率领下,进行为期半年的远航训练。一九八一年一月廿六日,编队到达上海,停靠六天,进行了友好参观、访问活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院船舶研究委员会21世纪航空母舰和海军未来航空母舰研究的主要成果。描述了未来航空母设计的趋势及限制范围,包括其上限为200000t到下限为40000t的航空母舰。对小水线面双体船型航空母舰以及短距起飞和阻拦着降设计概念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1、SATRAP系统结构 90年代中下旬,法国海军建造总署为改进和提高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适航性能。牵头研制开发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自稳定自驾驶系统.简称“SATRAP”系统。研制开发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既能控制航母横摇、偏航和横倾。同时又能减少飞机在航母上的操作危险.例如飞机的起飞和着陆,从而保证和提高航母的适航性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未,韩国提出了打造“远洋蓝水海军”的长期战略,此后韩蚓海军丌始了全方位发展。在航母方面,韩国采取了和日本相似的做法,以建造“大型多功能登陆舰”(两栖攻击舰)作为未来发展中型正规航空母舰的铺垫和过渡。  相似文献   

14.
增强舰载反导能力是目前世界各国海军最紧迫的课题。印度海军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舰空导弹发展计划,但迄今为止,其国产舰载反导系统还在试验室进行试验,只能靠引进国外防空和反导武器系统,为现役航空母舰和驱逐舰拼凑起一道反导防护网。  相似文献   

15.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是海军战术变化和舰种变化最显著的时期。二次世界大战后淘汰了海战之王的战列舰,由航空母舰取代了它在海战中的王位。五十年代苏联曾一举废弃了正在建造中的十几艘巡洋舰。在舰载武器方面则以导弹取代了大口径火  相似文献   

16.
欧洲防御计划制定人员已开始把航空母舰作为实现未来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的工具。目前,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都在计划研制或正在研制建造新型的航空母舰。介绍上述国家新型航母的研制背景、方案论证和设计建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海寓 《中国海事》2013,(3):77-78
“凤翔”号的成功下水点燃了世界海军强国争相建造航空母舰的热情,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落幕,并没有给航母留下太多的展示空间。然而,仅仅过了20年,这一海洋利剑就迎未了再次出鞘的机会,以机甲集群为特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航空母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航母一跃成为世界海战的主宰,  相似文献   

18.
陈述了关于俄罗斯作为世界强国必须拥有一支海上力量的概念,这支力量是海军的组成部分之一,水面战舰乃是海军的主要部分。阐述了以下方面的观点:一般多用途兵力的使命、所需战斗效能、合理组成和结构、未来水面战舰的最佳类型和技术概貌及其建造的可能性和时间。强调了建造航空母舰的优先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江南集团技术》2003,(3):34-34
2002年4月26日荷兰海军四艘LCF防空与指挥护卫舰中第一艘“De Zeven Provincien”(F802)号正式服役。LCF舰将替代荷兰海军两艘20世纪70年代初的Tromp级导弹护卫舰与两艘20世纪70年代末Kortenaer级通用护卫舰。144m长的LCF护卫舰耗资3.5~14亿美元一艘,将成为荷兰战略防御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LCF与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护卫舰及英国45型驱逐舰一起形成欧洲制造的高技术防空护卫舰群。  相似文献   

20.
4月16日,法国海军“西北风”(MISTRAL)号两栖投放指挥舰和“杜布雷”(DUPLEIX)号反潜驱逐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驶达上海海军吴淞军港,对上海进行了为期6天的友好访问,4月21日,中法海军在长江口附近举行了海上两栖装甲人员换乘、舰载直升机互降和航行中通信为主要内容的联合演练。图为演练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