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现代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所用的发动机,其发展特点是通过增大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比或中间冷却增压空气来不断提高其平均有效压力。降低增压空气温度也可减小发动机零件的热应力。采用中间冷却增压空气作为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和减小发动机零件热应力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外国各种型号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中,有五分之一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增压空气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车型:配置CAD 2.0T发动机。VIN:LFV3B28R3D3××××××。故障现象:三元催化器堵塞,发动机控制单元报故障码:增压压力不足,催化效率过低。故障诊断:使用ODIS高级诊断功能读取发动机系统故障码。 有故障记录为 增压压力未达到控制极限。 三元催化效率过低。 增压压力不足可能的原因有:涡轮增压循环空气阀N249损坏;涡轮增压器与进气管之间漏气;增压压力限制电磁阀N75损坏或者之间连接软管损坏;增压压力调节罐或压力罐拉杆损坏;废气涡轮增压器中的废气旁通阀泄漏;增压  相似文献   

3.
旁通阀是限制涡轮增压器最高增压压力的保护装置。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涡轮转速急速升高.增压的压力也增高。如果增压压力过高将引起发动机出现爆燃等故障。因此,在涡轮增压系统上设置了排气旁通阀,它的功用是控制涡轮增压的最高压力不超过规定值。  相似文献   

4.
<正>车型:配置CAD 2.0T发动机。VIN:LFV3B28R3D3××××××。故障现象:三元催化器堵塞,发动机控制单元报故障码:增压压力不足,催化效率过低。故障诊断:使用ODIS高级诊断功能读取发动机系统故障码。有故障记录为增压压力未达到控制极限。三元催化效率过低。增压压力不足可能的原因有:涡轮增压循环空气阀N249损坏;涡轮增压器与进气管之间漏气;增压压力限制电磁  相似文献   

5.
八、涡轮增压器1.增压器的演变增压的任务是提高发动机每个工作条件下相应的进气压力,并因此能够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扭矩。当前的柴油发动机安装了可变增压系统。带废气旁通门的涡轮增压器(VITO/VIANO、SPRINTER,65kW):为了控制进气压力大小,通过一个进气压力控制阀将废气气流转移到一个旁通道内,增压压力调节真空控制器(1)通过一个铰链将增压器压力控制阀门打开/关闭,如图31所示。  相似文献   

6.
正1.迈腾B7涡轮增压器故障车型:2012年迈腾B7,配置2.0T发动机。VIN:LFV3A23C9C3××××××。故障现象:车辆加速不良,提速缓慢。发动机控制单元有增压压力过低故障。故障诊断:先检查实际增压压力,连接诊断仪,读114组数据。1区:最大充气量,增压压力调节装置。2区:使用涡轮增压器时的最大充气量。3区:相对充气。  相似文献   

7.
通常,车辆用涡轮增压V8发动机的性能不及具有同样基本规格的直列六缸发动机的性能。为了改善平均有效压力,进行了使用计算机程序的进排气系统的再匹配,而不用任何特殊的昂贵装置,例如放气阀或复合进气。在管路的不同匹配方法中,四缸组合管路除了低速性能差以外显示出最好的结果。此外,在规定的最大压力的极限下,靠谨慎地选择较小的涡轮尺寸和较短的进气凸轮持续期,在整个速度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平均有效压力,这是有效利用脉冲压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讨论在热效率、强度和低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很容易得到的零件和附件将传统的高速柴油机输出功率提高50%的可能性。 研究所用的原型机是涡轮增压、中冷11升直列六缸柴油机,该机最高平均有效压力14bar(1500转/分)。改进后的发动机平均有效压力为21bar(1500转/分)。本文叙述了计算机模拟和大量试验的结果。研究表明:计算机模型可以用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设计中,使花费很大的研制阶段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涡轮增压多工况匹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以车用循环工况总油耗最小为目标的内燃机涡轮增压多工况匹配方法,基于NEDC驾驶循环,采用该方法对某车用1.8 L涡轮增压汽油机进行了涡轮增压多工况匹配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涡轮增压多工况匹配可使该发动机最大扭矩提高3%,NEDC驾驶循环平均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2%。  相似文献   

10.
车型:E71,配置N55发动机。行驶里程:26000km。故障现象:用户反映车辆行驶中急加速时发动机无力,故障灯点亮。故障诊断:N55发动机采用的是单涡轮双涡管增压器,控制原理图如图1所示。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压力与到达废气涡轮增压器涡轮处的废气气流有直接关系,无论是废气气流的速度还是质量都直接取决于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发动机管理系统DME通过废气旁通阀(减压阀)调节增压压力。废气旁通阀由真空执行机构操纵,这些执行机构由DME通过电子气动压力转换器(EPDW)来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三)概述 超高增压柴油机是法国在研制坦克发动机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于1972年首次在法国海军装备展览会上出现。超高增压柴油机是一种高增压、低压缩比、加上旁通和补燃的柴油机。增压比可高至4~9,气缸压缩比可低至6~10。发动机与压气机和废气涡轮并联布置,其间的旁通箱始终相通,其通过截面积由旁通阀门控制。该柴油机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热负荷和机械负荷的条件下,发动机的功率可增加为原机的2~5倍。平均有效压力可  相似文献   

12.
增压可使小排量的内燃机满足大功率的要求。目前广泛应用的废气涡轮增压至少能够回收部分废气能量,而其所提供的增压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废气流量,须用涡轮压力端的放气阀来加以调节,对火花点火式发动机更是如此。由于对增压发动机的性能、效率及动态响应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更需要对增压压力进行调节,其控制参数存放在反映可调变量的特性图中。系统中的微机允许设定的增压压力作为油门位置和发动机转速的函数,这样在发动机特性图的某些区域内,可用开启放气阀以降低排气背压,提高发动机效率。调节增压压力和控制爆震相结合,可获得有利于发动机性能的点火提前角,同时可使用低辛烷值燃料,使发动机在爆震极限内高效运行。调节点火提前和增压压力的调节可使各气缸的平均爆震频率不超过允许值。两种控制各有一个主控系统,允许长周期漂移,环境因素也得到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3.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1,(24):28-30
二、柴油发动机新技术 1.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技术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由涡轮增压器、中冷器及其它附件组成(见图1)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排气管接在涡轮壳上,发动机排出具有一定能量的废气经涡轮壳进入废气的压力和温度下降,流速提高,然后按一定方向冲压涡轮叶轮,使其高速旋转。废气的压力、温度越高,其转速也越高。与涡轮轴同轴的压气机叶轮也以相同转速旋转,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台2.0 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机,在设定的转速和负荷工况下,通过调节进气门提前角(VVTi,Variable Valve Timing-in)、排气门推迟角(VVTo,Variable Valve Timing-out)、废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率、点火提前角(SA,Spark advanced Angle)和空燃比(AFR,Air Fuel Ratio),进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性能开发,实现最佳的缸内燃烧和最低的燃油消耗与排放;同时,利用正交设计法分别对VVTi、VVTo以及EGR率排列组合进行优化设计,并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对于3因子4水平的系统试验,利用正交设计法可以减少50%~75%的试验次数。在发动机转速为2000 r/min,制动平均有效压力(BMEP,Brake Mean Effective Pressure)为500 k Pa,理论空燃比和最大制动转矩(MBT,Maximum Brake Torque)点火角工况下,与正交设计法中的试验组相比,当VVTi为40°CA,VVTo为30°CA,EGR率为8%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最佳,此时的燃油消耗率为265.39 g/(k×Wh),但燃烧稳定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时燃烧持续期会延长。此时,HC排放有所增加,CO和NO_x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15.
(3)增压压力调节装置 废气涡轮增压器(如图23所示)的增压压力与到达废气涡轮增压器涡轮处的废气气流有直接关系。无论是废气气流的速度还是质量都直接取决于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发动机管理系统通过废气旁通阀调节增压压力。废气旁通阀由真空执行机构操纵,这些执行机构由发动机管理系统通过电子气动压力转换器(EPDW)来控制。  相似文献   

16.
对高效率柴油机、混合动力系统、废热回收系统、后处理系统,以及先进传动系统等能够改善高速公路长途运输重型卡车燃油耗的可能途径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改善柴油机本身燃油耗性能所用策略及实际发动机的试验评价结果。独立发动机的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采用高制动平均有效压力、两级涡轮增压系统、双循环废气再循环(高压循环和低压循环)系统、新型燃烧室和新型喷嘴喷油系统的小型化柴油机,可大幅降低发动机常用工况的燃油耗。  相似文献   

17.
(3)增压压力调节装置 废气涡轮增压器(如图23所示)的增压压力与到达废气涡轮增压器涡轮处的废气气流有直接关系.无论是废气气流的速度还是质量都直接取决于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发动机管理系统通过废气旁通阀调节增压压力.废气旁通阀由真空执行机构操纵,这些执行机构由发动机管理系统通过电子气动压力转换器(EPDW)来控制.  相似文献   

18.
故障现象:一辆2010款宝马X6,车型为E71,配置单涡轮双涡管式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型号为N55。车辆行驶不到2000km。车辆来店报修,行驶中仪表中的黄色发动机故障灯点亮报警,中央信息显示屏显示"发动机异常!功率下降"的文字信息,加速明显发动机提速无力。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连接ISID进行全车测试,读取故障相关的内容为:2C84,增压压力传感器,可  相似文献   

19.
《世界汽车》2014,(4):144-145
<正>1977赛季,搭载1.5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雷诺赛车第一次出现在F1的赛道上;1982赛季,法拉利成为第1支凭借涡轮增压发动机夺得年度总冠军的车队;1987赛季,使用本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威廉姆斯赛车将涡轮增压的潜能发挥到极致;1989赛季,FIA全面禁止F1赛车使用涡轮增压技术;2014赛季,F1重返涡轮增压时代……F1 2014赛季最大的看点,莫过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回归。所谓回归,还要从F1与涡轮增压的渊源说起。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雷诺就曾经将涡轮增压技术应用于赛车之上,配备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军用差速复合发动机的主要构成。该发动机在很高的增压压力和平均有效压力下工作,带有一台高压比离心压气机,取代了以前中增压差速复合发动机上使用的容积式压气机。本文第二部分详细地论述了稳定工况性能预测,并与一台选定的高功率带9级变速的二级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性能作了对比。在连续扭矩储备及高速高负荷时的燃油经济性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出差速复合发动机的优越性。本文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差速复合发动机及40吨履带车辆整车的瞬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