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沈客运专线连续结合梁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模拟秦沈线连续结合的受力状态,制作了6根模拟试验结合梁,其中配筋率2%和3%各3根,采用单伸臂跨内、跨外两点同步加载模式对每根梁做了200万次疲劳试验,分析研究了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栓钉的受力状态,无钉区两侧密集型群钉中力的分配,梁的刚度变化和应力状态,负弯矩区混凝土中裂纹的发展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配筋混凝土连续结合梁抗疲劳性能优良,200万次疲劳试验后,无钉区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明显比其他梁段大,但最大不超过0.075mm,两侧头排栓钉的受力是栓钉平均受力的1.54倍;负变矩区混凝土板中的最大裂纹宽度不大于0.13mm;梁的刚度没有明显的下降,梁的挠度和应变都接近于第一状态线弹性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2.
使用SAP2000 14软件对地铁车站梁板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梁板相对刚度来重点分析梁刚度对板弯矩的影响,并探讨梁板相对刚度对现浇板受力模式的影响,从安全与经济角度考虑,总结出梁板最优刚度比。  相似文献   

3.
支撑式支挡结构设计中,内支撑刚度的选取对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基坑变形都有一定的影响。规范在忽略冠梁或腰梁挠度下提出了支撑刚度的计算公式,目前对于是否考虑腰梁挠度存有争议。本文采用倒梁法分析腰梁或冠梁的受力及变形,引入变形协调条件对倒梁法进行反力局部调整,并选取合理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挡土结构将土压力直接传递给支撑,支撑受力后,腰梁作为连续梁,内部产生转角和挠度,腰梁的作用是调节支撑整体受力,支撑刚度不应考虑腰梁跨中的挠度。  相似文献   

4.
以一座多线铁路54.5 m跨度下承式系杆拱桥为工程背景,探讨有限元仿真分析时系梁和拱肋在拱脚位置如何衔接过渡的问题,并对吊杆刚度进行优化设计,分析桥跨结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系梁与拱肋在拱脚位置采用主从节点的方式进行模拟是可靠的;吊杆对梁拱受力的影响随其刚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吊杆钢丝束数量大于109根时,吊杆刚度对梁拱受力的影响速率变缓。因此,吊杆钢丝束数量取109根,既能实现系杆拱桥梁拱共同受力、协调变形的目的,又可提高桥跨结构的整体刚度。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布与钢板不等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通过14根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对钢筋混凝土梁在碳纤维布与钢板不等长复合加固后截面刚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与普通混凝土梁以及等长复合加固梁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加固方式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梁截面刚度,且截面的刚度变化趋势与普通混凝土梁是一致的,同时不等长复合加固梁的刚度在底面钢板屈服以前与等长复合加固梁的刚度相当,只是在钢板屈服以后稍小于等长复合加固梁的刚度。由于不等长复合加固梁类似于变截面变刚度梁,因此利用相当变刚度梁的变形计算公式对其变形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简支梁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钢轨伸缩变形和受力的分布规律,基于梁轨相互作用推导其伸缩变形和受力的解析算法,求解钢轨纵向位移、梁轨相对位移及钢轨伸缩力,分析梁体温度变化、纵向刚度比、桥墩纵向刚度以及桥梁跨数对嵌入式轨道结构伸缩变形和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解析算法求解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梁体温度变化对嵌入式轨道结构的变形和受力影响显著,而纵向刚度比、桥墩纵向刚度和桥梁跨数的影响较小;梁轨相对位移极值可作为简支梁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的设计限值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工程中常见的单排桩设计问题,将单排桩、承台及联系梁视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避免了传统设计方法过于保守或偏于不安全的弊端。首先,建立"单排桩-承台-联系梁"一体化模型,对影响组合基础受力的联系梁刚度、相邻基础刚度及基础不均匀沉降进行理论分析,找出相互影响关系。然后,建立"单排桩-承台-联系梁"SAP2000有限元模型,模型通过"桩-土效应"反映桩基和联系梁的组合刚度关系,并以强迫位移荷载的方式考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联系梁的受力可从模型中直接读取。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充分考虑桩基(桩-土效应)、承台及联系梁间的相互作用,真实地反映"单排桩-承台-联系梁"的受力状态,联系梁的设计截面更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8.
根据弹性地基梁板理论,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合成轨枕式无砟轨道"梁-梁-板"计算模型.运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扣件刚度、树脂砂浆刚度等参数对轨道结构垂向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扣件刚度取动刚度50 kN/mm进行设计是合适的;树脂砂浆的弹性模量宜在200~300 MPa间取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各构件的受力特点,采用产生单位变形所需抵抗力的力学概念定义结构刚度和拱梁相对刚度,以在建的国内最大跨径高速铁路连续梁拱桥为工程背景,通过调整拱肋和主梁的截面形式和尺寸,详细分析了不同拱梁竖向刚度比结构的结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拱肋对主梁中跨受力和变形性能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随着拱梁竖向刚度比的增大,主梁边跨受力和刚度可能成为控制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拱梁竖向刚度比达到1.0以上时,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连续梁体系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等刚度原则变换为跨径相同的等截面简支梁,根据连续T梁的施工工序进行纵向受力分析、配置预应力钢束,利用简支梁的施工工艺,达到建造连续梁的目的,解决了简支T梁桥面连续构件容易损坏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铁路简支梁桥以等跨布置的32 m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为主。为研究混凝土缺陷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对一片有施工缺陷的32 m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静载试验,分析了桥梁跨中下缘混凝土不密实及裂缝对梁体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土梁跨中下缘不密实时,不密实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均会降低,导致梁体的预应力度、竖向抗弯刚度和抗裂性能降低。当预制混凝土梁跨中下缘出现不密实情形时,应通过静载试验来检验其刚度和抗裂性能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评定合格后方可架设。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原有加固方法的不足,提出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加固技术,分析这种加固梁的变形特点,并依据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原理和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的特点,推导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梁不同受力阶段的刚度表达式,得到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梁的刚度计算公式。在考虑预加力产生反拱的前提下,计算加固梁不同受力阶段的变形量。对4根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能有效延缓裂缝的发展,减小构件变形,提高构件刚度。研究结果为该加固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隧道内下锚吊柱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吊柱锚栓的布置方案校核锚栓强度。对下锚吊柱进行强度校核,分别选取梁单元和实体单元对下锚吊柱进行了强度分析和刚度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速动力车车体轻型化结构设计和减重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机车和高速机车受力状态及力流分布的比较分析,从结构强度和刚度出发,在满足高速机车运行和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借助于承载梁的合理布置以及梁截面式和尺寸的适当选择,充分发挥了各个梁件在车体结构中的作用,并大大提高了车体的整体刚度,从而使车体重量得到了大幅度降低,高速机车车体每延米重量约为0。5吨,比传统设计减轻了50%还多。  相似文献   

15.
变截面箱梁剪力滞及剪切变形效应近似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截面箱梁因其抗弯刚度沿梁轴向变化,通常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本文基于等效刚度及等效刚度比法,提出了一种可同时考虑剪力滞效应及剪切变形效应的,适用于手算的变截面箱梁荷载作用下挠度及剪滞系数的近似计算方法.通过一变截面悬臂箱梁算例分析,与初等梁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考虑剪力滞效应及剪切变形效应将使得挠度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温度力与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将道岔、梁和墩台视为一个系统,建立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变分原理和“对号入座”法则建立有限元方程组。以铺设一组43号道岔的18跨32 m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研究影响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位移的因素,如支座布置形式、轨温变化幅度、梁温差、扣件阻力、道床阻力、限位器间隙、岔枕刚度、限位器位置、梁跨长度和桥墩刚度等。计算结果表明,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在温度荷载作用下,钢轨温度力在限位器处和限位器前梁端处同时出现两个峰值;与桥上无缝线路相比,桥上无缝道岔桥墩处的最大受力显著增大;当梁与导轨同向伸缩时,岔区内钢轨位移较大;限位器应布置在梁跨中部;限位器间隙对桥上无缝道岔的受力与位移有双重影响;岔区内钢轨的受力与位移随桥墩刚度增大而减小;岔区内采用较大的扣件阻力和道床阻力,岔区外采用较小的扣件阻力和道床阻力,可以降低钢轨附加温度力。  相似文献   

17.
建立梁轨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研究高架桥梁结构在墩台不同的纵向刚度条件下,由高速行车引起钢轨,墩台受力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在梁-拱组合体系桥梁设计中,拱梁刚度比对整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动力特性、稳定性以及施工方法有较大影响,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拱梁的相对刚度,以达到最优的结构体系.已有梁-拱组合体系结构性能研究中,拱梁刚度比一般认为是拱肋和主梁构件抗弯刚度的比值,这种计算方法只是简单地将拱和梁的抗弯能力进行比对,并不能...  相似文献   

19.
虽然密肋楼板体系依旧有肋梁存在,但其受力性能已明显不同于普通梁板式结构体系。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肋间距下密肋楼板的受力特点进行建模分析,并对比了有底板密肋楼板与无底板密肋楼板的刚度特性。详细剖析了该种结构的受力特性和传力机理,得到了受力合理、经济实用的肋间距数据和应力详图,对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1座下承式连续钢桁结合梁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桥面系的受力特性,考察了中支座区域桥面系受力状态与混凝土板板厚、纵梁抗拉刚度及抗弯刚度的关系;针对纵横梁及混凝土板在中支座区域受力比其他区域突出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支座两侧节间内,随着纵梁抗拉刚度的增加,纵梁轴力增加速度逐渐减慢,且低于抗拉刚度的增加速度;随着纵梁抗弯刚度的增加,纵梁竖向弯矩也增加;采用较高的纵梁或增加混凝土板厚对降低中支座区域纵横梁的应力效果并不明显,相对而言,选择合适的纵梁高度并增加翼缘厚度或采用4根小纵梁的方法均可降低该区域纵横梁的应力水平,在中支座两侧节间内再布置横梁时纵横梁的应力可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