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电焊工尿锰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电焊工人尿锰变化的临床意义,本文对电焊工和非电焊工(不接触锰的人群)进行了体格检查和尿锰测定,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1.1.1 电焊工组(A组)为三家工厂(汽车修配厂、机修厂和造船厂)的电焊工,共498人,其中男383人,女115人。平均年龄37.6岁(21~59岁)。平均工龄16.6a(2~43a)。 1.1.2 对照组(B组)为不接触锰的某卫校健康职  相似文献   

2.
锰对工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尿香草扁桃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职业性锰暴露对工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尿香草扁桃酸(VMA)水平的影响,对55名锰粉加工工人、55名冶炼工人和55名对照工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锰粉加工作业环境空气锰尘中MnO2几何均数为1.96 mg/m3(0.17~22.24mg/m3),样品超标率为88.9%;冶炼作业环境空气锰烟尘中MnO2几何均值为0.65 mg/m3(0.06~6.67mg/m3),样品超标率为93.3%.锰粉加工和冶炼组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的主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锰粉加工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提示这可能是锰的早期神经毒性所致.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湘潭市卫生防疫站应用高碘酸钾目视比色法测定发锰。即发样经水洗、酸洗预处理后,用硝酸、硫酸和磷酸的混合液破坏有机质,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高碘酸钾将锰(Ⅱ)氧化成锰(Ⅷ),呈现的紫红色用锰标准色列对照,用目视法比色。应用此法曾对某锰矿302名锰作业工人和湘潭市139名非锰作业人员进行发锰测定。结果是:139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锰与2-[2-(羟亚氨基)-1-甲基亚丙基)-N-苯肼羰基硫代酰胺(PBTOH_2)形成阴离子性螯合物,在四丁胺离子(Bu_4N~ )共存下成为离子对,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后用空气—乙炔焰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微量锰的方法。试剂:PBTOH_2:按CanoPavon等报告的方法制备,溶于二甲替甲酰胺(DMF)中。Bu_4NBr:溶于MIBK中。分析方法:取合10微克以下锰的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3毫升0.4%(W/V)PBTOH_2-DMF溶液和5毫升氨一氯化铵缓冲液(pH10),再加水至全量为25毫升。然后加10毫升1%(W/V)Bu_4NBr-MIBK溶液,振摇20秒钟萃取锰螯  相似文献   

5.
观察23例急性汞中毒和汞吸收患者的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总抗氧化能力(总抗氧)。结果:(1)急性汞中毒初期,体内产生大量氧自由基(O2-·),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增强,LPO升高(P<0.01);总抗氧下降(P<0.01);SOD活性在中毒初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经治疗后2个月,患者体检状况好转,SOD活性和总抗氧下降并有部分病例尿汞等指标尚未恢复。抗氧自由基的监测可为汞中毒患者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作者研究了应用螯合剂4—苯酰—3—甲基—1—笨基—5—吡唑啉酮(BMPP)对锰进行溶剂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各种基本条件,并应用上述方法探讨了炭酸饮料试样中微量锰的简易分析法。分析方法:取含有低于4.0微克锰的样品溶液,中和后,加氨—氯化铵缓冲液(PH8)5毫升,将溶液调节至PH8,用蒸馏水稀释至全量为40毫升,再加0.1%(W/V)BMPP-MIBK(甲基异丁基酮)溶液10毫升,振摇5分钟,萃取锰络合物Mn-BMPP。放置分相后,将有机相移入离心管远心分离5分钟,弃去其中微量的水,然后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  相似文献   

7.
锰的线粒体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体过量的锰暴露会导致进行性神经变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帕金森氏病样症状。锰对线粒体有特殊的亲和力,过量的锰蓄积在线粒体,会引起线粒体形态发生改变。锰可通过阻断线粒体能量转换、诱导线粒体基因组突变和提高自由基产量而干扰线粒体的功能,最终导致ATP产生减少,影响细胞呼吸。因此,探讨锰的线粒体毒性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锰神经毒作用机制,对锰中毒和帕金森氏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慢性锰中毒治疗以驱锰、DA替代疗法为主,物理治疗为辅。CaNa2EDTA仅适用于早期轻症锰中毒的治疗,L-dopa对具有肌肉僵直及肌张力障碍的锰中毒治疗有效,但这2药易出现副作用。PAS-Na治疗锰中毒有一定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未见报道。辅助治疗的一些药物、保健品和物理疗法尚属探讨性研究,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锰毒性产生的机制,作者用60只雄性小鼠分成10组(每组6只)进行试验,其中8组一次给予腹腔注射245mgMn(CHCOO)_2·4H_20/kg;1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给予锰的8组动物分别于给药后0、2、12(小时)和1、2、4、5、10(天)的时间里脱颈椎处死,  相似文献   

10.
锰与工人心血管健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临床研究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锰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增高,其中以窦性心动性缓、过速及不齐为主,并有左室肥大和ST-T改变。锰作业女工心率加快,P-R间期缩短,锰中毒病人有体位性低血压。锰作业工人低舒张压检出率增高,舒张压均值明显降低,以青工及女工表现更为突出,提示猛对工人有明显的心血管效应。本文对锰与工人心血管健康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地铁车辆段振动噪声影响的特点及上盖开发振动噪声控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综合控制的流程及方法,包括工程条件特点的需求梳理及分析、振动噪声控制标准选择及确认、振动噪声影响分析及预测、综合减振降噪方案的确定及实施、振动噪声控制措施效果实测及评估等,最后提出下阶段需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车辆段不同功能区域振动噪声源强、振动噪声控制指标、不同减振降噪技术措施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12.
岩溶隧道安全设计、施工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渝怀线圆梁山隧道、宜万线马鹿箐隧道发生了重大工程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岩溶隧道的施工安全,已受到铁道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岩溶隧道的安全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各环节,以期对今后岩溶隧道的安全修建提供借鉴。 研究方法:结合以往隧道施工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岩溶隧道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并对岩溶隧道的安全要素进行剖析,研究各安全要素的主要内容。 研究结论:为规避岩溶隧道风险,设计、施工和管理各环节都应进行风险辨识,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设计阶段,应对岩溶隧道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依此进行相应的必要设计;施工阶段,应加强安全培训,将施工原则、施工方法、风险辨识、逃生系统有效地贯穿于施工过程中;对复杂的岩溶隧道应进行超前预测预报专项化管理,对岩溶的治理应进行程序化、制度化和专项费用管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动车组整车和零部件等产品的不同特点,按照不同车型、不同产品、不同运用条件、不同故障后果和不同置信度要求等分类评估的原则,研究动车组产品的可靠度评估方法,包括可靠度置信下限评估方法和故障率置信上限评估方法;以提高验证效率、效益为目标,从最少验证样本、最短验证时间、最低验证成本的原则出发,研究无故障状况下动车组可靠度和...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Simpack和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法,考虑实际作用在车辆上的牵引力、制动力和电磁力,以工程实际需要为背景,对比分析了该地铁车辆将铸铁制动盘更换为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前后,在惰行、牵引、制动工况运行时的电机气隙、电机和轴箱振动以及各项动力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铁轮轨的真实尺寸外形,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滑移过程中轮轨摩擦生热的二维弹性接触模型。该模型选取轮轨单元为热结构耦合单元,利用瞬态热分析求解器对摩擦热进行计算。该模型考虑轮轨间的热传导率和表面换热系数,通过仿真分析摩擦生热的基本现象,以及不同的速度、滑移率和摩擦系数对轮轨表面温度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轮轨温度和等效应力主要表现在轮轨表面,且受限于轮轨深度,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和等效应力逐渐减小;但随着速度、滑移率和摩擦系数的增加,轮轨表面的温度均增加。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rson理论建立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网电流分布模型;结合铁路现场的实际供流数据,分别对受流点位于跨中和跨端2种情况下的接触网各导线实际受流情况进行仿真计算;基于电致塑性效应理论,采用对断裂吊弦进行SEM形貌分析、成分分析及对新旧吊弦的金相组织进行对比观察等试验手段,研究吊弦断裂过程中电气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满足机车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吊弦在受电弓滑过其正下方瞬间处于电流过载状态,随后迅速衰减;断裂吊弦的表面和断口处均存在过载引起的氧化腐蚀现象;吊弦在电致塑性效应影响下会发生金相组织再结晶、材料变形抗力降低现象;电流过载引起的表面缺陷及电致塑性效应引起的材料变形抗力降低是加速吊弦疲劳断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铁路沿线综合开发研究工作的开始,能否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达到铁路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是关键所在。从铁路和城市互动发展的高度出发,结合铁路贯穿的区域城市分布、产业结构、城市规划、站点特点等,提出了城市中心、城市边缘和新城区两种商业定位方法以及站点开发的3种方式,即:结合车站本体的综合开发,枢纽上盖综合开发,车站周边地块开发。通过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指出铁路沿线综合开发应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在逐步探索中科学有序推进,对国内铁路沿线综合开发的推广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通过对深惠路既有立交、桥梁、路面等道路设施的利用、拆迁条件、地铁共线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改建方案路线平、纵、横及立交方案的研究,对深惠路改建控制条件、总体设计原则及主要方案进行探讨。研究结论:本项目以立交利用、地铁共线影响、减小拆迁为改建总体设计主要控制因素。总体设计方案结合道路功能定位的转变,横断面采用两块板形式;充分利用原道路较高的技术标准,灵活确定平面线位;纵断面设计严格控制填挖高度,以利于与周边环境衔接;立交设计充分结合周边路网的完善,合理确定立交功能、服务等级和改建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与子系统间通信接口方面存在的接口方式多样、标准化程度低、开发调试任务重等问题,分析接口工作过程以及接口规范的重要性,提出通信接口规范标准化理念和必要性。根据子系统通信数据流的特点将接口数据类型分为基于点和基于过程的数据,并对各种类型子系统接口进行归类描述。结合目前已经运行的3种典型的综合监控和CCTV子系统通信接口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XML语言协议因具备自描述性、内容和形式分离、结构清晰和扩展性强等特点,在基于过程数据通信接口中优势明显,建议作为相关子系统接口标准化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铁工程管理里程跨度大、行车调度难、安全监控视频缺失、安全生产预警预控难、全过程管理易缺位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基于BIM的融合通信技术对轨行区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阐述BIM技术与通信技术特点,提出基于BIM融合通信技术的轨行区施工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目标、设计及开发方式。该平台在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进行实践应用,提升了隧道内无线通信的稳定性,解决了隧道内设备的防振、防水、防潮以及网络传输无中断等问题,可实现BIM平台派工信息的实时同步以及平台移动端办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