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瑞光 《中国港口》2013,(10):28-31
<正>惠州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惠州市将实施"双港"(海港和空港)发展战略,按照"完善布局、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实现跨越"的总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港口,加快惠州港发展,打造亿吨大港,发展港口物流业,充分发挥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带动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惠州港是建设环大亚湾新区的龙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从黄骅港获悉,河北钢铁集团黄骅港物流园区通用散货码头工程港口岸线不久前已获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批复,集团在黄骅港地区新增岸线使用权521 m,截止目前,该集团已经拥有深水岸线总长度达到1 941 m。据悉,港口岸线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也是港口存在的基础,特别是深水岸线十分珍贵。岸线审批是10万t以下通用码头建设所有审批环节中唯一一项需要报送国家层面审批的子  相似文献   

3.
嘉兴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岸线形状顺直,岸线是嘉兴市乃至浙北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近年来,嘉兴港加大了码头泊位的建设力度,促进了后方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嘉兴市港口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本文对嘉兴市岸线资源的现状、码头泊位布局安排、使用管理及管理的不足和难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措施方法,期供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4.
湖州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和浙江省北部,地处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带,境内航道密布,水陆干线四通八达,是全国主要内河港口之一、沿海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喂给港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港口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和港口发展的先决条件,需要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湖州市不断探索实践,按照“关闭淘汰一批、整治提升一批、规划建设一批”的码头整治工作思路,持续开展非法码头治理行动,深入推进港口去产能、调结构,积极建设临港物流平台,从而推动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向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本文比较湖州港与周边内河港口岸线资源利用情况,介绍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转型发展措施,分析当前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 2005 年将分别在厦门、 福州、 湄洲湾及泉州共新建 13 个集装箱泊位,预计新增 150 万标箱吞吐能力。福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港口资源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 3 324 km, 约占全国的 1/6 ,位居全国第二,沿海可利用建港岸线长 467.1 km 其中深水岸线 190 km, 有 7 处可大规模开发建设 5 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港湾, 可建设 20 万~30 万吨的超大型深水码头岸线资源, 为全国之最 。厦门湾港作为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现代化国家主要港口 今年将建 8 个集装箱泊位 5 个 , …  相似文献   

6.
上海港和釜山港集装箱码头生产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港和釜山港分别是我国和韩国的最大集装箱港口,为适应各自国家的发展战略,在争取成为东北亚枢纽港的过程中竞争激烈。鉴于全球主要港口附近便利于建设港口的土地和岸线已经成为稀缺资源、集装箱港口船舶装卸设备价格昂贵,单位码头陆域面积、长度岸线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码头吞吐量等码头生产率指标,成为衡量码头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设备投资集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杜宏佳 《珠江水运》2001,(10):14-15
厦门港是中国东南沿海从宁波至广州之间漫长海岸线上的重要的深水港.全港岸线长154公里.其中可用于建港的深水岸线12.3公里,联检锚地14平方公里,万吨级船舶可随时靠泊码头,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靠泊.厦门的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风景城市.这一战略实施,使得港口与城市的关系形成"港为城用、城以港兴、互相依托、经济互动"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8.
潮州港是一个较完整的海湾型港口,岸线总长136公里,港区水域面积213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34个。港口的东、西、北面为陆地,南面有汛洲、西澳、海山岛及南澳岛为屏障,具有深水区多,避风条件好,不易淤积等优越自然条件。潮州港可利用建码头、泊位岸线39公里,其中可建10~30万吨级码头、泊位岸线10.4公里;港区土地资源丰富,陆域宽阔,多为海滩涂、沙滩地、盐咸地和微丘陵地,纵深5至10公里以上有近100平方公里处女地,土地资源丰富,可为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港工业、物流业、  相似文献   

9.
卓启良 《中国港口》2005,(8):19-19,24
1.惠州港是一个由各家企业各自建设码头、航道组成的港口。地方政府以前对港口的布局规划不够科学,造成好些优良的岸线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如东联港区西侧海域因敷设了海底管线,造成西侧岸线利用受到严重的局限性,东侧同样因敷设了海底管线,制约了惠东县的岸线开发利用。这两条管线初步设计的评审也没有充分考虑其最佳走向和合理深度。  相似文献   

10.
刘丽耀 《集装箱化》2012,23(11):13-15
随着我国岸线资源不断被开发建设,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越来越少。为控制港口产能过剩,我国于2012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办法》,针对港口深水岸线实行"地方受理、省级审核、中央审批"的三级审批程序。在岸线供应日趋收紧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岸线资源以使原有岸线发挥最大潜能至关重要。港口企业联营能够有效降低港口运营成本,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港口潜能的新型经营模式。本文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为例,分析港口企业合作经营联营模式在提高岸线资源利用率、发挥港口潜能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田鑫 《珠江水运》2013,(20):80-82
港口支持保障系统是一个港口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港口支持保障系统为港区的生产后勤服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港口城市和港口物流理念的不断深入,港区的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生活岸线码头要求越来越明显。两者能否在港区得到和平共处,笔者就惠州港荃湾生活岸线码头及港口支持保障系统码头联合规划的模式,进行沟通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一、重庆港港口岸线现状港口岸线是港口建设必备的基础条件,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重庆以港兴城,六级以上河流航道自然岸线总长度约3500km,但水陆域条件满足建港要求的港口岸线总长只有590km,而其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秦皇岛港实行体制改革的客观环境 按照港口运输市场的发育程度,全国港口可以概括地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濒临港澳的闽粤桂沿海诸港。与其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港口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直接造成了港口内部运输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一市多港、一港多头,已经形成了航道、货源、岸线等港口资源的内部竞争,需要港方行政当局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协调,实施港政管理具有管理客体和充分的管理内容。第二类是苏浙沿海、内河及改革后各地新建港口。投资主体多为地方政府,部分吸纳了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除国家投资的个别大港外,规模较小,有一定的运输市场,竞争行为且多存在于港口外部和区域内部,港口内部运输市场及其主体还处于发育阶段。但是在港口的宏观布局和岸线规划方面存  相似文献   

14.
张剑  涂日粦 《珠江水运》2012,(19):32-33
惠州港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东部沿海大亚湾海域,是惠州市实施“以港兴市”和建设沿大亚湾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临港有年加工原油1200万吨的中海油惠州炼化项目、年产95万吨乙烯的中海壳牌石油化工项目等大型临港工业,港口危险货物年吞量4300万吨左右,占广东危险品海上运输量的20%以上,是华南地区石油化工品主要集散地,同时也是全国海上危险品运输的高风险区域。  相似文献   

15.
赵智帮 《港工技术》2011,48(1):10-12,15
港口工程的设计原则之一是使港口企业、船公司和货主三方的在港费用总和最低,追求国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的最佳泊位利用率是某一范围内的推荐值,与码头投资无关.以某业主码头原油泊位为例,根据排队论原理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推算出的最佳泊位利用率,超出了规范推荐值的范围,分析其原因是码头投资过大.采用4组假定的不...  相似文献   

16.
港口建设     
南通港15亿元投入码头建设4月18日召开的南通市港口工作会议透露:今年南通港用于港口码头建设的资金将达到15亿元,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通过推进一批重点码头泊位建设,实现港口发展由量的增长向质的飞跃,由组合性大港向组合性强港的转变。针对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紧张的状况,南  相似文献   

17.
岳阳长江岸线全长163km,规划港口岸线长度43.5km,其中41.0km的港口岸线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实验区内,长江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港口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岳阳城区港口码头集聚和水上过驳严重危害了长江生态环境、割裂了城市与滨江景观岸线;危化品码头和普通货种码头交叉布置,港区功能分区混杂,港口布局不合理;港区"深水浅用"、"占而不用"现状严重,港口岸线利用效率低等。按照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岳阳段考察时强调"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要求和贯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策略,文章结合岳阳港长江港域段港口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针对岳阳港长江港域段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港口布局的优化方案,为沿江港口绿色发展规划和码头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庄烨 《水运工程》2006,(5):29-33
珠江三角洲各地港口建设往往只从本地区角度考虑,在一定程度导致各市港口性质相似、功能雷同,并为争夺货源进行恶性竞争。论文分析了惠州港的优势,再用层次分析法对集装箱港口竞争的关键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珠江三角洲9个港口发展集装箱码头建设的权重。为惠州港的港口资源在珠三角洲港口群中的最优配置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一、惠州港概况 惠州海港始建于1990年,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陆路距香港60多公里,海路距香港维多利亚湾47海里。东江内河港是为惠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提供工业、建筑原材料,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基础物资运输的内河水运港口,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内河航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年吞吐量呈不断增大的趋势(见图1),这使得全球集装箱港口码头普遍面临通过能力不足的压力。鉴于港口码头岸线和土地资源有限,而且规划建设新港口码头需要时间,不断提高现有集装箱港口码头通过能力成为解决通过能力不足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亚洲集装箱港口的生产率普遍高于欧美集装箱港口,长期以来新加坡港和香港港一直是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2位的大港,因此,两港常常成为国内外大型集装箱港口在设备配置、土地利用、作业效率评价等方面的标杆。例如上海港大型集装箱码头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配置密度看齐香港港:美国研究人员将洛杉矶和长滩港的土地利用效率与新加坡港进行比较、研究,以寻找提高洛杉矶和长滩港通过能力的方法。但是这些比较没有注意到诸如新加坡港和香港港中转箱量比例特别大、香港港有很大一部分集装箱吞吐量不是在集装箱码头上完成等特点,在数据引用和结论上均有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