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7,(11):79-79
11月9日,中国船级社(CCS)与麦瑞克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合资成立无损检测实验室的合同,携手建设具有实验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功能的中心实验室。标志着世界领先水平的无损检测技术实验室在中国的建设正式启动。该实验室将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和有关规范标准率先引入船舶工业、航运、海洋工程,进而推广到其他工业领域.如交通、能源、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制造业等。CCS总裁李科浚表示,该实验室成立后.将在无损检测技术的精度、可靠性、检测效率方面成倍提高,进一步为我国工程建设和设备的安全质量提供保障。实验室设在CCS总部。  相似文献   

2.
超声衍射时差技术(TOFD)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数字化无损检测技术.TOFD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特检、核电等行业,目前,船舶行业正在探索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可行性.通过探讨TOFD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检测灵敏度若干设定方法,从而确定适用于船舶工程实际应用的设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晓川 《中国船检》2014,(10):36-39
当2013年底科兰世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兰世")正式加入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以下简称"CCSI")后,对于整个CCSI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业务板块来讲,意义不仅仅在于迎接了一名新成员,更重要的是科兰世的到来将重新影响CCSI无损检测业务的发展定位和布局。2014年年初,CCSI在科兰世的基础上成立了CCSI NDT实验室,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科兰世的技术研发能力,以无损检测新技术为核心,不断开拓高端无损检测市场,同时形成无损检测产业链系列产品开发能力,实现行业无损检测业务发展的引领。科兰世革新CCSI管理模式"到目前为止,CCSI传统NDT业务发展与科兰世业务融合非常顺利及有效。"CCSI副总经理阮昊宇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导波无损检测技术,使其在船舶维修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介绍了导波无损检测新技术相关问题,包括其定义、频散特性及其检测原理,研究导波在构件中传播形态与缺陷的交互作用问题,给出导波技术在船舶管道检测维修中应用实例,总结了导波无损检测技术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胡峰 《中国船检》2007,(4):87-88
在船舶建造和检验中,无损检测已经成为船厂、船东和验船师保证船舶质量和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CCS《钢制海船入级规范》(2006)及《材料与焊接规范》(2006)对无损检验也有大量涉及,如船舶在建造开工前,船厂、验船师应对无损探伤图、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记录,无损探伤工艺文件进行确认;舵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29~30日,中国船级社技术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试验室/科兰世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承担的“自动超声探伤(AUT)技术在自动焊对接焊缝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验收评审会。  相似文献   

7.
船舶海水管路的腐蚀影响管路运行的可靠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管壁破损,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研究管路的腐蚀程度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船舶海水管路布置紧密、管壁较薄、管径较小等特点,本文比较分析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重点分析脉冲涡流检测技术。针对信号检测器件,比较分析感应线圈、霍尔传感器以及多种磁电阻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和研究现状,提出基于TMR阵列的脉冲涡流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深度学习的船舶目标检测技术的检测精度,在无锚框中心点检测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空洞编码器和特征金字塔的改进中心点船舶检测算法。采用Res Ne Xt-50网络对船舶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引入基于空洞残差的空洞编码器(DE)增大32倍下采样特征图的感受野,生成覆盖多个目标尺度的特征图,并采用特征金字塔网络(FPN)进行上采样,在上采样过程中融合空洞编码器生成的32倍下采样特征图和原16倍、8倍和4倍下采样特征图,从而提取到更丰富的船舶特征信息,提升船舶检测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下的船舶检测平均精确率相比原算法具有较明显的提升,相比SSD和YOLOv3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优势。  相似文献   

9.
7月1日,英国焊接研究所(TWI)副总裁Reza Razmjoo一行4人拜访中国船级社(CCS),并与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试验室及科兰世检测技术有限公司(CCSNDT)就举办“无损检测新技术(超声相控阵及TOFD技术)培训班”签署合作协议,CCS总裁李科浚、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朱恺出席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船舶结构传统的经验基础上的检测方法不但带来较高的费用,而且还会产生不必要的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风险的船舶结构无损检测功能分级方法,采用检测概率、错误识别概率和裂纹出现概率度量检测功能,并修正了错误识别概率的取值范围.根据风险值对无损检测功能进行了分级,研究了风险值随检测概率、错误识别概率和裂纹出现概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风险值对检测费用、维修费用及失效费用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将基于风险的船舶结构无损检测功能分级方法应用于优化检测策略,并用算例证明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以数字射线(Digital Radiography,DR)检测与常规射线检测为对象,研究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使用DR检测部分替代常规射线检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采用板对接试件和管对接试件进行试验,对比DR检测与常规射线检测的特点、优势、不足和成本,发现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较多检测场景均契合DR检测要求,DR检测优势较好地得到发挥,确定可使用DR检测在船舶建造内场作业的拼板焊缝检测和管系焊缝检测中替代常规射线检测。  相似文献   

12.
<正>5月6日,中国船级社(CCS)与中国航海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无损检测新技术在18万吨散货船建造检验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结题会暨《超声相控阵和TOFD技术在船舶结构焊接检测中的开发应用》成果鉴定会。来自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船检》2012,(8):I0007-I0007
根据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技术系列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标准,本《射线检测》教材在原《射线检测技术》(2001年版)基础上.有较大修改.主要有以下方面:1、考虑到射线检测人员评片能力是整个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次修订增加了多幅实际焊缝和铸件缺陷的照片.旨在提高Ⅱ级人员的评片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无损检测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作用,对相关规范关于无损检测的要求进行了研究,梳理了船舶建造无损检测工艺编制中容易疏忽的问题和值得特别关注的情况。结合船东、船厂的意见,对船舶无损检测的控制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有助于船舶建造无损检测工艺设计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12,(8):I0008-I0008
根据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技术系列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标准,本《磁粉检测》教材在原《磁粉检测技术》(2001年版)基础上,有较大修改,特别充实和加强了检测实际技术、标准和规范、工艺规程编制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相关的检测原理内容进一步充实,加强了与检测实际相关的内容,以利于检测中对实际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国平 《中国造船》2007,48(B11):289-296
简要介绍了海洋工程综合检测船(海洋石油709)在自主研发设计工作中的主要关键技术性能、作业技术性能、作业安全保障技术性能、船型主要技术特点、电力推进应用技术研究、动力定位系统技术研究、船舶基本概况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金属焊接质量的无损检测方法。首先介绍了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检测装置,然后详细给出了以边缘检测为基础的缺陷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最后通过比较说明,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对金属焊接质量进行无损检测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检》2012,(8):I0007-I0007
根据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技术系列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标准.本《超声检测》教材在原《超声检测技术》(2001年版)基础上,有较大修改.特别充实和加强了检测实际技术、标准和规范、工艺规程编制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1、对相关的检测原理内容进一步充实,并使其更加系统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船检》2012,(8):I0007-I0008
根据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技术系列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标准,本《渗透检测》教材在原《渗透检测技术》(2001年版)基础上.有较大修改,特别充实和加强了基础理论、标准和规范、工艺规程编制及质量控制与防护等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1、增强教材的系统性。对渗透检测的理论描述更加详细,增加了必备的光学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0.
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史,评价了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