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三峡水库泥沙入库量的减少以及三峡水库对泥沙的拦截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河床冲刷的影响,具体剖析了现有冲刷数值模拟的最大冲刷量远较实际冲刷量为小的原因,因此得出了在三峡以下长江中下游不宜采用沉管法修建长江水下隧道的结论。对于重庆地区朝天门两江隧道的修建方案问题,文章在分析了决定修建沉管隧道方案可行性的两个关键参数,即河床水深和水流流速后,指出只要采取相应工程措施,采用沉管法修建两江隧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从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浅谈混凝土管段的防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沉管法修建隧道是我国20世纪末新发展起来的一种修建水底隧道的工法,具有埋深浅、施工工期短等特点。由于目前国内沉管法施工的水底隧道数量少,因此我国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未将沉管管段的防水内容列入,新建沉管隧道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只能借鉴类似工程的防水。通过仑头-生物岛隧道沉管段的防水设计,结合国内已建成的沉管隧道,探讨沉管隧道混凝土管段的防水设计,为今后的沉管隧道工程防水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嘉兴电厂二期取水工程是国内首次采用沉管法在海底建设的取水隧道,工程具有海象与地质条件复杂、海上浮运沉放次数多以及对沉放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扼要介绍的管段浮运、沉放施工等技术,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管法是修建水下隧道的一种先进施工方法,其设计需考虑结构、施工工艺、水文地质条件、运营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针对隧道工程和水文地质、沉管结构、管段沉放水流阻力等条件,以及系缆柱、接头防水、最终接头、工程耐久性等措施,对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工程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沉管管段既要满足结构力学要求,又要满足施工中起浮运输及运营期抗浮、稳定性、耐久性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沉管隧道结构。  相似文献   

5.
沉管法因其施工方式先进,可操作性强,已逐渐成为修建水下大型隧道的一种成熟的施工工法。概要介绍了我国沉管隧道的现状与发展过程;以港珠澳工程沉管隧道施工为例,详细介绍了基槽开挖、基础处理、超大管节预制及浮运沉放的施工技术;对沉管隧道所应用的新工法、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天津海河隧道工程是中央大道控制性节点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根据海河隧道建设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适合北方地区修建沉管法隧道的设计理念,制定了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设计方案,以指导海河隧道合理、安全、经济地实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详细介绍了即将实施的厦门东通道跨海工程项目,阐明了隧道方案在该工程实施中的优越性,并根据东通道隧址的地质、地形特性及两岸接线、环保要求,详细探讨了钻爆法、掘进机法及沉管法三方案修建本海底工程的设计施工难点、重点及施工组织特点,通过分析三种方案的优缺点,推荐采用钻爆法修建.现阶段国内多处正在规划跨海、跨江工程,期望能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广州市仑头-生物岛水底隧道工程为例,对某施工方案进行了多方面论证和分析比较,重点介绍了采用盾构法与沉管法修建水底隧道的技术特点,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上海外环隧道是亚洲最大的沉管法施工双向八车道隧道,给排水、消防设计技术标准高,技术难点多,介绍工程的设计特点、技术创新及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0.
佛山市汾江路南延线工程沉管隧道是我国国内第一条建于内河中上游的沉管隧道,同时也是国内公路与地铁合建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沉管隧道.由于隧址处地理位置特殊,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恶劣,再加之工程工期短、结构复杂,导致该工程具有诸多技术难点.文章从沉管隧道横断面设计、干坞方案、基槽开挖、沉管隧道覆盖层等几个方面,对佛山市汾江路南延线工程沉管隧道特点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水下隧道的设计和常规隧道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修建方法也有许多不同。文章通过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接线条件、外部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论证了工法选择的要点,并指出岩石覆盖厚度、隧道防排水方式会直接影响矿山法水下隧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隧道埋深与防排水形式的方法和原则,对采用不同的防排水方式,明确了相应的水压力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提出了保证隧道耐久性和保障水下隧道施工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上海外环隧道是采用沉管法建造的双向八车道大型隧道,工程建设规模大、设计范围广、技术标准高、关键技术难点多,综述工程设计概况、设计标准、设计特点及工程试验研究、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关于修建沉管隧道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沉管法修建隧道日益增多,论文从管节划分、干坞选择、管节浮运及沉放、基槽及基础处理、浮力设计、防水、最终接头及抗震设计八个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提高我国沉管隧道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对组织实施软土基沉管法水下隧道-浙江宁波甬江水底隧道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体会和认识,分别将工程的前期工作、设计班子组建、勘察的广度、深度、试验项目、北引道工程、江中管段工程、土坞工程、竖井工程、南、北护岸工程和南引道工程原设计进行回顾和总结,某种意义上是对工程设计进行后评估,是很有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从环保要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水下隧道必将是我国跨江越海交通工程的主要选择方式。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为我国首座水下铁路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特长水下隧道,其设计速度达350 km/h,该隧道为广深港高速铁路的关键性工程。针对该隧道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采用的盾构法施工技术,特别是该隧道在我国首次采用的盾构对接方法施工,本文重点介绍了该隧道修建的有关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宁波市东外环路常洪隧道的工程概况,并结合沉管法隧道设计特点提出了设计中采用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青坑隧道地质复杂段坍塌机理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云贵高原修建高速公路隧道,坍塌是最为常见也是较为典型的地质灾害。文章对茅台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青坑隧道复杂地质段发生坍塌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期望能为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沉管法隧道结构、构造及工法特点,结合已有工程设计、运营期间的专项维修整治经验,进行了沉管法隧道结构大修判别指标、标准的专题研究。介绍了结构总体变形、防水性能;管节结构的裂缝开展、渗漏水、极限承载力;分析了管节接头的张合、错台、渗漏、连接承载力等各项大修的判别指标与标准,希望能有助于沉管法隧道结构大修的科学决策和大修时机的合理把握,有利于大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外环隧道水下最终接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管隧道采用水下最终接头,可以大大缩短工期和减少成本,但施工难度较大,而且有一定风险。以上海外环隧道工程为例,对沉管隧道水下最终接头的施工工艺和难点进行探讨,其成果对后类似工程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隧道工程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修建于地下,并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而隧道工程的成功修建必然打破原有地质环境的平衡,并最终建立新的平衡.过程中必然面临一些重大问题,例如:围岩稳定性问题,地下水问题,开挖方法与支护形式的选择等问题.将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的理念进行抽象,并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层面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探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