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发动机试验台上进行了汽油中胶质含量对汽油机动力性和有害气体排放浓度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胶质含量超过20mg/100mL时,随胶质含量的增加动力性下降。120h道路模拟试验证明,长期使用高胶质汽油会造成进气管、进气道和进气门背部生成大量沥青状沉积物,严重时影响汽油机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孙长安 《汽车维修》2005,(10):41-41
一辆金杯轻型客车,装用JM491Q—E型发动机,采用单点节气门体式压力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该车在急加速时,进气管“回火”、“放炮”严重,纸质空气滤芯有崩裂现象。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发动机缸内喷气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祖华  侯树荣 《汽车工程》1998,20(1):52-56,30
本文实现了天然气发动机制工内非高压直接喷射天然气,在结构上和控制时刻将空气的吸入和天然气的喷入完全分开,成功地解决了天然气发动机充气效率下降的问题,对缸内喷射天然气发动机与进气门处喷射天然气发动机,汽油机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一种低成本多点燃油喷射系统,它采用了非运动件射流装置作为汽油机的燃油喷射器这种特殊的射流喷射器装置包括4个单稳射流装置4个空气燃油混合喷咀和一个原型螺线管脉冲器接口用于转换射流级。本文研究了当前“电子燃油喷射(EF1)”系统并说明了射流喷射系统的特点,在试验装置和发动机试验台架上都进行了有关样机装置运转特性的初步研究,通过与基本化油器对比说明用射流燃油喷射系统改进了空气燃油混合制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汽油对发动机进气系统沉积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ASTM试验标准的汽油机进气门沉积物(IVD)发动机试验台架运行试验情况的分析,阐述了电喷发动机进气门沉积物随汽油中烯烃含量的上升而增加、汽油清净剂对电喷发动机进气门沉积物的抑制作用随着汽油中烯烃含量的上升而减弱、汽油清净剂的热稳定性对沉积物的生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化油器式和燃油喷射式二行程汽油机在换气阶段燃油与空气的混合过程。通过计算,进一步了解缸内气体流场、燃油密度分布情况和从排气口短路的燃油量,从而确定比较理想的换气系统结构和燃油喷射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缸内直喷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沉积物会显著影响其优越性能,且发动机管理系统无法完全补偿过量沉积物所造成的影响,故研究控制和减少直喷发动机的沉积物生成具有现实意义。燃油对喷油嘴和燃烧室的积碳贡献更大,而润滑油则对进气门的积碳贡献更大。在对能源和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今天,即使是多点燃油喷射这样的技术也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更为精确的燃油喷射技术诞生,那就是缸内直喷技术。  相似文献   

8.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及其发展趋势(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油机的2种燃油供给方式,着重阐明了汽油机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类型及三大组成部分,指出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汽车发动机进气门上的沉积物的形成,导致了诸如加速不良,怠速不稳以及在中等室温下暖机过程中易熄火等现象发生,影响着汽车驾驶性能。为避免这种不良现象产生,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沉积物的形成机理,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改善汽车的驾驶性能。 燃油和润滑油都对进气门上的沉积物有影响。温度如同喷雾的形状和方向一样重要,但气门的转动,废气再循环,气门表面的材料等并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汽油机单点喷射系统,多点喷射系统的工作特点,并分析了近期国际上正在研试的汽油机缸内直接喷射系统。汽油机的缸内直接喷射(直喷式汽油机)是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方向,预计到1996年将会有直喷式汽油机正式产品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大众公司在1.8L-5V-92kW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的基础上为第2代奥迪(Audi)A3和A4轿车开发了一种新型横置式2.0L-4V-FSI分层直接喷射汽油机,除了将发动机功率由92kW增加到110kW使汽车的动力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外,还使汽车燃油耗降低了大约IL/100km,同时更加舒适,并达到了当时欧洲实施的欧Ⅳ废气排放标准。这种采用汽油分层直接喷射(FSI)技术的直列4缸4气门汽油机成功地解决了传统汽车在功率、舒适性和燃油耗之间的目标冲突,表明汽油分层直接喷射技术始终是提高汽油机燃烧效率潜力最大的一种技术措施。2004年,大众公司在这种EAll3汽油机系列平台基础上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涡轮增压缸内直接喷射2.0L—TFSI汽油机,功率为195kW,扭矩为350Nm。2010年,为了给奥迪运动型轿车配备动力性能更好的汽油发动机,又将上述涡轮增压2.OL—TFSI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的燃油过程移植到奥迪直列5缸自然吸气2.5L—MPI多点气门口喷射汽油机上,成功地开发出了功率250kW,扭矩450Nm的2.5L—TFSI增压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本文将详细介绍4缸自然吸气2.OL—FSI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和5缸涡轮增压2.5L—TFSI燃油分层直喷式汽油机。  相似文献   

12.
TJ376Q二气门汽油机准均质稀混合气燃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夏利TJ376Q汽油机进气系统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涡流和滚流比,强化空气运动的结果有利于组织燃料在缸内的浓度分布,从而为在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稀燃烧打下基础;原发动机油器式供油系统被改为电控气道内燃油喷射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两次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对这两次喷油时刻、喷油量的分别调节,在缸内形成精细分层的混合气即所谓准均质混合气,从而优化了油耗和排放指标,成功地在产品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了稀薄燃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的普及和使用里程的增加,在中、高档乘用车上对电喷发动机燃油系统和进气系统进行免拆清洗正日益增多。1.燃油系统和进气系统为什么要进行免拆清洗?主要是清洗进气门头—颈部形成的较大块多孔积炭,此外还清洗喷油器中和进气歧管壁处的胶质沉积物以及活塞、活塞环槽和排气门处的积炭。其中进气门处的积炭和喷油器中的胶质沉积物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尤其大,会使发动机冷车启动困难、加速不良、怠速不稳。可是在发动机结构日益复杂或精确的今天,如果进行系统的拆卸维修的话,很容易会在拆装上出现毛病,使用免…  相似文献   

14.
1.3.燃油喷射方面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汽油机的缸内直接喷射方式对燃油喷射系统的要求肯定要明显高于进气道喷射方式,因为前者不仅要实现高负荷时在进气行程期间的喷射,而且还要满足部分负荷时在压缩行程后期即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的喷射要求,因此其喷油压力要明显高于进气道喷射方式,需达到5~12MPa。  相似文献   

15.
故障现象:一辆上海别克轿车(装用V6电控发动机),行驶时动力不足,加速不良。检查发动机,怠速时严重抖动,急加速时进气管回火。故障诊断与排除:首先清洗空气滤清器,更换火花塞和汽油滤清器,但故障依旧。又使用燃油喷射系统清洁剂,用专用设备输送到进气歧管,起动发动机,对电喷装置进行自动清洗,未起作用。拆下喷油器,用专用设备清洗效果也不明显。后来拆下空气滤清器,  相似文献   

16.
钱大 《汽车与配件》2003,(32):30-31
三、燃油喷射特征及其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燃烧的燃油具有较低的挥发性(高的沸点),所以,空气/燃油混合气的生成过程不仅发生在喷射时刻和燃烧起点之间的一段时间内,而且也发生在实际的燃烧过程中。结果是混合气的均质度较差。柴油机通常以过量的空气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上汽集团奇瑞轿车装备有几种不同的发动机,其中CAC480M发动机为单点燃油喷射系统,采用意大利玛瑞利公司生产的I.A.W.6F型单点燃油喷射系统,其燃油系统主要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及供油管等组成。燃油系统的工作过程是:电动燃油泵向喷油器提供足够压力的汽油,喷油器再根据ECU提供的控制信号定时、定量向进气管喷射汽油,以满足发动机工作的需要。下面介绍这种发动机油路的检修。  相似文献   

18.
内燃机电喷系统空燃比控制中控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目前国外对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汽油机喷射系统以及自适应控制、滑模控制和神经网络等控制技术应用于汽油机电喷系统的现状分析,说明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汽油机电控喷射系统中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汽油机燃油经济性不及柴油机的原因之一是,汽油机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通过节气门调节负荷,使得进气管内的压力降低,增加了发动机的泵气损失,而柴油机没有节气;原因之二是,汽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比柴油机小,使得热效率降低。因此,除了提高发动机负荷率以外,近年来国外汽车发动机行业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和开发汽油机减少泵气损失的技术和稀薄燃烧技术。笔者将以减少汽油机泵气损失为中  相似文献   

20.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是在电子控制单元(电子计算机或微电脑)的自动控制下,通过电控喷油嘴将发动机所需要的燃油成雾状地喷射到汽油机的进气支管内或气缸内,然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这与传统的化油器燃油供给系统相比,由于原理上全然不同,因而结构上也大相径庭。所以在分析故障与进行维修时,与常规方法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