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011年跨太平洋地区预测表明,该地区贸易进口量将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贸易出口量也将逐渐恢复. 在2010年经济复苏时期,跨太平洋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主要贸易航线取得强劲增长,从而推动美国集装箱贸易市场在2009年经济萧条后实现11.8%的高速增长.跨太平洋贸易(包括印度次大陆)去年增长了12.2%,其中进口量增长了16.5%达118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2.
去年跨太平洋集装箱贸易出口增长,JOC和PIERS公司预测今年进口将跟上出口收益。美国至亚洲西行贸易增长速度超过2011年东行贸易,推动装运港出口速度快于进口速度。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吹嘘的,即使是对出口贸易来说。  相似文献   

3.
去年跨太平洋集装箱贸易出口增长,JOC和PIERS公司预测今年进口将跟上出口收益。美国至亚洲西行贸易增长速度超过2011年东行贸易,推动装运港出口速度快于进口速度。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吹嘘的,即使是对出口贸易来说。  相似文献   

4.
坤杉 《中国水运》2004,(6):49-50
初创于20世纪70年代,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美国PIERS海运研究中心于2004年4月份提供的最新分析报告中指出.2003年第四季度东向跨太平洋从亚洲出口到美国的集装箱贸易货物流量与2002年同期相比增长11%;东西向跨太平洋亚洲和美国的集装箱货运量2003年下半年与2002年同比增长是8%.而上半年与2002年同比增长率是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07,30(2):11
有专家认为,造船市场繁荣的动力来自于世界经济的繁荣和贸易持续稳定的增长。世界贸易增速近几年仍保持在7%以上,2008年世界贸易增速至少可达4.5%。中国石油、铁矿石及其他大宗散货的海上运输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航运市场未来两年的走向。跨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TSA)统计,近几个月从中国到美国的货运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国际机构预测中国未来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年均增长率可达到12%;而美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将从2005年的4640万TEU至少增加到2015年的7940万TEU,增长率达到71%~85%。预计2007年世界船舶市场将继续保持景气,…  相似文献   

6.
初创于20世纪70年代,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美国PIERS海运研究中心于2004年4月份提供的最新分析报告中指出,2003年第四季度东向跨太平洋从亚洲出口到美国的集装箱贸易货物流量与2002年同期相比增长11%;东西向跨太平洋亚洲和美国的集装箱货运量2003年下半年与2002年同比增长是8%,而上半年与2002年同比增长率是12%,2003年与2002年全年同比增长率是10%,而2002年与2001年同比增长率是16%。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亚洲出口到美国东海岸的东向跨太平洋全水路集装箱运量在其总运量中所占的比率一直高达21%。  相似文献   

7.
1欧美港口拥堵的背景分析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国内生产总值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平均以2.8%的速率增长,与此同时全球集装箱贸易量每年的增长率达到8.7%。以中国为龙头的亚洲经济高增长所带动的亚美、亚欧贸易的快速增长使业界人士始料不及:曾有业界人士估计2004年太平洋贸易只能增长1.3%,后来多数人估计在8%,但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全年增长了13%,2004年的前三季度甚至超过15%。  相似文献   

8.
似乎全球正经历巨大的转变,这一转变比我们预期来的更快。燃油价格飙升、信贷危机的延续以及经济萧条持续导致集装箱贸易(尤其是跨太平洋集装箱贸易)处于低潮。  相似文献   

9.
似乎全球正经历巨大的转变,这一转变比我们预期来的更快。燃油价格飙升、信贷危机的延续以及经济萧条持续导致集装箱贸易(尤其是跨太平洋集装箱贸易)处于低潮。  相似文献   

10.
在集装箱贸易中,干线上的主航向运输历来是班轮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吸收集装箱船运力的中坚力量。自2007年,由于跨太平洋航线的主航向运输增长乏力,亚洲到欧洲航线(按照TEU运距计算,此航线世界排名第一)的沉浮成为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远洋航务》2009,(11):40-40
在集装箱贸易中,干线上的主航向运输历来是班轮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吸收集装箱船运力的中坚力量。自2007年,由于跨太平洋航线的主航向运输增长乏力,亚洲到欧洲航线(按照TEU运距计算,此航线世界排名第一)的沉浮成为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2.
未来几个月里,零售商补充库存将刺激进口量增长。但是,集装箱运输仍不可高枕无忧。又到了美国棒球职业大联盟参赛球队查看积分榜上最新排名的季节。班轮公司和托运人也在做着同样的工作,他们查看经济新闻,试图找到未来需求走向的线索。有些线索隐藏得很深。美国迟迟未能从2008年、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导致经济指数动荡不定。增长之缓慢从集装箱进口量上便可见一斑:如今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刚刚开始接近经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在评价上海港、釜山港和高雄港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东亚地区经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火车头,东亚地区的集装箱运输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新的世纪,该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仍被看好。集装箱运输的前景也被看好。世界集装箱海上运输的格局将从欧洲、北美、东亚三足鼎立转化为东亚与欧美两分天下。太平洋航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主干线,连年运量增长最快。在东亚地区,如果分东南亚和东北亚来看,在东南亚,已形成了香港和新加坡两大国际航运中心,都已进入年吞吐量超过1000万TEU的世界集装箱港口的最高级别。而在东北亚,港口“群雄割据”,都在为争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沿海港口吞吐量预计将历史性超过100亿t,同比增长1.7%;预计2022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5亿TEU,同比增长4.2%。2023年,沿海港口生产主要指标增长将较2022年有所回升,但仍保持较低速增长一、2022年经济、贸易发展和2023年展望1.2022年全球经济高位回落,2023年将进一步放缓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高位回落。  相似文献   

15.
严峻问题     
经济、燃油成本、码头运输工人联盟谈判产生了不确定性今年关于太平洋航线有两个不确定因素,即美国进口量增长将会大大放缓,同时美国出口量会继续增加。因此,几乎所有其他的问题都是不确定的:进口量是否会增长还是会减少?航运公司是否会随着船只规模的增加,而为贸易业务分配更多运力,或者仅仅保持现有运力?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增加运费以弥补成本的增长?发货人是  相似文献   

16.
1 危机 1.1 集装箱运输市场 2008年成为全球经济的转折年。以2008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陆续陷入衰退为标志,全球经济告别了长达20年的超级增长周期。随着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前几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全球集装箱贸易坐了“过山车”。第1个重灾区是次贷危机发源地美国,自2007年第2季度开始,太平洋航线(亚洲——美国航线)的集装箱量就持续下跌;此后,欧洲步美国后尘,在2008年第3季度,亚欧西行航线箱量也出现多年未见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17.
陈弋 《集装箱化》2012,23(2):14-15
12011年回顾1.1全球经济复苏放缓2010年全球经济恢复性上升,世界贸易进出口额均实现2位数增长,其中,出口增长14.5%,进口增长13.5%,创60年来的最高纪录,刺激集装箱航运市场强劲反弹,远东至欧洲的集装箱运价曾创下  相似文献   

18.
柳小辉 《珠江水运》2007,(11):17-19
2006年,营运跨太平洋班轮贸易的承运人经历了财务业绩的下滑,运量的增长并不能弥补运价的下滑,而高昂的成本蚕食了利润。但是,2007年跨太平洋班轮贸易量的增长比广泛预计的要高,而随着舱位运力的增长而出现的运价下滑,前景也并不像很多人预期的那样悲观。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远集运的前身——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开辟了中国至美西太平洋航线以来,中远集运一直将跨越太平洋的海上班轮航线作为参与全球班轮业竞争的品牌主干航线。历经多年打造与整合,跨入21世纪的中远集运太平洋航线已构建起一条跨越太平洋最直达快捷的“海上桥梁”。 众所周知,在全球贸易“大循环圈”中,美国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及远东与美国经济与贸易往来增长快速,无论是贸易额还是海上集装箱运量都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由此,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运输     
1997年的泛大西洋、跨太平洋及欧/亚航线贸易量平均增长lO%。据预测,1998年东西向贸易航线运量增长速度将比1997年有所放缓,估计在5%至10%。 根据已经公布的有关数据分析,尽管东南亚地区经济不稳定,但1998年亚洲区域内运量不会大幅下降。而随着大量的大型集装箱船的完工,1998年船舶吨位预计将增长15%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