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吴长荣 《航海》2012,(1):36-39
好几位船长向我介绍打捞专家赵孟信的传奇经历,他一生从事很多重大的救助打捞工程,从打捞江阴封锁线沉船,到探测"跃进"轮,尤其是浩大的"阿波丸"打捞工程。笔者在釆访他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从他开始进入打捞局,一直到他退休,将他打捞理想、打捞人生、  相似文献   

2.
吴长荣 《航海》2014,(3):20-23
远洋船长鲍浩贤的航海生涯充满了惊涛骇浪。1988年,我采访原"和平"轮老水手长李建茂(天津人),他给我讲述了鲍船长驾驶"和平"轮在地中海遇险的惊人一幕。1963年4月16日出版的解放日报以"我国第一艘到达西非海岸的远洋货轮"为题,介绍了"和平"轮的历险。一、闯过地中海狂风暴雨老水手长在家中找出一张发黄的旧报纸给我看,上面还有鲍船长与"和平"轮照片,熟悉的船照令我感到亲切无比,这是我进上海海运局后上的第一艘工作船。它原名"和平25"轮,6 000吨级国产货轮。1961年,  相似文献   

3.
钟悠云 《珠江水运》2012,(13):84-85
这是一个珠江水系任务十分繁重的部门,也是一个不缺少掌声的集体,他们荣誉的背后是什么?这是一个不缺少掌声的集体。"广东省直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珠江航务管理局先进党支部"……在最近的一年里,先后斩获多项集体荣誉奖,该党支部书记王灿强更是荣获得"2012年广东省直工委优秀共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4.
吴长荣 《航海》2012,(4):25-27
豆功亚是原上海海运局一位专心收集整理解放时期招商局18艘海轮起义斗争史的同志。他是怎样千辛万苦奔赴各地采访、收集、整理、编写起义斗争史的?他反映"海玄"轮起义的报告文学作品《蓝色的漩涡》又是怎样在"文革"中被毁灭的?我以亲身经历来向大家讲述。  相似文献   

5.
杨钱梅 《中国海事》2014,(10):65-66
我的工作很平凡,但肩负着不可或缺的义务!我的职业很普通,但承载着举足轻重的责任!——摘自杨静工作日志 杨静做梦都没有想到,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就跟安全管理工作不分开,从道路交通到水上交通,这一干,就是15年。她用15年的精心守护,诠释生命之重;她用勤勤恳恳、爱岗敬业,为每一次荣誉写下最好的注解。管理有奇招"四字"保安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境内各大水库通航里程达到55.5公里,涉及6个乡镇,各类船舶300余艘。  相似文献   

6.
船医,是每一艘远洋船舶不可缺少的,是代表祖国荣誉的远洋队伍中的一员。作为医生,他同样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看病、打针,发药及至检查督促卫生,可以算得上是个道地的医务人员。但由于岗位的不同,他又肩负着特殊的重任,这对我是有着深切的体会的。海关和检疫船医担负着全船卫生和防疫工作,这在一般医生看来似乎并不重要的事,却需要我分外仔细和认真对  相似文献   

7.
"这个团队用智慧绘遍万里海疆,这个团队用默默的奉献撑起了半边天,这个团队用无止境的学习永葆着青春的风采,这个团队更满怀着万千的柔情和爱心……"陈贵花将自己所获得的一切荣誉都归功为她的团队。事实上,她是这个美丽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功臣之一。  相似文献   

8.
1.学员荣誉委员会和荣誉检查官的建议将呈交监督者,以供他作最终检查和决定.  相似文献   

9.
何志刚教授是我会第三届和第五届理事会理事,2004年被学会授予终身荣誉理事,是我会与境外公司联合举办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的创始人之一。1980年初,在他任六机部外事局副局长期间  相似文献   

10.
"下五洋捉鳖"堪比"上九天揽月",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在很多场合经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多年致力于船舶和海洋事业的科学家,他一直盼望着自己的国家能够尽早进入深海大洋。今年"两会"期间,他再次呼吁,国家应及早筹谋,尽快行动,向深海挺进。  相似文献   

11.
《航海》2014,(6):22-24
原交通部部长钱永昌为中国交通运输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往事回想":《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书出版,故事精彩,文笔流畅。经与作者联系,本刊摘录其船长生涯、机关春秋、部长风云三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在惊涛骇浪中,钱船长化险为夷;钱永昌是中国大陆集装箱运输开创者,是全国"五纵七横"公路网等"三主纲要"的倡议者与始行者,并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和港口。本文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许凡 《中国海事》2009,(11):62-64
杨庆文同志是全国海事系统"行政执法一面旗"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执法为民、奉献社会"的优秀代表,是国家海洋权益的坚定维护者。他追求崇高人生理想,在短暂而辉煌的海事生涯中,实现了由一名外企白领到海事监督官、共产党员、海事一等功臣的人生跨越,用他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凯歌。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海事特色,  相似文献   

13.
倍受尊敬的荣誉理事程望先师,离世将二十载。他是一位博学恭谦、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领导,可亲可敬。每忆往事都引起深切怀念!程望是我国解放区军事工业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13,(Z1):124-125
他是70后,是承载社会责任最重的一代;他工作12年,荣誉无数,获全国海事系统优秀船舶安检员、全国海事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市劳动模范等光环笼罩;他年仅37岁,刚过完人生第三个本命年。他就是王均龙,广州海事局港珠澳大桥海事处正科级安检员、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11,(8):63-63
张炜,上海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副处长,今年年仅37岁的他风华正茂,却已经是船舶登记、港口国监督、船舶签证及查验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他拥有一份令人艳羡的履历,上面写满了他曾获得的各种荣誉,而对他来说,这更像是一本他青春的日历,写满了他涌动的热情,和他为海事事业贡献的智慧和辛勤。  相似文献   

16.
花开花落,弹指一挥间,转眼五载春秋,五年前的这个时候,正是我加入海事的时候。五年来,我随着海巡31"南征北战"。五年的风浪磨砺我的意志,五年的海事经历培育我成长。我骄傲,我是海事人。  相似文献   

17.
秦萍 《中国船检》2011,(12):28-30
国务院原参事、我国著名质量和标准化专家郎志正教授是我国信息安全发展过程的亲历者,对我国的信息安全有着深入的研究。"信息安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这是郎志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他表示,信息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共同构成了国家安全的四大支柱,并且直接影响到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列为重要内容,强调要"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这是我国在五年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信息安全认证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保障信息安全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7月2日上海海运局工会、全国劳模杨怀远及其妻子佘秀英在国际海员俱乐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今年《小说界》杂志第三期刊登的小说《荣誉的十字架》提出看法,有50多家新闻单位、300多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杨怀远在会上介绍了他和小说《荣誉的十字架》作者张士敏的关系,背景和看法。他说1984年底,张士  相似文献   

19.
吴长荣 《航海》2011,(6):36-38
王正英是一位传奇船长。他为啥又叫徐正英?一位热血青年,抗战时艰难下南洋数年干了些什么事?1949年他在台湾如何枪口逃生?解放初,他串联20多位航海人士回大陆......这些都是他的故事。一、苦难童年流亡南洋王正英是崇明城里人,1916年11月17日生,父亲是申崇线上的"朝阳"轮服务员。母亲顾氏出身一户贫苦的农家。  相似文献   

20.
60后的我们已然步入"知天命"的年龄。26年的海事工作经历使我从一名海事新人逐渐成长为海事老"人。追忆远去的青春,温故与海事的不解情缘。进人5月。当"青年"这个词在耳边响起,脑海就浮现了青春、活力、向上、激情,还有青涩,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等等词语,或者情景。步入"知天命",遇上"五四",《海事瞭望》主编让我作为60后跟海事青年聊那远去青春的记亿。藉此,追忆从大学到工作的种种、衣食住行之一瞥,以及与垮事的缘分吧。白描式地为海事青年朋友呈现过去的痕迹与印记,并与他们一起去感受相较于当下的大同小异或今非昔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