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利要求 1.一种预测风速风向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至 少一个测风传感器Ⅰ和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置于机舱内,测风传感器Ⅰ置于机舱外 靠近叶片端,智能控制器分别连接风力机组的主控制器和原有测风传感器Ⅱ;所述智能控 制器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和通信模块,接收原有测风传感器Ⅱ的风速和风向传感器信号, 同时将测风传感器Ⅰ传输来的信号转变为与原有测风传感器Ⅱ相同的通信协议,接收到测 风传感器Ⅰ和原有测风传感器Ⅱ发出的数据信号,并将其传输到风机的主控制器;其控制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相似文献   

2.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能云采集系统网络节点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RS485总线上主模块发出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用于表示在该信标帧后设定时长内RS485总线处于通信空闲状态;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移动控制端发来的网络节点维护数据帧;在检测到所述信标帧后,将所述网络节点维护数据帧通过RS485总线与主模块和/或从模块进行通信;其中,主模块为电能监测终端,从模块为电能采集模块,主模块和从模块通过RS485总线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3.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节姿态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塔架,所述塔架顶部设有机舱及与机舱相连的扇叶,所述机舱固定有可检测风向的风向仪,所述基座中设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和机舱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机舱和扇叶姿态的调节装置;所述控制系统根据风向仪检测到的风向实时调整调节装置,实现姿态调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具有新型的阀门电动执行机构的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开发。该控制器采用DSP作为主控制单元,采用矢量控制策略控制感应电动机,组成了一个集本地控制、远程控制、状态指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系统,适用于各类工业控制阀。  相似文献   

5.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液压有效阻尼的独立变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均具有独立的变桨装置,所述变桨装置包括变桨控制器、压力检测装置、液压执行机构及液压阻尼器,所述液压执行机构分别连接液压阻尼器和变桨控制器,每个叶片的液压执行机构连接的压力检测装置分别连接三个叶片的变桨控制器,且三个叶片的变桨控制器相互连接,每个叶片的液压执行机构分别与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站连接.  相似文献   

6.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伏组件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传送机构及落料机构;其中,所述行走机构架设于光伏支架斜面上、并可在所述光伏支架上横向行走;所述传送机构相对固定于所述行走机构上,用于将光伏组件自所述光伏支架底端向顶端传输;所述落料机构设于所述行走机构上、并相对所述行走机构可横向行走,用于抓取所述传送机构上的光伏组件并落料至所述光伏支架上.  相似文献   

7.
权利要求 1.一种设置在密闭结构中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所述信号发射端包括顺序连接的信号采集电路、发射端MCU、调制电路、发射端通信线圈;所述信号接收端包括顺序连接的接收端通信线圈、解调电路、接收端MCU、后级负载电路;所述发射端通信线圈与所述接收端通信线圈电磁耦合;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信号由所述发射端MCU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所述调制电路将所述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后通过所述发射端通信线圈向所述接收端通信线圈无线发射;所述接收端通信线圈接收的控制信号,先后经所述解调电路进行解调、所述接收端MCU进行处理后输出到所述后级负载电路中.  相似文献   

8.
权利要求 1.一种分体式便携光伏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充电模块、移动电源模块和固定光伏组件的支撑架,充电模块通过连接线分别与光伏组件和移动电源模块相连,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通过充电模块储存在移动电源模块中,然后通过移动电源模块或者直接通过充电模块为负载提供所需的电压;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固定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四周的边框,所述边框为ABS材质.  相似文献   

9.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伏LED组件,包括主龙骨、光伏组件、LED组件、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具有第一槽口和与第一槽口隔开的第二槽口,所述LED组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槽口内,所述光伏组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槽口内,所述电缆线通过主龙骨中心的布线孔引入主龙骨框架中,连接所述LED组件和所述光伏组件,所述LED组件与所述光伏组件相互隔开.  相似文献   

10.
权利要求 1.隔离式电能变换器的电流采样电路,包括隔离式电能变换器,所述隔离式电能变换器至少包括一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并联一原边电路,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并联一副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耦合电感、辅助绕组和采样电容,所述耦合电感的原边绕组串联于所述原边电路和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之间,所述耦合电感的副边绕组经过一第一电阻与所述采样电容并联,所述辅助绕组与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副边耦接,所述辅助绕组经过一第二电阻与所述采样电容并联.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科技》2020,(2):22-22
权利要求1.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折叠车架和电力驱动系统构成,所述的折叠车架由主横管、前把竖管、后座竖管,折叠支架构成,其特征在于,主横管的前端与前把竖管的下端枢接,主横管的后端设置枢接座,通过枢接座与后座竖管的下端枢接,折叠支架连接在主横管和后座竖管之间,连接处采用枢接方式,所述的电力驱动系统包括控制器、电池和驱动电机。  相似文献   

12.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遮阳伞,包括有伞面、伞骨架和伞杆,所述伞面设置于所述伞骨架的上方,所述伞杆设置于所述伞骨架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伞杆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风扇座设置于所述伞杆,所述太阳能遮阳伞设置有光伏控制装置,所述光伏控制装置外壳的上端与所述伞骨架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光伏控制装置外壳的下端与所述伞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光伏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电连接,所述光伏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电连接.  相似文献   

13.
机电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是指通过电子、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的应用,对机电系统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管控,其包括从机械和电气元件到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及通信设备的整合,旨在实现对机械系统的精确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本文对机电工程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自动化控制基础,并结合机电工程的特点,提出了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实施措施,有助于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改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运行中,需要对环境温湿度、水压、应变、流量及设备电压、电流等进行监测,人工巡检方式效率低、非实时。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PCCP无线测控系统,从基站集成了通用传感器和仪表数据接口,通过ZigBee通信网将区域数据传输给主基站,主基站完成数据综合组帧并通过GPRS/3G/4G等无线通信网传输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还可远程发令控制管阀间设备。测试表明,该系统组网速度快、节点灵活、运行稳定,能有效地监控PCCP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降低车辆平均延误,提出了一种相序可变的干线双交叉口模糊协调控制方法。提出的模糊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候选相位选择控制器、绿灯相位观测控制器、相位切换控制器和两个交叉口协调控制模块共五个控制模块。相序可变的干线双交叉口模糊协调控制方法基于对当前上下游交叉口交通紧迫程度的判断,以及对未来交通状态演变的估计,采用相序可变的模糊控制方法实时、动态调整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利用MATLAB对VISSIM二次开发搭建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在单交叉口和双交叉口两个控制层面均优于传统定时控制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车辆平均延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精确的维护和优化高速公路ETC门架系统,首先,介绍ETC门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包括工控机、RSU天线及控制器、车牌图像识别设备、高清摄像机、站级服务器、防雷接地设施、补光灯、通信设备、供电设备等硬件的功能与协同作用;其次,探讨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维护管理策略,包括大数据在硬件维护与软件更新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与设备监控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预防性维护策略。以供相关运维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保证地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高供电系统检测效率与质量,同时降低测试工作的复杂性,设计一套适用于地铁直流供电运行维护的综合保护装置检测平台。一方面,明确综合保护装置检测功能定位,提出设计保护功能模块、输入/输出模块、数据记录与分析模块、连接与通信模块等。另一方面,阐释检测平台的主要功能及实现,包括保护跳闸功能与重合闸闭锁、模拟故障排除与联跳失灵故障、大电流脱扣测试与直流小车断路器测试等,以期为地铁直流供电系统的检测与维护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地铁交通的可靠、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乌兰木伦河3号桥为例,介绍了国内首座、亚洲最大跨径双飞翼复式钢箱拱桥的加工制造及高空吊装测量方法,并对体系转换中的拱肋变形进行测量分析.钢箱拱的测量工艺包括胎架放样、拱肋加工复核、吊杆锚管定位等.吊装测量的要点包括导线水准控制网布设、坐标系转换、曲面拱肋定位点坐标计算、拱肋吊装测量控制等.该测量方法可推广用于其他...  相似文献   

19.
高填陡坡路堤监控测量是公路建设安全、高效进行的保证。以某山区公路工程为背景,给出了高填陡坡路堤监控的方法,包括:沉降板和位移边桩的制作及埋设、水准点埋设及精度要求、观测频率、施工中观测控制标准、观测成果整理要求。同时根据此工程的测量数据,给出了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线阵CCD油管螺纹测量系统程序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线阵CCD的油管外螺纹参数检测系统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式工业检测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针对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计算程序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程序的开发基于Windows 2000,开发工具为C Builder 6.0,包括数据采集与存储、滤波、边界点选取、参数计算等多个模块。程序功能完整,界面友好,控制精确,计算结果能够满足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