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助力性能是评价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助力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转向操作的安全性。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跟踪性能和稳定性为控制系统设计目标,将经典控制理论的PID控制与虚拟样机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创建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电一体化仿真模型。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所设计的PID控制算法使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稳定性,仿真结果为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电动助力转向助力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电动助力转向是汽车动力转向的新技术与新结构,助力控制是电动且力转向的基本控制策略,并决定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着重讨论了电动助力控制的一般过程、电动机目标电流的决策方法、电动机电流的控制策略等问题。台架试验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对电动助力迥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一种新型的转向系统一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并同传统的转向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性,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评价指标,指出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款锐志乘用车装备的是目前较新型的电动转向装置。现代汽车的动力转向,有液压式和电动式两种类型,绝大多数汽车采用液压动力转向。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所以在现代汽车上使用日益增多。电动助力转向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电液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锐志乘用车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由电机提供动力。该电动转向的结构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本文对该系统的结构及基本原理及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希望对同行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匹配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围绕助力特性、电动机及扭矩传感器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的匹配设计问题。通过分析典型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特性的特点,指出助力特性与车型的匹配原则;针对电动机的布置位置与特性参数,讨论电动机的匹配问题;对扭矩传感器着重分析其类型与参数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并举例说明电动助力转向的匹配设计过程,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总体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的台架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策略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助力电机的控制。设计了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并进行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确定目标电流,并使用PID反馈控制器跟踪目标电流的控制策略是十分有效的,能显著提高汽车的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7.
电动助力转向是一种新型汽车动力转向技术。提出了一种微处理器采用P87C591单片机控制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方案,系统采用闭环电流控制,利用PWM技术调节电机端电压达到控制电机电流(力矩)的目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电动助力转向特性。  相似文献   

8.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系统,具有以往任何助力转向系统所不具备的助力效果和车速感应能力,其核心部件电控单元能根据车速和方向盘操控力矩的不同决定是否助力以及助力的大小.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已目趋成熟,它有取代液压动力转向的趋势,是一项紧扣当今汽车发展主题,符合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高新技术.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工作原理,从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入手,围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分析和控制策略两大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分析,为汽车电动助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俊  张欣 《北京汽车》2006,(2):36-39,42
文中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现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以及控制策略,并且展望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及控制策略;并且展望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