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近日,在中汽协会摩托车分会的协助下,大长江、五羊一本田、宗申、隆鑫等4家龙头摩托车企业成立电动摩托车联盟,计划上马新能源摩托车。相比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新能源摩托车将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其动力将更加接近于燃油摩托车,同时价格也更高。在国家鼓励新能源交通工具发展的趋势下,摩托车行业发展新能源摩托车可谓是大势所趋。电动摩托车联盟的相关产品,预计将于2017年上市。摩托行业也希望借新能源摩托车,让大城市解除对摩托车的禁令。  相似文献   

2.
日前,力帆股份连发公告,公布了约11亿元的2项产业投资,其中拟投资6.7亿元进军新能源电池产业,同时斥资4.77亿元建立汽摩研发中心。该新能源电池项目主要包括蓄电池、锂电池生产车间及相关设备,并组建新能源研究院,目标是实现年产200万只摩托车蓄电池、165万只汽车蓄电池、200万只电动助力车蓄电池和1万组锂电池的生产能力。公告称,为进一步提高汽车、摩托车产品的自主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台州电动自行车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制造产业链。台州是我国电动自行车零部件与整车制造基地之一。凭借上个世纪80、90年代迅速崛起的摩托车、轮船等工业的助推,台州逐渐形成了以摩托车组装为龙头,以模具开发与塑件制造为依托,以摩托车配件、五金加工为产业的集群优势。本世纪初,随着电动自行车开始兴起,台州企业抓住机遇,率先开发出了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塑件,拉开了我国豪华款电动自行车市场火爆的序幕。与此同时,邻近的温岭地区的矽钢片制造,为台州企业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JS2电动助力自行车已发往德国,将在今年10月的科隆展会上闪亮登场。这是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进军新能源产业。继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成功展出概念车“乐活”和电动车E-500后,推出的又一新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东莞市本铃车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为本铃)是一家从2003年由汽油摩托车制造商转型到电动自行车产业的企业。创立之初,本铃采取既从事电动自行车又涉足电动摩托车的双向路线发展的经营策略。现在,本铃已进入到锂电摩托车和锂电自行车产业。10多年来,本铃一直坚守在两个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14,(21)
<正>净原,五羊-本田旗下高端新能源摩托车品牌。净原是以广汽集团新能源交通工具研发制造、Honda全球领先的产品技术为背景,以电动摩托车国家标准为基准,在五羊-本田高标准的燃油摩托车生产平台上高品质制造、彻底采用新能源实现零排放的新型两轮摩托车。净原完全按照五羊-本田一贯的高品质标准设计、制造,其不但符合国家电摩标准,更在很多领域优于国家电摩标准,质量和性能远远超越市场现有超标电动自行车。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导致国内自行车电动车行业遭受严重的冲击,加快了产业的整合和洗牌。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和绿色低碳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使更多的有识之士把发展定位转移到开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绿色新能源产业项目上来。由于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的加盟使电动自行车产业更加不平静,每个企业都面临生存发展的严峻课题,各中小企业应该积极面对,加速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安凯客车的新能源产业在媒体的关注中正大刀阔斧地前行。2011年6月16日,央视财经频道以安凯客车进军新能源汽车全面提速为题,重点报道了以安凯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状况。这已经是继2009年达沃斯会议,2010年世界首条纯电动公交线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推动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2016年1月至11月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0.28万辆,同比前两年呈现跳跃式的增长。纯电动公交车作为一种主流的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未来城市公交车的发展趋势。同时这极大地推动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而目前充电设施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纯电动公交车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大势所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国家战略,承载着多重战略意义。而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为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商用车电动化,拓宽并加速推进物流、仓储、矿山、机场、港口等领域商用车电动化进程。文章以近年来商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为依据,阐述新能源商用车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电动化为摩托车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转型发展契机。电动摩托车将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其动力将更加接近于燃油摩托车,其廉价、轻便、适应性强的特点拥有了较大的市场,一些企业也将产品远销国外,但该行业作为中低端产业,产品设计方面的受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很难通过国外法规标准的要求,希望通过对国外法规的研究为电动摩托车质量提供控制,为产品设计提供方法,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继大运、隆兴等摩托车业资本大鳄相继进入电动自行车界后,中大集团携手青山能源举步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同时,把产品延伸线的触角伸向电动自行车领域,看好电动自行车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研发电动自行车用磷酸铁钒锂电池,其产品正进入试验测试  相似文献   

13.
<正>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经过一个寒冬的休息调整,中国宗申车队迎来了2014年的赛事重任——世界电动摩托车锦标赛和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两项赛事,中国宗申车队一肩并挑。世界电动摩托车锦标赛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赛事名称,但这项赛事说起来并不陌生,说说过往,大家便知道这项赛事的来历了。2013年,国际摩联和TTXGP的赛事运营商鉴于电动摩托车比赛资源贫瘠而达成共识:双方将自己旗下的电动摩托车比赛整合起来,建立新的赛事,命名为世界杯电动摩托车公路赛。至此,国际摩联管理的ePower World Championship和TTXGP寿终正寝,被世界杯电动摩托车公路赛所代替,并且双方还规划了近期和远期目标,最终创立繁荣昌盛的世界电动摩托车比赛。然而,好景不长,经过去年一年的运作,双方在赛事管理和运作上的矛盾不断涌现,在赛事赞助尚未取得良好的收效时,赛事运作的资金压力突显,于是在今年年初,双方不得不分道扬镳。但是,随着世界各国愈发重视环保和新能源,排放清洁的电动交  相似文献   

14.
正第39届中国浙江国际自行车新能源电动车展览会(浙江展)将于2018年10月12日—14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今年,浙江展将汇聚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四轮车及零部件;自行车、童车及零部件;休闲运动车、沙滩车、平衡车、滑板车及零配件;骑行装备、户外运动用品、休闲用品;相关设备、工艺、材料及行业出版物、媒体等。展会还将重点  相似文献   

15.
提起大运这个品牌,很多人首先可能会联想到大运摩托车。的确,大运这个品牌在摩托车行业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不过现在,随着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快速崛起,大运也投入到了电动自行车这个行业中来。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情况,逐步发展,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的发展简史和现状。根据历史和现状,从发展经济、民生角度和推动轻型电动车发展,提出了促进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共同和谐发展的意见,并对电动轻便摩托车标准和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业界翘首以待的电动摩托车(包括电动三轮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包括电动轻便三轮车)(简称为电摩,下同)国家标准将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而电动自行车按照1999年出台的国家标准继续执行。由此可见,电动两轮车国家标准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靴子落地,终结了电动两轮车产业规模如此庞大却没有系列标准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动摩托车产品日益发展,用户对电动摩托车产品技术及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续驶里程是用户及生产企业关心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近年来动力蓄电池技术发展的瓶颈,为满足我国电动摩托车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及国标对续驶里程及剩余电量的要求,在装配同等规格的动力蓄电池情况下,如何保证车辆续驶里程的同时,满足国标对剩余电量的要求,成为生产企业在技术研发阶段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未来电动摩托车仪表的技术和功能必将日益丰富,如CAN总线等电动汽车仪表相关技术在电动摩托车中的应用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随着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并出台了相应的各项政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断加快,市场热度也在不断提升。在新能源专用汽车领域,由于我国纯电动环卫车的优越性,因此研制和生产走在了其他种类的专用汽车的前面。那么,从近几年纯电动环卫车的发展情况来看,其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呢?本刊记者采访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纯电动环卫车的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劲。他对今后几年我国纯电动环卫车的发展做了一定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大电磁兼容性是一项越来越受重视的环境指标,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现在正在研究、制定机动车的抗干扰标准,从已有的试验结果来看,目前的电动摩托车产品抗干扰性能不容乐观。整个电动摩托车行业都应对电动摩托车的电磁兼容性提起足够的重视,跟踪最新的标准动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完善自身产品,提升我国电动摩托车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