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托车》2020,(2)
正2020开年第一期,我们推出了全新的"摩托英豪"专题。本专题的主角是为中国摩托车行业、摩托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团体、企业和个人。在第一期专题中,我们向读者们介绍了一个经历丰富的资深车迷。本期专题的主角不再是车迷,而是一家在车迷中享有很高关注度的车企。这是一家中国摩托车行业的老牌摩企,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屹立摩坛数十载,在"一线"的阵营中呼风唤雨。本期专题,身为70后车迷的笔者就以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与车友们一起回忆从前的钱江,看看现在的钱江……  相似文献   

2.
周婷 《摩托车信息》2007,(11):41-41
在江苏省徐州市,只要你向玩摩托的车迷打听"摩托世界"没有不知道的."摩托世界"原来是网络中的一家摩托论坛,这个论坛自2005年5月创立后访问的人数越来越多,截至2006年12月,其人气已在国内摩托论坛上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2020,(5)
正2020年春节期间,编者跟一个河南信阳地区的读者微信聊天,听他说起一件事:他在2019年中秋节走311国道路过徐州西郊的铜山区时,在政府门前的"善行义举"宣传栏里看到一个玩车人的介绍。他说政府宣传部门对这个摩托车迷的介绍充满正能量,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建议我做一期他的内容。聊过天的第二天下午我就去了城西的那个宣传栏,一看人物照片和内容,乐了。橱窗里的"徐州好人",原来是我认识多年的车迷三哥。三哥,本名周长彬,生于1967年,因排行老三,本地车迷圈的车友们都叫他三哥。因忙于工作,两年没见三哥了,想不到他已成为政府"善行义举"的模范。忍不住替他高兴,也有点埋怨自己失职—身为摩托车媒体从业者,身边有一个这么"正能量"的车迷却毫不知晓,还要外地车友来提醒……于是,立马联系三哥,挤牙膏般,让不善言谈的他一点一滴挤出了自己的摩托故事……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2021,(3):80-85
在国内摩托圈,父子或者父女都爱摩托车的家庭并不罕见,但像孔祥琦家这种祖孙三代都是铁杆车迷的摩托家庭却是不常见的。从首都北京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从彭城徐州到大理古城,这个一直在路上的摩托家庭,演绎着在他乡的不同精彩……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21,(8)
正眼下活跃在摩托圈的年轻人中,我比较欣赏的是小名"真真"的钟盛真。这个95后的摩托女孩真正爱着摩托车,爱着行走他乡,活出了专属自己的精彩。这几年里,每一次见到她之后,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在摩托车的世界里,她的心态越发成熟,在车迷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执著……  相似文献   

6.
杜启弘 《摩托车》2015,(2):36-41
越野车是摩托产品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跨骑车是"男人车",那么,隶属于跨骑车系的越野车就是"男人中的男人",这种擅长在荒野中奔跑跳跃的轻灵车型是车手们寻找刺激、挥洒激情的最佳伴侣,拥有了越野车,就能进入一片新天地,享受另一种摩托生活。越野车为摩托家族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也让车迷的生活多姿多彩。对这款独具魅力的特色车型和与之相关的圈子,我们有必要说道说道……越野车迷的"摇篮"中国人真正的摩托生活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生活的主题是"实用"。所以,那个年代唱主角的摩托车是幸福XF250和嘉陵CJ50之类的"承载型"跨骑车(CJ50严格来讲应该属于‘类  相似文献   

7.
摩托泛想     
我是一个十足的摩托车迷,从认识这种机器开始,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听到它急促雄壮的轰鸣声,就仿佛感觉那是自己的心在狂跳,一股被压抑的、难以言表的激情霎时涌上心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2019,(11)
<正>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庞大的中国摩托车迷群体已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除了众所周之的数量庞大的摩托俱乐部之外,一种新兴的车迷组织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有取代常规摩托俱乐部的势头。本期专题,我们将带着车迷们走近这个特殊的摩托群体—摩托群,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探寻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2017,(4)
正提起往事,很多车迷都是有话要说。"见证者"专题见刊以来,不断有老车友通过微信等联系方式,讲述了自己的玩车经历和当地摩托圈的变迁。通过他们的讲述,各地摩托圈的发展演变过程越来越清晰,其中的许多细节也是我们之前闻所未闻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编辑部 《摩托车》2013,(15):126-127
源自法国的标致摩托进入中国已两年有余,随着在中国市场的深耕细作,标致摩托以浪漫、时尚、高贵的产品个性赢得了车迷的广泛关注,也吸引了一批富有激情的商家青睐,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份铺设了销售网络。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蓄势导入,2013年对于标致摩托来说是全力出击的一年。随着  相似文献   

11.
“摩托”作为代步工具,它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100多年。目前全世界摩托车保有量已超过1亿,50亿人口,1亿辆摩托,1/50。也就是说现在世界上至少已拥有了数以亿计的摩托车迷。既然拥有亿万车迷,在这巨大数量和悠久历史背后,就必定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食文化”、“酒文化”一样,毫无疑问“摩托”也是一种文化。“摩托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有关车的书籍、报刊、出版物、博物馆、车展、博览会、摩托年俱乐部、摩托学校、各类洲际与国内的骑行旅游、各类超级摩托车大赛、拉力赛等等。当然,作为一种具备动力的开行机器,它主要还是被用来当作交通工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小汽车  相似文献   

12.
摩托情结     
我与妻的结合缘于同对摩托的梦想。小时候,我住的县城摩托很少,父亲却有一辆现代摩托车族戏称为“老白干”的嘉陵50。也许现在那马达轰鸣的“老白干”已被很多人不屑一顾,但我那时却对它情有独钟。父亲常将我带上后座去兜风,每当父亲的右手一旋转,便令我心旷神怡。我很想亲自骑骑它,但对还是一个孩子的我,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父亲将它停下来时,我就时常去旋转那只油门把手,内心便时时泛起拥有一辆“老白干”的欲望。  相似文献   

13.
流云 《摩托车》2014,(10):46-47
在许多车迷眼里,摩托车"交通工具"的身份正在逐渐淡化,他们越来越看重的是车型的娱乐功能。为了迎合这些车迷的需求,各大厂家陆续推出针对性明确的"功能"车型,营造摩托娱乐新生活。名为"锐酷"的ZS125GY-5就是宗申针对摩托车爱好者中的"爱玩"一族,精心设计的一款颇具特色的个性车款。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要受"动机"的支配,没有动机就没有动力。骑摩托车也是要"动机"的,而且,因为动机不同,在摩托群体中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其中,最常见的是实用族和玩车族。现实生活中,许多自诩车迷的玩车人都认为自己要比一般摩托车使用者高一个档次,甚至是不屑与他们为伍。事实上,真正撑起摩托车行业的不是优越感十足的车迷,而是千千万万普通摩托车用户……  相似文献   

15.
正车迷之路始于"摩都"闫邵恒的父亲是个老车迷,现在家里仍有他年轻时骑车和结婚时与爱人在摩托车前的合影。闫邵恒是在摩托上长大的,他还记得父亲买摩托的那一天—那天早上他去了幼儿园,爸妈两个人就去县城买摩托去了。买的是长春铃木的一款125,可惜照片没留下来,但他  相似文献   

16.
流云  沐念 《摩托车》2013,(11):76-79
对摩托车进行改装,已成为许多车迷摩托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改装基本都是在原有车型的基础上"再加工",若是自己造车,是否也能归于改装的范畴?本文的主角有点不太同意大家称他的作品为"改装车",因为这车的确不是改出来的,而是他一丁一点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正"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就是一场修行,一个提高和完善自我的过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做什么,决定成败的主因往往是修养。修养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人的一生。说到这里,问题来了:什么是摩托车迷的修养?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车迷?许多人会认为这个问题好像是多余的——喜欢摩托车了就是车迷,没必要再去谈什么"修养"。有无必要,还是让本期策划执行中受访的车友们来回答吧……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名摩托车迷的遗愿得以实现,他骑在哈雷摩托车上,装入透明棺材下葬,完成人生“最后骑行”。这名摩托车迷叫斯坦德利,因患肺癌在2014年1月26日去世。斯坦德利的葬礼于当月31日举行。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2014,(18)
<正>改装,无疑是最能展现机械魅力的方式之一,更是发烧级车迷摩托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说到改装,许多车迷的奇思妙想往往令人瞠目结舌,各种流派争奇斗艳,一款车型,承载着车主的品味,蕴藏着历史与文化。本期所介绍的改装车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哈雷"悟空"本次改装的操刀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哈雷车迷(三联机车负责人孙晶),同时他也是这辆哈雷车的拥有者。他痴迷哈雷的无拘自由和钢铁质感,更迷恋哈雷摩托车在改装上的超强"可塑性"。作为中国哈雷爱好者,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哈雷改装,也是他一直思考和试图尝试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胡羽 《摩托车信息》2006,(24):44-47
崇尚个性夸张自由前卫的"美国飞翔者""四大鬼才"聪颖演绎摩托车改装活作剧在"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什么奇迹都能创造"的美国,有这样一个以改装摩托车为最大乐事的特殊群体。他们十分崇尚个性、夸张、自由、前卫的改装理念,以至于改装的摩托车无不映射出主人的独特个性,幻化为主人的维妙维肖"机械身影"。正是由于他们的无拘无束和张扬洒脱,才被人们赋予了"美国飞翔者"的雅号,受到了美国男女青年的热力追捧。四处流浪的"玛格纳超矮摩托"——当岁月年轮返回到1973年,那时的杰瑞·玛格努森(Jerry Magnuson)还只是美国戴维森·哈雷摩托制造公司一个分厂的小小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