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提到弯梁摩托车人们就会想到大阳,这不仅仅是大阳DY100弯梁摩托车作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鼻祖,为中国摩迷带来的全新体验,更是因为大阳弯梁始终是中国弯梁摩托车的领跑者,是中国弯梁摩托车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2.
声音     
通用汽车在中国的业务是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展的,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是盈利的,并且资金充裕,完全能够满足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和投资。即使最坏的结果出现了,我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还是能够继续得到通用汽车全球的技术和产品的支持.这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3.
《中华汽摩配》2010,(1):54-55
总裁致辞:汽车改变了世界,中国汽车正在改变世界汽车业格局,那么是谁在改变中国汽车?是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是敢于挑战国际竞争、不断创新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是千千万万有中国汽车情结的汽车人,正是我们大家的不断进取和通力合作,推动了中国汽车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中国?如果找一组形象代言,你能不能说得清?冯晓虎先生在博文中说得好!中国,是诗书礼易、是唐诗宋词、是高宗孝武、是仓颉玄奘、是解县关云长、是常山赵子龙,当然,中国还是文天祥、是袁崇唤、是史可法、是佟麟阁……中国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就是由具有这种中国精神的中国人民传承下来自勺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14,(14):20-20
最近,福特中国宣布对林肯中国总裁的任命。业界普遍认为,这是福特为林肯下半年进入中国市场做的重要准备。而在去年年底,第六代野马在中国市场首秀,为该车入华开始做铺垫。  相似文献   

6.
《重庆重汽科技》2004,(1):36-36
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是中国经济振翅腾飞的20年,中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引入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引入中国的20年是“中国制造”告别“傻、大、黑、粗”的20年。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在某些领域,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  相似文献   

7.
30年群英谱     
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表彰近日在天津隆重举行,受表彰的一批杰出人物,是中国汽车工业战线先进人物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汽车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声音     
《汽车杂志》2007,(2):46-47
中国市场在全球来讲都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中国市场上有超过60个品牌的车型,而在美国市场上只有30个品牌,所以说在中国市场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是非常非常强的。  相似文献   

9.
张鑫  王伟 《车时代》2010,(1):74-79
行政轿车也要“长大” 皇冠是一个拥有50年以上历史的车型,同时也是丰田品牌的旗舰产品。自诞生至今的半个世纪以来,皇冠始终深受用户欢迎,它的名字和标志在中国也早已家喻户晓。即便是记忆里那个轿车还是稀罕物的年代,皇冠就已经开始奔驰在中国的公路上了。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皇冠也不断更新换代,一代代的改进令其始终贴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09,(10):18-29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新中国“汽车大国”的梦想一度那么遥不可及。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汽车工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起步格外艰难。随后,上海大众、北京吉普等首批汽车工业领域合资企业成立,与外商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在中国不再是不可触及的禁区。而这些企业,如今已成为改写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的中坚力量。此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自主品牌轿车如今也已逐渐成熟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中流砥柱。 汽车工业的变迁也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缩影。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最近举办的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汽车工业将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企稳回升和向好做出重大的贡献,“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汽车产业将是一个不能动摇的支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在祖国60华诞之际,让我们一边回忆那些曾经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车型,一边去为逐渐成熟的自主品牌汽车喝彩吧。  相似文献   

11.
《时代汽车》2009,(5):58-58
上海车展为何能逆势取得车企青睐?中国国际车展连续六年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搜狐汽车,对参展企业高管进行了访问与调查。车企高官们认为,两大原因是他们舍得巨资参展的原因,一是全球车市低迷之际,中国车市仍是最有潜力的热土;二是在中国车市取得成功,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欧美日车市部陷入衰退之际,汽车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与中国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除了靠人力驱动的自行车,摩托,是最先改变我们出行方式的机动工具,相对于汽车的拥堵、停车难、高油耗等弊病,摩托以轻便、灵活、低成本的方式,延伸着我们的生活半径,开阔着我们的视野。20年前,在一片“与世界接轨”的呼声中,本田进入中国,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先进入中国摩托车市场的日本企业。  相似文献   

13.
相比沃尔沃、奔驰、曼等其它欧洲商用车制造厂商,斯堪尼亚公司在中国的商用车市场上表现低调,似乎进展缓慢。但回首环顾,人们发现斯堪尼亚在中国是步步为营,稳健发展。尤其最近这两年。斯堪尼亚在中国的收获颇丰。在2008年即将结束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墨池先生。谈起斯堪尼亚在中国的发展近况,何墨池先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4.
Jetta家族在全球共有960万同胞,尤其是在中国它的身影几乎遍布每个城市,如今,新一代Jetta正式发布,相信大众不会让中国的消费者等待太长时间,也许第1000万辆Jetta就将在中国下线。  相似文献   

15.
车于中国人,从特权与暴富的象征,成为大众的代步工具。而这一变化的起点在1978年,这个过程看上去并不漫长,但亲历其中的人们,却深切体会这一过程的艰难与不易、快乐与激情。本刊寻访了7位亲历中国改革开放后汽车行业发展的人士,他们有参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制订者,有最早民营车厂创始人,有中国最早二手车经销商……他们个人人生中最好的光阴都是与中国汽车联系在一起的,那些关于汽车的中国式记忆,就算有些曲折有些阻力有些汗水,都是向上而生的,与中国一起上升!而他们与车的故事,并没有讲完,一切都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16.
新飞度的加入让中国小型车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阶段。与其它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小型车相比,飞度在中国有着成功的历史,而新飞度的使命却不仅仅是继承历史。到底是中国小型车市场生存环境诞生了新飞度,还是新飞度将改变中国小型车市场生存环境?这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晶锐涅磐     
当听说法比亚要被引入中国时,我的第一想法是,这台拥有WRC血统的小车会出现在中国拉力赛场上吗?果然,斯柯达品牌没有让中国车迷失望,4月末,当我在333车队基地见到这台中国拉力版法比亚时,颇有梦想成真的满足感。法比亚在中国取名为晶锐,而如今,它已经在赛车工程师的手中涅磐。  相似文献   

18.
政府采购无意中推动了外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树立和传播,而其采购数量和额度的不断增加,见证的也是外资汽车品牌在中国的不断壮大。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悲哀,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田国强 《经济导报》2010,(25):16-17
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了缓慢的增长,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是一枝独秀。中国这次反弹是一个非常漂亮的V型反弹。我的基本判断是,如果在世界经济形势保持基本稳定,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恰当的话,中国的经济应该达到70%左右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如果要问哪个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赚取的利润最高,哪个公司最敢与中国的消费者叫板?非上海大众莫属。是上海大众用国外七十年代的老车型——普桑车在中国赚取了大把大把的银子,是上海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刚刚出现降价潮时,不仅声言自己决不降价,而且还对其他企业的降阶行为冷嘲热讽。然而,经过几年的市场血拼,普桑的市场价格终于降到了10万元以下,毕竟这年头只能是市场说了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