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汽车产业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外汽车产业创新情况1.美国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日本汽车企业的挑战,美国产业界普遍认为,既然在业已成熟的技术领域竞争不过日本,美国汽车企业只能依靠技术创新才能获胜。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用汽车公司从1980年开始,进行了为期10年、耗资500亿美元的开发新技术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晓夫 《世界汽车》2001,(10):40-41
1日本车商得势美国车商失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经济竞争已经变得没有国界.日本汽车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东南亚市场,在70年代开始往北美地区扩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同时在中国和欧洲市场安营扎寨.根据2000年的权威统计,共有277家日本公司在欧美地区建立了制造基地.而它们中的70%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赢利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东南亚地区的汽车工业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长足的进步。这里,对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情况作一番快速的扫描。 泰国 泰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早,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三菱、尼桑、丰田、铃木、五十铃公司,美国的福特公司,德国的奔驰公司到泰国合资建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泰国的汽车厂现今已达16家,主要是合资企业。20世纪90年代是泰国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汽车制造材料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密度材料的比例下降,低密度材料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90年代开始,汽车材料向轻量化、环保型方向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其中铝、镁合金是应用日渐广泛的材料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德国就出现了镁合金压铸件。长期以来,德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北美和日本汽车行业镁合金的开发与应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了汽车变速器壳体壳盖大型镁合金压铸技术,开始了中国大型汽车镁合金压铸件制造之路。铝合金是一种较轻的金属材料,在20世纪初才开始工业…  相似文献   

5.
园园 《汽车与配件》2014,(11):46-47
<正>在过去的岁月中,美国人都是从本土汽车制造商那里购买产品以满足他们的驾驶需求,而目一直都是从三大汽车制造商那里选购汽车: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崛起,美国的三大制造商才开始真正面对市场的外来竞争者。  相似文献   

6.
刘宇 《汽车与配件》2012,(31):42-44
20世纪80~90年代的日本汽车产业在生产总额上约占日本制造业的10%~15%,设备投资额和研发费用约占全部产业的10%,汽车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额的20%;而从国际市场来看,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里,日本汽车企业就确立了其世界性地位,日本车甚至占据世界汽车产业30%的市场份额。从此不难看出日本汽车工业在世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10年中,与车辆定位和导航有关的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日本,车辆定位和导航系统始于1971年的CACS汽车综合管理系统(Comprehensive Automobile Traffic Control System)计划。CACS计划与美国的ERGS计划在基本思想上极为相近。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汽车市场推出了一种自主导航系统。这一  相似文献   

8.
黄江波 《上海汽车》2007,(12):42-44
1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自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获得第一个内燃机汽车制造专利之后,人类社会开始迈向汽车时代。随着人们不断地改进汽车的结构提高其性能,汽车也改变了整个世界。最明显的是,不断壮大的汽车工业越来越突出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对社会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纵观历史,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崛起,50年代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经济的起飞,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力,无不以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为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尺。我国汽车工…  相似文献   

9.
从绝对量来看,美国汽车售后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同类市场。它在美国经济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经历了幼年时期(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育时期(20世纪20~60年代)和巨变阶段(20世纪70~90年代)的发展和进化之后,美国汽车售后市场依然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剧烈的产业内部购并使得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在数目减少的同时实力越来越强,而汽车零部件及系统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又使得整个汽车售后市场的扩大受到直接限制。这种经营环境的变化,抵消了美国近年来因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车市持续兴旺拉动的售后市场的消费增长。 1999年,美国汽车售后市场包括轻型汽车(指轿车和轻卡,轻卡主要指皮卡、微型厢式车、MPV和SUV)售后市场、重型汽车售后市场、汽车油漆和车身装备市场、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与汽车     
政府应该如何管汽车 中国的汽车业者曾经羡慕前苏联汽车工业,因为前苏联有一个汽车工业部,实行高度集中控制,但是到90年代前苏联汽车工业开始衰落,幸亏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否则命运堪忧;中国曾经羡慕日本汽车工业,因为一个在60年代初与中国基础差不多的邻居居然在20多年后坐上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的宝座,但是从90年代初开始,缓过一口气的美国工业开始狠命敲打日本,把一个又一个日本汽车公司收入囊中,如今日本汽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环境,能源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动汽车再次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关注的焦点。电动汽车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绿色清洁”交通工具,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纷纷投主巨资进行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以美国和日本更为突出。我国汽车工业应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抓住机遇,加快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步伐,以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0引言随着20世纪5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崛起,高速公路实现了持续、快速和有序的发展,住宅也出现了向近郊发展的趋势。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也纷纷效仿,建成了由郊外住宅区和郊区路边小店构成的、被称为"只要有汽车,就会很方便"的汽车社会。但是,近几年气候变暖及能源枯竭危机,让人类开始意识到科  相似文献   

13.
继1952年美国John Hetrick和1953年德国Walter Lindner发明汽车安全气囊后,安全气囊技术日新月异,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欧盟、日本已正式立法在汽车上配置安全气囊,双安全气囊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主流轿车的标准件。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对车内乘员直接起保护作用的是安全气囊中的气袋,因此气袋是汽车安全气囊中至关重要的零部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日本和中国几乎是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家用汽车的,韩国则比我们晚了20年。 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亚洲国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低收入时代开始建设家用汽车工业的。那时的买车人仅是部分城市中先富起来的人。日本和韩国人口比我们少许多,所以他们两国都要靠发展出口,加大生产批量,以降低汽车售价。 中国在“十一大”后经济发展增  相似文献   

15.
顾客满意度——汽车企业竞争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夫 《世界汽车》2001,(4):36-37
CS系英文"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意为"顾客的满意度".CS思想萌芽于欧洲,后传到美国并发展为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一家市场调查公司首次以CS为标准发表了消费者对汽车行业满意度的排行榜.此后不久,CS被日本导入,并立即席卷日本汽车企业界.至此,CS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思想,开始被一些国家的众多的汽车企业所接受和采用,并在实践中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已经完全从二战的阴霾中走了出来。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尽显,在汽车工业领域更是没有对手。  相似文献   

17.
汽车经销商集团模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些汽车经销商大亨兼并了许多中小汽车经销商,从而形成经销商在数量上的规模经营,继而成为经销商集团。这种经销商的强势改变了经销商与汽车生产商原来的从属和依附地位。在北美地区,经销商数量过百家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有三家,而经销商数量在十家以上的也有40多家。经销商集团的权益不仅受到汽车经销商协会的保护,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8.
汽车噪声法规标准及主要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初,汽车噪声法规在世界范围内被纷纷引入各国,主要形成了3个有代表性的法规体系:欧盟、日本和美国法规。这3大体系都是基于ISO362标准建立的,但又有各自的不同点。文章概述了上述3个代表性的法规体系,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同时简述了汽车降噪技术随各阶段噪声限值的发展变化。最后,介绍了我国汽车噪声法规和标准的现状以及未来汽车噪声排放法规和标准的5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08,(10):44-46
对于中国汽车经销商而言,汽车销售品牌化建设也成为大势所趋。目前的中国汽车终端市场,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汽车经销商通过兼并重组的集团化发展道路。因此。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汽车经销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0引言 随着20世纪5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崛起,高速公路实现了持续、快速和有序的发展,住宅也出现了向近郊发展的趋势。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也纷纷效仿,建成了由郊外住宅区和郊区路边小店构成的、被称为“只要有汽车,就会很方便”的汽车社会。但是,近几年气候变暖及能源枯竭危机,让人类开始意识到科技发展与自然环境并存的难题,发展节能无污染的汽车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