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美加等国北极争夺战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以来,由俄罗斯“和平-1”号微型潜艇在北冰洋4261米深处插上俄罗斯国旗而引发的北极争夺战愈演愈烈,加拿大、美国、丹麦等北极周边国家纷纷出动,或派出破冰船赴北极考察,或拟在北极地区建立军事基地,或举行针对北极争端的军事演习,而俄罗斯新一轮北极考察行动也即将开始。北极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我国虽然不是北极圈国家,但北极与南极一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北极生态关乎人类安危,我国拥有发言权,有权在北极地区从事海洋、矿业开发和商业等活动。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有义务维护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受侵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史婧力编译 《中国船检》2011,(4):I0015-I0016
据悉.北极地区新添5个航行和气象警告区域,并将于今年夏天全面投入运转。随着北极地区海上运输量的日益增加,IMO于2006年将航行和气象警告区域延伸至北极。5个新航区于去年6月建成,由加拿大、挪威和俄罗斯3国负责5个新航区的协调工作.并确保信息和数据的及时更新。这5个新航区是世界航行警告系统(WWNS)的延伸,  相似文献   

3.
正北极东北航线的商业航行越来越多,但大多数还只是散货和原油运输,还没有大规模的集装箱班轮运输。学术界和航运界也一直在关心和探讨北极东北航线的班轮运输是否可行的问题。益处海上运输是一种运量较大、运价较低、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运输方式,通常情况下,海上运输按运营方式分为班轮运输及租船运输两类。现如今,在贸易往来对海上运输服务质量提出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集装箱班轮运输由于其自  相似文献   

4.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3,(7):11-14,128,129
虽然目前中国商船的北极航行之路充满艰辛,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这条航线也孕育着无限商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期,北冰洋"黄金水道"开通成为可能。"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将成为北极航线的两条主要航道。一旦这两条北极航道常年开通,将成为联系东北亚和西欧,联系北美洲东西海岸的最短航线,可以节约大约40%的海上运输成本,届时北极航线可能成为苏伊  相似文献   

5.
航向北极     
千百年来,北极被人类一直当成"圣地"、"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随着冰层的消融或逐渐变薄,人类踏足北冰洋和沿岸地区的时代已提前到来,区内更多资源开发成为可能,航道开通与贸易航线开放吸引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预计在未来数十年,人类在北极的活动将愈加频繁,亟需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北极地区的科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更多船只往来,  相似文献   

6.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不断消融,北极地区的航运活动在未来几年将出现增长,但北极地区充满挑战而且环境多变,因此风险管理将尤为重要.一些船级社为应对在北极地区的航运风险,提出了相关策略,致力于支持全球的利益相关者,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签署命令,批准了2035年前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国家基本政策,以提升俄罗斯北极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保护北极环境和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俄政府北极政策提出,到2035年,要使北极航线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运输动脉,为此俄罗斯将实施一系列水文、气象、导航方面的建设;推进北极地区港口建设和现代化,扩展机场网络,增加通往定居点的公路,改善通信服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人们对北极的关注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在大量潜在油、气资源储备的诱惑之下,北极周边各国可能会引发矛盾冲突;环保人士则利用媒体发起各种活动反对对该地区进一步的工业开发。正确认识北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对这片土地的观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善意、真诚的,但这也让专家们难以区分、难以判断。但有一件事情却是可以肯定的:随着气候的变化,北极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与个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与挑  相似文献   

9.
北极航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墀  牟珩  姜玉 《世界海运》2011,34(10):12-15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人类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到北极。结合大量资料对北极航线的范围、主要探险史、航道现状等方面作出初步分析,探讨东北航道与北方海航道的区别,预测北极航线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两国的北极可持续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展至北极航线开发利用、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北极资源开发、北极旅游、极地生态环保与极地科考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