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浩然;徐凌雁;许婧;闫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3,20(10):3873-3883
为探讨桥跨结构布置关键参数对梁轨系统地震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采用地震碰撞大质量法建立非线性约束的桥梁与轨道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分析地震碰撞作用下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受力,研究线路纵向阻力、相邻简支梁桥跨数以及支座非顺序布置形式等关键设计参数的桥跨结构布置方式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连续梁上设计钢轨强度检算困难时需采用小阻力扣件方案,地震影响下建议采用仅连续梁范围铺设小阻力扣件,使结构受力及位移均保持在较小限度内。钢轨伸缩调节器是无缝线路中薄弱环节,会引起轨道不平顺,应尽量减少钢轨伸缩调节器的使用,确需设置调节器时,建议仅在连续梁活动端设置,必要时可在对侧边跨及相邻一孔跨简支梁同时铺设小阻力扣件。地震分析时可按连续梁两侧接8跨简支梁进行地震作用简化计算,随着连续梁跨度的增大,钢轨受力大幅增加,两侧相邻一孔跨简支梁落梁几率增加。桥台路基填筑优良时,可将相邻简支梁固定支座靠近连续梁布置,通过减小温度跨度均衡梁轨结构受力与变形。当桥台路基地质不良时,可将简支梁活动支座设置在桥台处,以大幅减小桥台受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无砟轨道系统约束作用下的高铁连续梁桥纵向地震响应,以某组合桥跨布置高铁桥梁结构(2×32 m简支梁+(48+80+48) m连续梁+2×32 m简支梁)为例,针对CRTSⅡ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考虑轨道系统结构层间相互作用的叠合梁模型,研究轨道系统约束作用、地震波激励、滑动层摩擦因数、底座板刚度和制动墩抗推刚度对桥梁结构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轨道系统对桥梁结构的约束作用可减弱结构纵向地震响应;在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激励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明显不同,当地震波卓越频率与结构自振频率接近时,将放大结构地震响应;随着轨道系统滑动层摩擦因数增加,连续梁桥纵向地震响应减小,简支梁桥纵向地震响应增强;底座板刚度变化对桥梁纵向地震响应影响较小;增加连续梁桥制动墩抗推刚度,将增强制动墩地震内力响应,需要根据不同抗震需求合理设计桥墩抗推刚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虑铅芯橡胶支座和桥梁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及相互影响,建立了全桥模型,并通过改变铅芯橡胶支座动力参数、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和输入地震激励等,进行连续梁桥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对采用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的连续梁桥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戴公连;刘瑶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12(4):823-828
研究大跨度铁路连续梁-拱组合桥与无缝线路的相互作用问题,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梁轨接触,以某桥(82.9+172+82.9)m连续梁拱桥为例,建立考虑拱肋、横撑、斜撑、吊杆、主梁、轨道以及相邻路基梁轨相互作用模型,系统分析温度荷载、活载、制动力、风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支座不均匀沉降作用下连续梁-拱桥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在跨中位置对梁体升温敏感程度大于梁端位置;单线活载与制动或牵引作用下,钢轨应力在中间加载时比左、右侧加载大;纵向风力达到1 kN/m以上的地区,须考虑风荷载的影响;同时,混凝土收缩徐变在降温荷载工况下,对钢轨应力有不利影响;支座沉降作用下,钢轨最大应力为4.9 MPa,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在地震作用下隔震桥梁的梁体位移比非隔震桥梁明显增加,使得相邻梁发生碰撞的概率增大。以1联3跨铁路隔震连续梁桥为例,选用3条人工地震波,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该桥的碰撞响应分析,研究梁间伸缩缝宽度和隔震支座刚度对梁间碰撞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伸缩缝宽度的增大和隔震支座刚度的增大,相邻梁碰撞的发生次数和碰撞力均有明显减小;地震作用下隔震固定墩墩底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均随着隔震支座刚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进行隔震桥梁设计时,应综合考虑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和碰撞响应,从而得到既经济又安全的隔震桥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6.
7.
刘施;闫斌;张鹏飞;林智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4):669-674
为研究地震对桥梁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沪昆高铁某16~32 m简支箱梁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充分考虑轨道结构层间非线性约束的三维动力仿真模型,探讨ElCentro波和Taft波2种常见地震激励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对比3种不同烈度的ElCentro波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的频谱特性与结构动力响应紧密联系,ElCentro波对结构纵向受力与变形影响较大;地震作用下,钢轨、桥墩和端刺承受着较大纵向力;扣件、滑动层和砂浆层各向位移均在梁缝处出现峰值,扣件和砂浆层纵向位移最大值出现在端刺附近;滑动层通过底座板滑移耗能,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抗震性能;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加,各关键构件受力变形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高速列车与厦深铁路韩江大桥(48+2×80+88+48)m道岔连续梁的空间耦合振动中的桥梁响应问题。以模态坐标法形成结构的动力方程,适用SAP2000形成基本振型并由此获得振型参数,利用Matlab软件编写求解程序,得到了道岔连续梁动力响应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纳林川特大桥(48+3×80+48)m连续梁悬臂浇筑法施工开展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在预应力张拉之前,进行管道、锚口、喇叭口摩阻损失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预应力施工控制措施。在全桥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在悬臂施工阶段的关键结构部位以及中跨跨中重要结构部位进行混凝土应力监控,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纳林川特大桥预应力施工质量良好,梁体预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无砟轨道线桥墩一体化计算模型,用数值模拟法,以一组60 kg/m钢轨客运专线18号可动心轨道岔布置在连续梁上为例,通过两种类型("门"形筋混凝土道床、带限凸台的道床板)无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与有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基本轨温度附加力、基本轨伸缩位移的比较,表明:无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温度附加力分布规律、钢轨位移分布规律与有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相似,"门"形筋及带限位凸台无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因道床阻力大,尖轨及心轨相对道岔板的伸缩位移要小;对于带限位凸台的无砟轨道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单个凸台的支座刚度>250 kN/mm时,凸台支座胶垫的压缩量<1 mm.道岔板不同温度变化幅度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道岔板日温差增大,基本轨温度附加力、伸缩位移、翼轨末端间隔铁受力、直尖轨尖端相对道岔位移、转辙器道岔板受力、辙叉道岔板受力均随之减小,而心轨尖端相对道岔板位移、导曲线道岔板受力、连续梁固定墩受力则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1.
齐春雨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9,63(6):73-76
济青高速铁路(40+70+70+40) m槽形连续梁是国内外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双线预应力槽形连续梁。为分析其列车通过时的动力性能,建立列车-轨道-槽形连续梁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编制铁路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仿真软件RTTB,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仿真软件的工程可用性,对动车组与货车过桥时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CRH2动车组、CRH3动车组、C64货车在设计速度范围内以单列或者双列的形式通过桥梁时,车辆的安全性指标均合格,平稳性指标为优秀,桥梁的各项动力响应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槽形连续梁结构设计合理,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桥上无缝线路线桥墩一体化模型,研究主桥铺设小阻力扣件下单线连续梁桥墩纵向水平刚度的限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主桥铺设小阻力扣件下,钢轨伸缩附加应力最大值与连续梁温度跨度及桥墩刚度近似呈线性关系;轨道结构稳定性和钢轨断缝对桥墩刚度限值均不起控制作用,桥墩刚度限值仅由钢轨强度控制;连续梁温度跨度较大时,桥墩刚度限值与温度跨度近似呈线性关系,对于温度跨度为240 m的连续梁,轨温变化幅度为50℃、40℃和30℃时,连续梁固定支座处桥墩刚度限值分别为1 282、522、226 k N/(cm·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广泛铺设,越来越多的桥上铺设无缝道岔,而桥上无缝道岔较一般的桥上无缝线路受力变形更为复杂,道岔几何形位更难保持。基于桥上无缝道岔梁轨以及道岔股道之间相互作用理论,分析了桥上无缝道岔整体设计的检算评估方法,并阐述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伸缩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总结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现场测试数据,根据梁轨相互作用原理,提出一种以边界和变形协调条件为基础来计算城市轨道交通连续梁上伸缩力的模型,解决了采用常量阻力无法得出城市轨道交通长连续梁伸缩力的问题。采用C++语言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15.
基于桥上无缝线路计算理论,针对桥上无缝线路断轨机理,考虑断轨时相邻非折断钢轨以及墩顶刚度的影响,推导了桥上无缝线路桥墩断轨附加力的解析计算方法,并与有限元解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理论解析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对桥上无缝线路断轨附加力的计算趋于合理,能够指导我国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城轨交通高架桥墩顶纵向刚度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桥墩纵向刚度进行计算,分析影响桥梁下部结构刚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桩径、桩间距以及墩截面几何尺寸.探讨在相同刚度的条件下,如何合理选择墩柱刚度及基础刚度,以保证结构受力合理且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17.
文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6):29-32
市域轨道交通是介于高速铁路与地铁之间的轨道交通制式,其桥上无缝道岔设计不能完全按照高速铁路和地铁的相关规范。对某市域轨道交通 4 × 30 m 连续梁桥上单渡线道岔的无缝化布置进行了研究。根据道岔位移随道岔始端距梁缝距离的变化规律可知:当单渡线道岔始端距梁缝大于14 m 时,在伸缩力和制动力作用下转辙机处梁轨相对位移小于 5 mm,道岔钢轨强度和道岔位移满足无缝道岔布置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城市郊区列车与轨道交通区域快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国外城市郊区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线的发展概况,分析我国城市郊区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线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内轨道交通高架桥标准梁设计的回顾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标准梁式的选择在高架线设计中极为重要。介绍了箱梁、工形组合梁、槽形梁三种典型梁式的特点和在国内的使用情况,探讨了简支和连续两种体系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