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室内成型2组试件(经历和未经历短期老化)、路面钻取2组芯样(正常施工、遇雨施工),对4组试件的体积参数和劈裂回弹模量(5个温度水平、6个频率水平)进行检测,采用时-温等效原理生成AC-20混合料劈裂回弹模量主曲线,并对4组试件20℃主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室内短期加速老化试验模拟拌和楼加热拌和过程对沥青的老化是可行的;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混合料劈裂回弹模量对加载频率的敏感性和依赖性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突遇下雨天气,体积参数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混合料劈裂回弹模量大幅降低,力学性能下降;由劈裂回弹模量西格摩德模型知,混合料劈裂回弹模量(20℃温度,10 Hz加载频率)降低42.5%。建议,对于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拌和楼生产状态,突遇下雨工况保证立即停止施工。  相似文献   

2.
运用美国Superpave级配设计理念,采用旋转压实(SGC)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分别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与布敦岩沥青(BRA)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比较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沥青用量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优于BRA岩沥青混合料,两者的水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相差不大。BRA岩沥青混合料所有性能指标均满足路面规范要求,证明掺少量BRA岩沥青便可显著改变基质沥青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同时BRA岩沥青较SBS改性沥青成本低,施工方便,环保节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硅质石灰岩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中的适用性,采用SBS改性沥青,对硅质石灰岩AC-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长期磨耗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C-13硅质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的高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滑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加速加载试验结果表明硅质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经过长期磨耗作用后,试件表面仍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可以在较长的运营时间内保持较好的抗滑性能。综上,硅质石灰岩可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建造。  相似文献   

4.
粗集料的针片状含量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 抗水损害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 但是目前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JTC F40-2004) 中针对针片状的含量要求技术指标过低。 文章结合 G25 长深高速德清至富阳扩容杭州段工程当地实地的施工情况, 并结合本地气候状况和荷载特点, 利用自主研发的数字化集料针片状快速检测设备实现对针片状的含量实时反馈, 对工程自加工石灰岩设计 AC-16 和 SMA-16 沥青混合料, 对不同试件高温稳定性、 水稳定性相关性能进行分析, 得出 AC-16 沥青混合料针片状含量不宜高于 12%, SMA-16 沥青混合料针片状含量不宜高于 8% 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粉尘含量对沥青路面材料使用性能的影响,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要求,从现有集料中筛出小于0.075mm的颗粒,分别制备了(占0~3mm料)10.5%、12.5%、15%、18%四种粉尘含量的Sup 20型沥青混合料,成型Sup 20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并测试其体积指标及路用性能指标。 结果表明:当粉尘含量超过12.5%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粉尘含量超过18%后,混合料的劈裂强度比、残留稳定度衰减至临近规范下限:动稳定度衰减 17.80%,60min时的车辙深度已超过2mm,低温性能衰减12.13%。  相似文献   

6.
利用废弃机油残留物(recycled engine oil bottom, REOB)制备REOB改性乳化沥青,研究REOB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空隙率及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疲劳寿命等路用性能,结果表明:REOB改性乳化沥青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与普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相比,REOB与集料的质量比越高,试件空隙率越小,成型质量越好,冷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水稳定性能及疲劳性能越好,高温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自融雪路面中的自融雪剂的添加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笔者分别对掺量为0%、30%、60%和100%的Mafilon(MFL)沥青混合料以及自研发的融雪剂(ZRX)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实验、小梁弯曲试验、水稳定性试验以及自制的降水冲刷试验,对比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融雪剂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均有不利影响,但都满足规范要求;在评价自融雪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时,有必要先动水冲刷48小时;融雪剂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掺量为100%的MFL沥青混合料甚至低于规范要求,使用消石灰或抗剥落剂均能明显改善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且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5%或0.5%; ZRX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和水稳定性能与掺量为60%的MFL沥青混合料相似。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合理的析漏损失控制指标,通过室内析漏与飞散试验,根据析漏较小而强度和耐久性佳的原则,确定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与满足现行规范析漏要求确定的沥青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细集料对混合料析漏损失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规范析漏损失不大于0.3%指标是不合理的,提出以不大于0.8%作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析漏损失的控制标准,施工中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异性小,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均优于技术要求,确保了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郑明考 《北方交通》2023,(9):38-41+45
为研究空隙率对PAC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经验法和试验法拟定了3组目标空隙率的级配曲线,对应成型了18%~22%空隙率的PAC沥青混合料试件,开展了PAC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表现对比分析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8%、20%以及22%空隙率的PAC沥青混合料试件渗透性能均处于规范要求范围内;当空隙率为20%时,PAC沥青混合料试件高温稳定性指标表现最佳;水稳定性随空隙率的提升而减弱;当空隙率增长至22%时,冻融劈裂强度比将不再处于规范要求范围;PAC沥青混合料的抗滑能力与空隙率呈正相关,且空隙率影响幅度不明显;开展了动态模量试验并分析了动态模量主曲线图,发现不同空隙率条件下的主曲线走势相近,同等频率下,22%空隙率试件组的动态模量值最低。  相似文献   

10.
分别对掺三种不同乳化沥青剂量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了水稳定性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松散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良好,残留稳定度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在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下成型的试件能满足抗压回弹模量大于800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SAC-10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一定量的陶粒,通过室内试验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陶粒沥青混合料在陶粒掺量增加的情况下,动稳定度出现降低,永久变形增加,当陶粒掺量小于40%时,试件的高温稳定性满足规范标准;当陶粒的掺入量不大于40%时,陶粒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较好;陶粒的掺入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大,当陶粒掺量低于60%时,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有一定提升。工程应用实例表明:沥青路面在采用陶粒沥青混合料作为上面层后,在通车4年内,未出现车辙、裂缝等路面病害,路面平整度较高,应用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12.
降低泡沫沥青稳定混合料的压实空隙率可以有效地提高该类混合料耐久性.采用不同的成型工艺制备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分析成型方法、成型功以及试件处置方法对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体积参数和强度特性的影响,探讨适宜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大马歇尔试件成型工艺和增大压实功可以有效地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压实空隙率,旋转压实成型工艺不适于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可以显著提高该类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关于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计算,新规范中引进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考虑材料的吸水率。关于高吸水性多孔玄武岩配合比设计中体积指标的测算,更易出现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采用多孔玄武岩石料,通过标准马歇尔击实试验及试件体积参数的计算,探讨多孔玄武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体积参数获取时击实功的选择,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传统全深式冷再生沥青层铣刨厚度宜小于40%,但实际工程中常会遇到沥青层厚度超过40%的情况。通过对镇江市干线公路路面旧料的级配及路面结构层进行分析,进行高沥青层厚度比例下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沥青层厚度占总再生厚度比例的60%。利用振动成型法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成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泥含量为3.5%时,高沥青层厚度比例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2.5 MPa,满足规范要求。对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对施工路段进行取芯检测,再生路面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为高沥青层厚度比例的就地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5.
结合南京浦口五华路路面工程,采用新型橡胶连接剂CTOR对干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通过室内配合比和性能试验得出CTOR和橡胶粉的适宜掺量,试验结果表明CTOR干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低温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场施工和检测结果表明,CTOR干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能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具有易施工、节能、环保等优点,可以用于改性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彩色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选择无色沥青和70~#基质沥青,通过掺加不同颜料制备彩色沥青混合料,并通过比表面积试验、高温性能、低温性能试验分别对不同试件进行评价,同时对不同类型彩色沥青路面进行经济性分析,最后结合实体工程选择70~#基质沥青和3%的铁红颜料代替等质量矿料彩色沥青混合料制备彩色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表明彩色沥青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对彩色沥青进一步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高节能低排放型沥青路面材料,其具有大幅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能耗、减少废气和粉尘排放的优点,并且能够延长北方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施工工期.结合辽阳北石线公路工程中AC-13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研究其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施工工艺并对路面进行相关检测.结果表明: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徐金玉 《北方交通》2022,(4):65-68,72
排水沥青路面常用于潮湿多雨地区,有利于迅速排水、保障交通安全.分析了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机理,以PAC-16排水沥青混合料为例,确定了最佳沥青用量、级配参数等,并验证了试件性能.通过浸水飞散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不同纤维增强剂和无机料抗剥落剂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沥青路面材料在道路长期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性能,本文选用玄武岩集料代替部分石灰岩集料,探究40%掺量玄武岩集料沥青混合料对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和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AC-16型级配设计、最佳油石比为4.6%时;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大于90%以上,摆值和构造深度满足抗滑性能要求,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抗滑性能。最后对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有效提高公路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中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最佳含水率OWC的确定方法以及试件成型的养生温度等进行改进,以完善和简化规范要求的试验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改进后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使用最佳流体含量OFC作为乳化冷再生混合料外加水的控制指标优于规范要求的最佳含水量OWC指标;提高试验养生温度至110℃,可以获得与规范60℃养生温度相似的结果,并能够缩短试验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能及高温稳定性能,能满足或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