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桥梁减隔震的机理出发,以我国正在建设的某轨道交通槽形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及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综合研究了轨道交通槽形梁桥采用减隔震装置前后的抗震性能和轨道交通车辆的走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减隔震装置可明显改善轨道交通槽形梁桥的抗震性能,并能确保轨道交通车辆日常行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跨径的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振动与噪声的特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和边界元法分析跨径对槽形梁结构声振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桥梁跨径的增大,槽形梁的横向和竖向自振频率都会减小;不同跨径的槽形梁结构振动与噪声的峰值频率都在63 Hz附近;最后分析得出跨度为27 m的轨道交通槽形梁的声学性能最好,这为轨道交通槽形梁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振动与噪声的特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和边界元法分析槽形梁结构的声振特性,得到槽形梁底板的垂向振动加速度振级和腹板的横向振动加速度振级的峰值频率均为63 Hz;槽形梁结构噪声的线性声压级的峰值频率在31.5~80 Hz之间,且离桥梁的距离越远,场点的最大线性声压级越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支边界条件的槽形梁结构自振频率较大,且具有显著的减振降噪效果,结果可为轨道交通槽形梁的结构声学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轨道交通槽形梁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辐射的低频噪声,以轨道交通30m简支槽形梁为研究对象,基于车桥耦合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和声传递向量法计算分析槽形梁辐射的结构噪声及其特性。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建立槽形梁结构低频噪声优化的响应面模型,利用序列二次算法求出槽形梁结构声学最优的截面尺寸。结果表明:槽形梁结构振动与噪声的峰值频率在63 Hz附近,其与轮轨耦合振动的峰值频率有关,当频率为63Hz时,槽形梁结构噪声的辐射范围最广,衰减最慢。槽形梁结构噪声辐射的主要区域为槽形梁的上部和下部,且槽形梁上部区域的结构噪声大于下部区域。优化后的槽形梁底板厚度为0.294m,腹板厚度为0.244m。优化后槽形梁声场场点的总声压级可降低3dB左右,且面声场的整体降噪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轨道交通槽形梁局部振动的问题,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轨道交通槽形梁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再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计算槽形梁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局部振动响应,通过对选取的5个输出点的加速度频谱曲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槽形梁翼缘板的横向振动响应最大,最大的加速度振级为107.2 d B。槽形梁底板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在50 Hz处有峰值,左右两边的翼缘板和腹板的横向振动响应频谱曲线相类似,都在12.5 Hz和40 Hz处有峰值。通过槽形梁结构参数对槽形梁局部振动响应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加厚底板厚度能够很好地降低槽形梁的振动响应。但并非越厚越好,其最佳值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跨江岸货场(49.9+104.983+49.9)m槽形梁拱组合桥为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在铁路营业线下槽形梁拱组合桥钢管拱肋安装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为类似槽形梁拱组合桥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了精准预测列车通过轨道交通高架槽形梁桥时诱发的结构噪声,分析梁底板厚度对声辐射的影响,结合有限元-瞬时边界元法,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和有限元软件ANSYS协同联合仿真分析法,建立了车桥耦合系统振动分析模型以及槽形梁结构声辐射有限元/边界元模型。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槽形梁桥的声辐射特性,探讨了底板厚度对槽形梁结构噪声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铁列车以80km/h的时速通过槽形梁桥时,桥面板的振动及桥梁结构噪声主要集中在底板附近;随着底板厚度的增加,槽形梁桥结构辐射噪声近声场处降低较为显著,对结构远声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减振降噪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槽形梁低频噪声综合面板声学贡献量,以某拟建30 m轨道交通槽形梁为研究对象,开展结构声辐射特性研究。基于有限元/边界元法分别建立槽形梁有限元模型、声学边界元模型,采用间接边界元法分析槽形梁的声辐射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声传递向量法对槽形梁的结构噪声进行面板声学分析,引入特征频率计权系数以及场点权重系数确定多特征频率下对综合声场声学贡献量最大的关键槽形梁面板。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槽形梁的结构噪声以20~80 Hz的低频为主,各场点在31.5 Hz和63 Hz处出现噪声峰值;槽形梁综合声场声压主要由底板贡献,翼缘板对综合声场声压贡献较小,腹板对综合远声场有负影响;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关键面板进行结构优化改善结构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结构参数对桥梁结构噪声的影响,以某拟建轨道交通槽形梁为研究对象,选取桥梁支座刚度、桥梁阻尼比、桥梁结构刚度3个影响因素,结合有限元-瞬态边界元理论,对其进行正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瞬态辐射噪声对桥梁结构阻尼和结构刚度的改变较为敏感,随着桥梁结构阻尼参数和结构刚度系数的增大,声场最大线性声压级逐渐减小;在结构辐射噪声近声场处,桥梁结构刚度对槽形梁结构噪声影响较为显著;在结构辐射噪声远声场处,桥梁阻尼比对槽形梁结构噪声影响较为显著;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桥梁结构噪声影响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改善桥梁结构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槽形梁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纵、横梁+薄板的新型槽形梁结构在国内轨道交通方面是第一次使用,从设计、施工以及现场试验都是非常成功的。结构具有建筑高度低、防噪声性能好等优势,从结构受力特点来讲,受力更为明确。从结构分析方法来讲,设计成功运用平面和空间、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控制设计,确保了结构的安全。从防噪声的角度来讲,结构有其他结构不可代替的优势。以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槽形梁设计为依托,着重对槽形梁结构方案的提出、30 m跨度槽形梁断面结构尺寸的设计以及平面和空间受力状态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京沪高速接触网悬挂类型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外高速接触网的发展状况、运营经验以及不同国家的弓网受流质量评价标准 ,对复链型悬挂、简单链型悬挂和弹性链型悬挂三种悬挂类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 ,并建议我国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采用简单链型悬挂方式  相似文献   

12.
平板橡胶支座上梁体横向倾覆稳定性的计算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考虑橡胶支座变形梁体横向倾覆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对标准设计中采用平板橡胶支座低高度混凝土梁横向倾覆稳定性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橡胶支座的变形将降低梁体的横向倾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铁路桥墩横向抗震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提出了两种抗震加固方法一墩顶隔震加固法和相邻桥墩组合振动控制加固法。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其振动及控制方程,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减小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 TM卫星图像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地质复杂地区进行判释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工作区的构造单元、地层岩性、不良地质进行了判释 ,并根据影像特征对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稳定性进行了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大规模海工耐久混凝土在国内应用很少,各种影响因素对其影响作用不甚明了,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各影响因素对耐久性的影响,对指导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梁格理论在某斜交连续梁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针对T型宽实体连续板梁桥受力复杂的结构特点以及用常规的结构分析方式难以对结构的受力行为进行较好把握的问题。研究方法:应用梁格理论对某斜交T型宽实体连续板梁桥进行结构计算简化,利用刚度等效的原则对原结构进行结构模拟以及运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离散,同时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软件SAP2000对简化的粱格模型进行结构模拟分析。研究结果:为求解分析宽、斜受力复杂的连续梁、与此结构类似的箱梁以及实体板梁提供了一种实用简便的分析计算方法。研究结论: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计算,并与板壳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理论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连拱隧道两种工法的施工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连拱隧道施工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围岩坍塌、已修筑的衬砌产生大面积裂缝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渝怀线金洞隧道出口段连拱隧道两种不同施工方法下的洞周位移、衬期支护的内力、安全系数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作为连拱隧道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青藏铁路望昆至唐古拉段以桥代路特大桥设计方案的提出及其设计特点.通过以桥代路的设计、施工,积极探索青藏高原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铁路工程的合理结构形式及有效工程措施;采用车桥动力仿真分析,全面验证以桥代路工程在运营其间的安全性与舒适度;运用Excel VBA编程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运用计算机等高新科技提高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项目竞争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特点,重点介绍了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根据施工现场进行的二次设计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猫道抗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鑫炎 《铁道工程学报》2004,122(2):46-48,52
为了保证大跨度悬索桥施工猫道的抗风安全,通过风洞试验对悬索桥施工猫道进行了动力特性和抗风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没有采取设置抗风索的措施来提高猫道的抗风稳定性,但仍然具有良好的抗风稳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