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高铁工程发展的角度出发,陈述了中国高铁工程发展概况,解读了只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科学的紧密结合才能实现高铁工程领跑,才能保持中国高铁工程继续领跑世界;回顾了中国高铁快速崛起、领跑世界的历程,包括酝酿期、探索期、成熟期和发展期;复兴号高速列车已经成为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标志着中国高铁工程由跟跑、并跑到领跑,初步实现了工程领跑.分析了中国高铁工程领跑面临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轮轨高铁更高速度、数字化转型以及日本和美国等国家高速及超高速管道磁悬浮高铁发展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围绕“轮轨天下,超导未来”等应对严峻挑战的积极对策,并展望了高铁时代和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的发展趋势和磁悬浮高铁的未来发展,力求中国高铁继续保持工程领跑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2.
正看着上海虹桥火车站候车大厅屏幕上显示的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高峰时段无论是京沪高铁还是沪宁、沪杭等城际高铁,高速列车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发出。若放眼整个高速铁路网,成百上千列高速列车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有条不紊、安全正点地运行。在这庞大的高铁糸统里,是什么确保着列车运行的有序和安全呢?在中国2万多公里的高速铁路中,京沪、沪广、京津城际、沪宁、沪杭城际等高速铁路的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只有3分钟,这些高速铁路采用了哪种列车运行控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列车的轻量化设计需求,分析了内轴颈高铁车轴独特的内支承结构与承载特点,建立了内轴颈高铁车轴受力状态和结构强度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内轴颈高铁车轴设计极限载荷和疲劳强度的解析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于理论分析、有限元方法和车辆系统动力学的内轴颈高铁车轴结构设计方法,并以17 t轴重的内轴颈高铁车轴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基于内轴颈高铁车轴受力状态的理论分析结果,确定了车轴的临界安全截面和详细尺寸方案;建立了内轴颈高铁车轴的有限元模型,评估并校核了车轴的疲劳强度;建立了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验证了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和车轴的动荷载。分析结果表明:17 t轴重的新型内轴颈高铁车轴的质量为273.6 kg,比同轴重传统外轴颈高铁车轴的质量低约30%;内轴颈高铁车轴各截面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均大于1.66,临界安全截面转移至轴颈与轮座之间的卸荷槽及轴颈与轴身之间的过渡圆弧区域;采用内轴颈车轴的高速动车能够以350 km·h-1的速度稳定通过半径为5.5 km的曲线线路,主要动力学性能指标优良;在选定曲线通过工况下车轴所承受的动载荷均能被设计极限载荷包络,据此开展的车轴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是稳健的。可见,内轴颈高铁车轴在实现高速列车轻量化设计方面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且高速适应性较好,在高速列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截至2015年9月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0463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名列世界高铁里程首位。目前,在我国乘坐高速列车出行已是寻常百姓的常用交通方式。那么,乘坐时速;500公里乃至以上的高速列车,安全和平稳有保障吗?  相似文献   

5.
正看着上海虹桥火车站候车大厅屏幕上显示的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高峰时段无论是京沪高铁还是沪宁、沪杭等城际高铁,高速列车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发出。若放眼整个高速铁路网,成百上千列高速列车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有条不紊、安全正点地运行。在这庞大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高铁和高速走廊出行者特征及交通流特征,可以为制定合理的高铁及高速班车票价、高速公路收费,构建各方式互补、结构合理的城市间出行市场提供依据,为中国其他将要建设高铁或准备提高高铁服务品质的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铁技术在完善中提升,在提升中稳步发展。最近,国产新型高铁CIT500型列车的台架试验时速超过法国TGV高速列车,达到605公里/小时,刷新了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中国未来双层高铁动车组概念模型被媒体披露,引发关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张卫华介绍说,德国、法国的下一代高速列车均提倡用双层动车组技术,其目标是提高旅客乘坐能力,提供运能,提高经济性。列车高速行驶,如果车体加高  相似文献   

9.
高铁运输的高速严重影响了道路运输企业的客源及收入,道路运输企业在价格与线路上与之抗衡,但随着高铁降速降价新措施的实施,道路运输企业需要新的抗衡措施。本文在阐述高铁新举措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举措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影响,提出了道路运输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深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规划研究》(下称《规划研究》)招标公告,公告内文明确指引投标方,研究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应用到广深第二高铁的可行性方案。按照时速600公里计算,广深磁悬浮铁路投入运营后,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8,(12):15-15
11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按照《铁路条例》规定,在宪报刊登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的铁路方案。高铁项目是行政长官于2007年10月《施政报告》中宣布的十大基建之一。估计该项目在施工期及营运期可分别创造约5500~10000个职位。高铁项目将包括一个设在西九龙的总站,以及一条由西九龙延伸至皇岗边界的专用隧道,以连接铁路的内地段。该高铁项目把香港连接至国家高速铁路网。  相似文献   

12.
正CRH380D型高速动车组是中国铁路最新型的和谐号CRH380系列动车组,设计运营时速为35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为420公里,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速动车组之一。随着京津城际、武广、郑西、沪宁、沪杭高铁等时速300公里高速铁路相继建成通车,为进一步满  相似文献   

13.
基于当前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及快递业务量的高速增长,对我国高铁快递的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并运用AHP方法将分析结果进行量化,进而建立SWOT-AHP模型,对该业务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定位。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高铁快运业务发展应选择机会型开拓战略。文中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09,(3):24-24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从铁道部手中获得了一笔价值392亿元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采购合同。这是我国铁路发展史上最大的单笔铁路装备采购合同,北车股份也以此独揽了全部用于京沪高铁的100列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此举意味着我国企业具备了自主研制更高级别动车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高铁运用问题来看,高速转向架存在三大非线性,即拖车构架点头迟滞非线性、抗蛇行动态刚度非线性和非线性稳定性.在充分认识上述三大非线性的基础上,应用抗蛇行频带吸能新理论,提出了最佳安全稳定裕度调控技术对策,以进一步协调高铁运用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在“重返”350 km/h高铁运营的技术准备中,应当对如下三大技术局限性给予充分重视,即商业运营速度、振动疲劳和曲线横风,特别是曲线横风应当作为一项当前十分急迫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科研任务.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2013,(11):32-33
每年的CRTSCHINA高铁技术展除展示与高铁有关的机车设备、电气设备、新材料、车辆内饰等产品及解决方案之外,其关键技术也成为热点之一,如:高速列车轻量化技术,该技术作为我国“十二五”高速列车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业内人土关注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公路客运就与列车客运在竞争中发展。在没有高速公路,缺少客车的时代,列车客运成为很多出行人的选择。而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连接成网,公路客车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也越来越高,公路客运快捷、灵活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列车客运则处于下风。不过,随着我国高速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的风起云涌,过去只在欧洲和日本呼啸而过的高速列车正在加速走进我国平常百姓家庭。2008年8月1日开通的时速达350公里的京津高速列车使北京到天津只需要29分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这对公路客运产生的强大冲击可想而知,这种冲击正在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铁开通运营而扩散。2009年4月1日,我国铁路实施了新的列车运行图。在这个新的运行图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时速为250公里的合武线(合肥—武汉)、石太线(石家庄—太原)两条高速客运专线投入运营,相应线路的公路客运已经感受到了强大压力。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4日,法国一列高速列车试运行期间在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附近脱轨、起火并坠入河中。据当地官员透露,这起事件造成至少10人死亡、32人受伤。搜救人员正在搜寻另外5名失踪人员的下落。按照法新社说法,这是法国高铁投入运营30多年来首次发生人员死亡的事故。目前尚不清  相似文献   

19.
道路下穿高铁桥梁施工会使高铁桥梁桥墩产生过大位移,可能会影响铁路的安全。针对道路下穿高铁桥梁施工对高速铁路的影响,以丹阳市区至滨江新城快速通道下穿京沪高速铁路张巷特大桥工程为背景,利用Plaxis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施工模拟,并将计算结果输入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的高速铁路桥上无砟轨道精细化模型,从而评估新建桩板及空心板梁桥下穿高铁桥梁方案施工对京沪高铁桥上无砟轨道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桩板结构与空心板梁桥方案对高铁的影响均满足结构保护及运营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铁物流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基于高速货运列车概念的技术方案,以降低制造与维修成本,增加高铁建设的投资收益.但是改用集中动力驱动,首尾动车,动力轮对自稳定将作为其关键技术问题,以避免对无砟轨道的负面影响.快速货运转向架研发经验表明:降低轮轨动力作用是其共性技术特点.因而高速货运转向架必须采用德系空簧悬挂,以彻底解除车体与走行部之间的横向耦合作用.同时应用橡胶悬挂新技术,协调处理参振质量与结构阻尼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简单可靠地解决动力轮对自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