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要求,进一步凸显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的功能属性,赋予了交通运输发展先行官的历史新定位。对交通强国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交通运输只有自身强,才能强国家。作为交通运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源动力的从业人员队伍,更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基础。1从业人员的发展定位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运输生产的具体实施者,是推进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20,(1)
正《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简称《建设纲要》)是对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性、全面性、引领性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掀开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的新篇章。中国船级社作为船检行业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争当交通强国建设的排头兵,进一步强化《建设纲要》对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建设的指导带动作用,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驾驶园》2020,(5)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9月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大戏已经开场。在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要求以及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之下,近期各地纷纷出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布局新一轮投资计划。目前,交通运输部已启动"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并同步开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的编制,开展第二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交通强国的目标之后,各地纷纷开始布局交通强省建设。近期,四川省交通部门提出,要把建设交通强省作为推进交通运输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强化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立足四川、放眼全国,对标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研究构建交通强省战略框架体系,全方  相似文献   

5.
正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先行。建设交通强国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加速现代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与交通运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国培育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发力点。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必须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以"世界前列"为重要目标,坚定不移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随着国家"一带一  相似文献   

6.
<正>新华社2019年9月19日公布了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2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7.
郑健龙 《中国公路学报》2020,33(11):286-286
建设现代化交通强国,是顺应时代发展之势、讲好中国交通运输故事、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交通运输方式在规模、客货运输量等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这得益于交通先行理念在国家现代化战略中的一以贯之,得益于不失时机地推动交通运输向更高目标迈进,得益于全体交通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交通大国,在高速公路总里程、高铁运营里程、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快递业务量等多项指标上位居全球第一,交通强国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中国名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流中,为顺应这一实践发展趋势,加速实现我国“2035年迈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2050年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的交通强国建设总目标,已成为中国交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主题。
在这一时代主题下,系统探索“交通强国”的战略实现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杨琦教授及其团队撰著的《“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为回答这一主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方案。总的来看,该部著作以“中国梦”伟大进程为背景,围绕交通运输与国家强盛、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国际视角下交通强国的建设经验、历史视角下交通强国的建设智慧、新中国交通大国成长史及其战略定位、面向“一带一路”的交通强国战略构想等内容,对我国交通强国战略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论证,是一部充满历史自觉、战略眼光和理论探索的著作,为我们从整体性上阐释和探索中国特色交通强国战略提供了宏大叙事视角,为我们深刻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行官”地位及探索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指向。
作为一部充满历史自觉的著作,该书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这一条主线,无论是纵贯中华文明史的交通建设智慧、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还是站在“中国梦”和新时代的伟大历史时刻思考中国特色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内涵,无不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之光。历史验证理论,历史镜鉴现实。交通强国战略的理论逻辑需要历史逻辑的佐证,交通强国战略的历史逻辑也需要理论逻辑的升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成为我们鉴证交通强国战略“何以能行”的理性依据。该书对古今中外的交通强国之路进行了全面梳理,这既为我们镜鉴当下、启思未来提供智慧源泉,也为我们进行理性设计提供了充分的自信和底气。
作为一部富有战略视域的著作,该书始终注重从国家整体战略角度诠释交通运输的战略地位和未来走向。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从“要想富先修路”到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再到联通世界的“一带一路”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交通运输始终在国家战略中居于重要的“先行官”地位,始终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黄金时期,全体交通人如何聚焦于国家战略,如何从国家战略方位中设定和探索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尤为关键。该书恰如其分地从交通运输的本质、交通运输在新时代国家战略的使命中找寻到了理论方向,为我们明确新时代交通强国的历史方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线索。
作为一部具有理论启发意义的著作,该书为我们认识中国特色交通强国战略打开了一扇智慧之窗。认识和读懂交通强国战略是科学建设交通强国的前提,而全面认识和理解交通强国不仅仅需要从技术和政策上去理解她,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上回答交通强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区别于传统解读方式,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综合的全新视角:我们可以从理论层面理解国家强盛与交通运输的交互关系、从事实层面把握新中国交通大国的数据特征、从战略政策层面领会交通强国的内涵外延、从顶层设计层面诠释交通强国的战略体系、从建设路径层面认知交通强国的建设重心等,这些层面无不体现出了该书理论研究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众所周知,理论研究的魅力关键在于阐释客观事物属性、提供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并提升指导实践的科学能力,显然《“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具备了上述属性。因而,该书可谓是我们科学理解和建构交通强国的时代著作。
〖JP〗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抢抓全球化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中国特色交通强国的建设进程,是推动实现“中国梦”伟大历史进程的时代要求,是新时代中国交通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我们坚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上,交通强国的建设质量和建设速度将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毫无疑问,《“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是一部中国交通人探索交通强国之路的积极成果,对于业界有着重要鼓励和借鉴作用,我们也期待更多类似成果问世,共同讲好中国交通强国的美好故事。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1):222-223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做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作的总抓手.去年7月24日,交通运输部与科学技术部签署《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合作协议》,决定深化"科交协同",共同谋划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发展,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 为落实合作协议精神和任务部署,2021年8月,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加强重点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构建适应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的关键作用.日前,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岑晏青接受了记者采访,围绕《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编制思路、主要任务等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交通运输开放合作作出专题部署,要求构建互联互通、面向全球的交通网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化交通国际合作,通过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实现交通运输面向全球、互利共赢。"十三五"期间,安凯客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抓重大历史机遇期,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高品质的客车产品和服务。5年来,安凯客车砥砺奋进,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持续加速布局海外市场,迎来了新时代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交通运输先行的理念,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筋骨,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由交通大国逐步向交通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1.
《驾驶园》2017,(11)
正"建设交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先行引领和战略支撑。可以说,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利器、利国之基石、强国之先导。"日前,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做客中央台》中,与听众朋友畅谈交通强国建设、交通运输服务国家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贫攻坚等话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路学报》2020,33(11):285-285
交通,是兴国之器,利国之基,强国之先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探索建设交通强国之路成为新时代党中央赋予交通人的历史使命和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加速实现我国“2035年迈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2050年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是每一位中国交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主题。
全面加快实现建成交通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交通强国建设,不仅要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一代代交通人的艰苦卓绝奋斗中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我们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蓝图中寻找到准确战略定位、建设路径和建设着力点,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当下探寻交通强国战略路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当前学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杨琦教授及其团队撰著的《“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立足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围绕现代化交通强国“是什么”和“怎么建”这一核心主线,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关切的问题出发阐释了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智慧、交通大国的成长之路和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基础,从数据和实证的横纵向对比找准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时代方位,从历史与辩证的角度描绘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深化行业改革,深入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符合现代经济体系、协同高效、共同参与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先进理念,可谓是一部充满历史自觉、战略眼光和理论探索的著作。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篇“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从理论和逻辑层面概括和回答“交通与国家的关系”,通过对交通在国家发展、民族融合、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国家在引领和推进交通发展中作用的论述,引出构建交通强国的时代背景,并尝试从全球化与新时代的时空背景、“大交通”综合发展的行业背景、“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战略背景三个层次剖析交通强国的战略使命。以此为基础,从内涵特征、逻辑维度层面对交通强国进行理论阐释。
第二篇“在历史中汲取交通强国智慧”,从中国传统社会交通发展与国家兴衰关系、西方发达国家交通现代化与国家强盛关系两个视角对交通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进行论证。特别是,注重从中西方历史演进的脉络中总结古代交通对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繁荣的积极价值,近代交通落后与国家衰败的历史教训,并从英国、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建设历程中找寻助力国家崛起的经验和线索,寄望从历史经验中汲取交通强国建设的智慧。
第三篇“交通大国的成长之路”,从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阶段、战略理念与思路、当代中国交通大国的发展数据,以及中国交通在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国际地位、核心优势与薄弱短板等内容,力图通过数据和实证层面的横纵向对比,找准我们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基础和时代方位。
第四篇“交通强国的战略蓝图”,从全球化语境下找寻我国交通强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战略特色,并围绕“中国梦”“一带一路”等倡议要求,从提升中国交通运输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影响力、硬实力、软实力等维度,对“中国梦”进程中交通强国的战略定位、交通强国的国内战略、交通强国的国际战略等主要内容进行讨论,力图形成相对系统的交通强国蓝图。
作为一部具有理论启发意义和代表新一代交通人声音的著作,《“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正是基于服务现实需求,从交通强国建设中的微观机制、历史演进、制度文化建设等领域着手进行深耕细作,提供了可资建设新时代现代化交通强国借鉴的重要线索,指明了深化理解现代化进程中创新交通强国理论可能的前进方向,凸显了著作者着力为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实现“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贡献坚实力量的学术使命与时代担当。  相似文献   

13.
《驾驶园》2020,(1)
正新起点,新征程;新形势,新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辉煌成就,奠定了交通运输由大向强的坚实基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紧要之年。审时度势,新的一年,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2019年12月26日,《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京开幕,总结了交通运输发展成就,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全体交通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华丽献礼,也更坚定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14.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其供给的优劣会传导到经济发展需求侧,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交通运输设施、物流站点等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2022年3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科学引导各地区、各行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明确提出交通系统韧性指标。重点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的理念和要求,研究提出韧性交通建设目标、建设框架以及具体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未来一段时期交通运输行业面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安徽省开展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安徽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治理水平,以“信息共享、综合监管、数据可信”为原则,将交通运输行业数据“链”起来,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等数据互认,形成在可信大数据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正>6月28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第七届第二次理事会议暨第七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胡亚东,以及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出席此次会议,共议协会发展大计。交通运输部原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应邀出席会议。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处长陈钟应邀到会,作了"交通强国建设"专题讲座。大会由常务副会长余卓民主持。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7,(11)
正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交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完成的运输量来考量,中国都已经成为交通大国。但我国还不是交通强国。新时代新起点,必须进一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运输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瞄准建设交通强国奋斗目标,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8,(4)
正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8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中,与听众朋友畅谈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大变革大发展,交流春运、"四好农村路"建设、交通强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话题。谈春运让"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奢侈2018年春运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国每年的春运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运输服务质量、组织领导能力、运力调度水平、应急保障水平等都是一次大考,每年都要更好。"杨传堂说。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7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听取了《公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汇报。他强调,"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要切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把握发展先行官的新定位,全力贯彻好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坚持统筹协同、深化政策研究,求真务实、科学论证,努力编制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21,(5)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交通运输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基石,研究交通运输支撑国家安全的路径问题是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从交通运输与国家安全各领域的关系入手,分析交通运输对国土、经济、社会、科技、生态、资源、海外利益安全等直接相关领域的支撑现状;从思想认识、应对非传统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体制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未来支撑国家安全中交通运输不适应的问题;以统筹交通发展与安全为根本着力点,从完善顶层设计、全面改善运输保障能力、提升应对非传统安全能力、确保交通运行安全和应急响应有力等4个维度提出交通运输支撑国家安全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