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一艘万立方米疏浚船远海疏浚工程中挖取泥砂效率低的问题,对影响施工效率的因素进行全方位论证,采用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现场3种泥泵的尺寸并分析不同类型泥泵对施工的影响,将施工中所测得的参数与流体力学原理相结合,并分析泥泵叶轮叶墙厚度和耙头格栅大小对挖取石块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浚设备中泥泵叶轮最小通流面积为施工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该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出在远海航道疏浚过程中通过采用星站差分获取实时水位的技术方案,对星站差分GPS定位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目前现有的远海航道疏浚施工实时水位控制方法,指出现有远海航道疏浚实时水位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具体实验对星站差分用于远海航道疏浚施工实时水位控制的高程精度进行验证评定,得出星站差分技术能稳定、高效、高精度地用于远海航道疏浚施工实时水位控制的结论,在业内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监控疏浚船舶的日报信息对于监控船舶施工进度,了解船舶施工状况有着重要作用,由于绞吸船在施工过程中疏浚土质和开挖位置相对稳定,日报统计资料易于结合影响绞吸船绞刀破土能力的土质条件因素以及影响泥泵输送能力的管线长度等因素,运用统计学的原理,提炼、分析船舶当天的施工效率,较为准确的评估该船舶在其他项目中类似的土质,工况条件下的施工效率,评估疏浚单方成本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珠海港一直存在比较严重的回淤问题,尤其是近几年不断进行航道升级,需要每年展开水深维护疏浚工程,来有力确保船舶能够安全通航,疏浚泥沙的含水量较高并且施工期间存在较多干扰因素,所致施工维护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对珠海港疏浚工程开展过程中,结合港区的泥沙来源及回淤强度分布规律,立足珠海市港区维护疏浚的基本需求,提出新型环保疏浚设备技术运用于港区疏浚工程的主要作用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疏浚船舶组合施工在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船机组合施工布置方案。从疏浚土质、船舶工艺技术、施工环境、工期要求、经济性等方面分析港口航道疏浚船舶机械的最佳组合方式,根据工程特点对船机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施工工艺流程,使港口航道航疏浚工程符合工期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盐城滨海港区回淤严重,需常年进行水深维护疏浚确保船舶安全通航,其疏浚泥沙含水量高且施工期间干扰因素多,造成施工效率低和维护成本高。针对港区水深维护问题,通过对港区的回淤规律和通航水深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适航水深和适航增深等水深动态维护技术,优化港区维护疏浚的时间节点及绞吸船的关键疏浚技术参数,在保证船舶通航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港区航道的维护疏浚次数,提高挖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耙吸挖泥船边坡开挖、扫浅等特殊工程施工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基于疏浚轨迹显示系统,建立船舶、航道和数字地形模型;通过工程应用,分析3D可视化功能下的特殊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结果表明,疏浚航行、作业可视化辅助系统,即疏浚轨迹显示系统,对于保证疏浚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航道疏浚工程是按照一定的深度和范围对航道或者港口水域进行挖掘从而对水底的淤泥、砂以及岩石进行清理的港口工程,也是改善航道、港口水域并对其进行改善的主要工程手段之一。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不仅和疏浚物质的特点以及施工区的水文、气象、地理环境有关,还和船舶施工工艺有着很大的关系,需要充分的利用船舶施工工艺保障航道疏浚工程的正常进行,为此我们通过一个工程案例,分析船舶施工工艺在航道疏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某港口航道交叉段为例,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交叉段疏浚施工面临的主要难题,进而对疏浚施工参数设计及施工工艺流程展开分析,并对绞吸船、链斗船、耙吸船等的施工控制要点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航道疏浚工程作业环境较为隐蔽,作业条件预估难度大,施工扰动因素多,必须从疏浚施工方案优化设计、疏浚船舶组合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着手,提升疏浚开挖施工工效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施工工艺在上海外高桥港区疏浚工程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码头前沿港域疏浚施工效率,以上海外高桥港区工程为例,提出疏浚船舶利用拖钢丝扫浅技术的施工方案解决施工面临的船舶流量大、施工条件恶劣的难题,优化施工工艺,科学设计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竣工。  相似文献   

11.
姚勇 《中国水运》2014,(2):230-231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维护疏浚工程质量要求执行《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本标段工程的航道疏浚主要是用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进行疏浚挖泥施工。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对单船作业效率进行了分析。所有施工船舶设备将配备定位精度优于3m的DGPS,对扫浅施工、清除台风骤淤施工、标段交接处的施工进行了探讨。本标段的泥土处理方式分为外抛抛泥区和通过吹泥站吹泥上滩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刘东波  赵辉  赵羽翀 《水运工程》2020,(S1):186-190
为满足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在河湖流域治理中的施工需求、提高环保疏浚质量,依托白洋淀内源治理项目中浚湖船,设计开发出一套适用于环保型绞吸挖泥船的疏浚集成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测量、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对船舶疏浚作业过程关键施工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又集成施工方案设计、浚后工艺分析以及远程数据共享功能等,有效提高了船舶的环保疏浚精度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湖泊清淤、航道整治、港口建设和吹填造地等工程项目中,绞吸挖泥船远距离输送泥浆存在管道阻力大、磨损严重、能耗增加等问题,限制了疏浚船舶生产率的发挥。结合工程实例对疏浚排泥管道注气输送技术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注气输送技术对疏浚船舶油耗及生产效率的影响,得出“注气输送技术在远距离疏浚中能降低船舶能耗,提升船舶生产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远海疏浚作业要求为依据,开发一艘应用于远海开敞海域作业、最大挖深为80m的200m3级大型自航抓斗疏浚工程船,整理分析了南海海域风、浪、流环境条件统计数据,确定了该船在开敞水域有效作业的设计环境要素,介绍了船舶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性能及主要设备配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完成了该船在不同锚泊定位方式下的水动力性能计算,对其在远海开敞海域的环境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新一代高自动化耙吸挖泥船航浚6009轮为对象,介绍自动化疏浚控制系统在实际施工中的作业原理。针对连云港港30万t级航道二期工程2.1标段工程特点进行典型施工,记录并整理分析施工数据,优化了施工边界控制条件,通过对比“一键式”自动挖泥与人工操耙挖泥的施工效果,认为自动化疏浚控制系统能降低船舶能耗,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陈家港航道工程为例,针对航道现状和航道土质特征,制定了合理的疏浚方案,对施工进行了灵活的组织,对施工船舶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将船舶生产能力充分发挥了出来,取得了良好的疏浚效果,为类似工程项目疏浚施工和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范俊 《珠江水运》2023,(21):24-26
疏浚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影响施工效率的因素,本文结合项目实例介绍了在有限的工期内,如何减少影响施工的因素,控制项目成本,有效提高船舶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挖泥船的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可以充分发挥船舶的生产能力,保证施工进度。在航道疏浚工程中施工管理方面,针对施工条件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安排了施工船舶,利用了船舶的施工特点,适应了现场条件,充分了发挥船舶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疏浚工程船舶进行施工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家钱 《水运工程》2003,(8):74-75,73
结合疏浚工程施工,论述利用GPS先进技术对疏浚工程船舶进行施工定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民营疏浚船舶的经济效益,结合近几年民营疏浚船舶施工管理、实施的发展趋势,以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为基点,阐述民营疏浚船舶管理的难点有民营船舶施工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工程施工进度难以掌控等,在民营疏浚船舶施工管理坚持"有理、有利、有力"原则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新型的租赁及分包管控措施,以促进民营疏浚船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