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海教育研究》2010,(4):31-31
日前,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六次会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行。本次会议围绕航运安全、船员素质、溢油应急、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协商与会谈,对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谅解备忘录相关后续工作进行完善。来自中国交通运输部、中国海事局与东盟各国海事主管部门的4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11月14日,来自文莱、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六国和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亚三国的学员聚集广州,参加为期12天的区域非公约船舶安全管理培训。本次培训由中国海事局主办,广东海事局承办。举行本次非公约船舶安全管理培训,是我国加强与东盟、南亚等国家海上互联互通及技术标准合作的一项内容,旨在帮助东盟和南亚各国熟悉我国非  相似文献   

3.
9月5日至7日,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三次会议在青岛举行。来自东盟成员国、东盟秘书处及中国的43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海事局刘功臣常务副局长担任会议主席并主持了会议,泰国运输部船舶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一次会议于2005年12月14日在中国广州召开。来自文莱、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8个东盟国家的海事代表以及东盟秘书处官员共4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主持。这次会议是我国交通部原部长张春贤2  相似文献   

5.
正在本次中国-东盟海事劳工履约合作研讨会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事劳工相关的议题上充分交流了意见和看法,对部分重点关注的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在这场合作研讨会的背后,既有着东盟各国对海事劳工履约合作的现实需求,也有着对建立中国-东盟海事劳工履约合作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7月22日至26日,国际海事组织(IMO)稳性、载重线与渔船安全分委会第45次会议(SLF45)在英国伦敦举行.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关于大型散货船的安全问题.自<1966国际船舶载重线(LL)公约>(下称66公约)颁布以来,大型散货船的技术标准一直未予修订(虽然<1998LL议定书修正案>对该公约进行修正,但一直未能生效).在国际海事安全尤其是大型散货船安全堪忧的今日,该公约的修正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在此次大会上,大型散货船技术标准的修订成为重中之重,几十个海事国家的技术精英纷纷亮出提案,SLF45会议成了科研成果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7.
李博 《珠江水运》2021,(6):82-84
OCIMF是由一些国际石油公司组成的企业间协会,目的在于不断推进油轮和接收终端的安全和环保操作安全。海油发展借鉴OCIMF经验和各类指南,在海事安全管理工作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经过制度建设和相关检查,各船型安全缺陷逐年减少。海油发展的良好实践为我国其他石油企业、船舶企业引入OCIMF技术标准,提高我国液货船、海工船舶安全管理水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15,(6):26-28
船舶签证作为海事机构管理船舶的有效抓手,承担着船舶适航性和船舶动态信息获取两大核心职能,一旦取消船舶签证的配套措施跟不上,将会对长江水上安全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提高船舶签证取消后海事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海事安全监管模式的转变,在对船舶签证取消前后利弊分析、船舶签证取消后对海事安全监管所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取消船舶签证后的内河海事安全监管相关对策,为船舶签证取消后的内河海事安全监管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贝少军 《中国海事》2009,(10):F0003-F0003
9月22日至25日,部海事局在上海召开了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ECDIS)研发及简化ECDIS技术标准起草专家组会议.海事主管机关、海图测绘机构、船舶检验机构、科研单位、产品厂家和用户等代表参加了此次专家组会议。  相似文献   

10.
许艳  刘政 《中国海事》2007,(9):60-62
近年来,本着"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与东盟关系全面发展,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经济合作的日益活跃,往来商船不断增多,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海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防止水域污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非公约船舶"和此类船舶上人员的安全水平与主要海船国际公约规定的船舶和船上人员的安全水平相当,有必要对与"非公约船舶"安全相关的所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安全技术标准。由此,就制定该安全技术标准所进行的研究和考虑的内容进行介绍,包括"非公约船舶"的定义、"非公约船舶"安全技术标准的研究现状和"非公约船舶"法规等,为"非公约船舶"安全技术标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9月22日至25日,部海事局在上海召开了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ECDIS)研发及简化ECDIS技术标准起草专家组会议。海事主管机关、海图测绘机构、船舶检验机构、科研单位、产品厂家和用户等代表参加了此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船舶社 《船舶工程》2018,40(11):I0011-I0011
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船舶的自主化将成为未来航运发展的必然趋势。现行国际海事公约、规则、规范等技术标准是以船舶满足现有公约和法规的配员要求为前提制定的,不适用于未来船舶自主化的发展,因此急需制定适用于自主船舶的相应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0月13日至17日,国际劳工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海事职业安全与健康专家会议,中国派代表团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实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海事职业安全和健康条款导则"。该导则按照体系管理的原理和标准,对海事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管理给出了标准和建议,旨在为实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相关要求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非公约船舶"和此类船舶上人员的安全水平与主要海船国际公约规定的船舶和船上人员的安全水平相当,有必要对与"非公约船舶"安全相关的所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安全技术标准.由此,就制定该安全技术标准所进行的研究和考虑的内容进行介绍,包括"非公约船舶"的定义、"非公约船舶"安全技术标准的研究现状和"...  相似文献   

16.
动态     
<正>第14次中国-东盟交通运输部长会议通过《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11月5日,第14次中国-东盟交通运输部长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该战略是我国在海事领域牵头制定的首个地区性发展战略,体现了中国与东盟在区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方面达成的共识,是中国海事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该战略将依托"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下的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化在海事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船员质量和竞争力,提高人力  相似文献   

17.
《机电设备》2012,(4):60-60
2012年6月19日,第二届可持续船舶技术中国峰会于上海市淳大万丽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由博闻会议主办,中国国际海事展Marintec,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国际船东协会联合会及国际船级社协会支持,为期两天,会议聚焦五大行业焦点:可持续案例分享;成本与管理(运营、能效、减排):未来船舶燃料;  相似文献   

18.
国内     
《珠江水运》2012,(5):9-9
2月22日,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船舶登记分委会在上海成立,它的成立将有助于跟踪船舶登记领域国际公约、规则最新发展动态和推进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工作,提升我国船舶登记管理和服务水平。据了解,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1995年成立的海事研究组织,下属航行安全、危防、海事调查、综合履约等十几个分委会,涵盖了海事各个领域的工作。船舶登记分委会作为最新成立分委会,挂靠在上海海事局。  相似文献   

19.
正本次中国-东盟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的举行,极大促进了中国-东盟国家海事磋商机制的完善和巩固。对于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讨论和提案,也将极大推进这部被称之为海员"权利法案"的文件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批准或是实施工作。《国际海事劳工公约》是怎样的一份文件,对船员以及国家又有着怎样的影响,会议集中讨论的2014年修正案又对公约进行了哪部分修改  相似文献   

20.
姚建明 《中国水运》2004,2(4):92-93
进江小海轮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包括船舶管理、船员管理、安全检查、船舶防污染、安全航行、各种海事违法行为的查处等.本文结合海事现场监督管理工作实践和现行有关法规,针对进江小海轮的安全管理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