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海南东环铁路秀英梁场设计实例,重点介绍了铁路客运专线32m、24m箱梁预制场的规划,制梁台座、存梁台座、箱梁模板的设计,为类似工程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铁路选线是铁路设计综合性的基础工作,涉及面广,必须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及合理取舍。洛湛铁路经过湘、桂、粤三省区,线路经过低山、丘陵、岩溶孤峰及平原等不同的地貌单元。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广泛分布,本文通过研究适应沿线地形地质条件的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对水库地区线路越岭方案进行了大范围的比较,取得了良好的选线效果;根据岩溶地区特点提出了基本的选线原则;对如何加强滑坡地区工程地质选线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为在此类地形、地质条件下的铁路选线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Settlement control of high-speed railways is a key technology in embankment engineering.In order to reveal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ep, completely decomposed granite soil in the Hainan East Ring Railway, four groups of centrifuge model tests were conducted.We studied the settlement properties, under the embankment action, of untreated subsoil, subsoil treated by dynamic compaction, and subsoil reinforced with cement-mixed piles.In particular,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ttlement and time, including the settlement during and after constru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ibull model can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bankment settlement and time well, and that the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s of the subsoi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evant code.Among the two foundation treatment measures, dynamic compac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einforcement with cement-mixed piles.The tested pressure on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embankment and subsoil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commonly used calculated values.  相似文献   

4.
做好山区公路弯道最小半径指标设计是提升山区公路安全性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车辆弯道行驶动力学分析,以事故临界状态为限制建立安全模型,讨论了在不同设计车速下,弯道圆曲线最小半径与超高、横向附着系数等参数的关系,通过Carsim仿真软件验证了安全模型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弯道设计应重点考虑避免车辆发生横向侧滑失稳,弯道最小半径与超高、横向附着系数值成反比,与车速呈正比,并与车型参数无关,进而提出山区公路弯道最小半径指标优化建议.在实际设计应用中,还应根据预测弯道最大运行车速值和横向附着系数值对最小半径指标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5.
对几种危险路段的事故危险特征和设计缺陷的分析,重点介绍了极限最小半径曲线路段、隧道洞口、长直线末端接一般最小半径曲线路段、连续长陡下坡路段护栏设计。通过建立计算模型等模式深入探讨护栏设计方法及技术解决措施,旨在设计出满足道路使用需求的护栏,充分保护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项程民  孔亮  曾琼 《交通标准化》2011,(21):129-134
如何合理确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不但关系到铁路自身发展及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会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新海铁路专用线为例,介绍新海专用线的线路走向和工程概况,重点研究了主要技术标准、选线方案、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正线数目的比选以及工程效果等。研究内容不仅可以用于综合协调主要技术标准,还可以为制定标准和具体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提供定量的技术经济依据,对新海线项目的经济评估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最小曲线半径是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之一,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品质的重要因素.建立了一种基于最佳车-线动力学性能的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分析方法.通过采用车-线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理想轨道几何形位条件下的车-线动力学性能与曲线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基于建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确定了满足安全性和舒适度标准的曲线技术参数允许值;综合考虑最佳车-线动力学特性和工程技术条件,给出了高速客运专线最小曲线半径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拟合平纵断面的铁路特大桥梁线路平顺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理评价大跨度桥梁挠曲变形是保障桥上铁路行车平稳和舒适的基本前提. 针对当前大跨度桥梁挠曲变形重要评价指标挠跨比的不足,如忽略了挠曲变形对线路平纵断面的影响,本文基于桥梁挠曲变形曲线的规律以及铁路线路线型的特点,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在平纵断面上将桥梁的挠曲变形曲线拟合成线路的标准线型,并依据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对其进行评价. 结合国内某特大桥的工程实例,研究发现:在考虑系统振动的最不利荷载工况下,该特大桥的最小竖曲线和平面曲线半径分别为29.3 km和54 km,符合规范要求;设置垂向预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桥梁竖向挠曲,有利于保持轨道结构的平顺性;本方法能从桥上线路平顺性的角度对桥梁的挠曲变形进行合理评价,可用于指导大跨度桥梁设计以保障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地道桥引道纵断设计时,如何合理确定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从而保证汽车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回头曲线路段的轨迹曲率特性和汽车过弯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山区公路回头曲线上的车辆轨迹特性和驾驶行为偏好,通过实车路试采集了自然驾驶习惯条件下回头曲线路段上的车辆行驶轨迹线和轮迹线-车道线的横向距离等参数,基于实测数据计算了轨迹曲率,分析了轨迹曲率与道路设计曲率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轨迹曲率变化模式,提出了轨迹等效半径的概念,研究了回头曲线路段的切弯行为和典型过弯方式. 研究发现:1) 回头曲线的入弯、弯中和出弯均可见严重的车道偏离. 2) 入弯时汽车在缓和曲线之前便已进入曲线行驶状态,出弯时车辆轨迹曲率在驶出缓和曲线之后的直线上降低至0,轨迹曲率的变化率要低于缓和曲线的曲率变化率;左转轨迹的曲率变化率要低于右转轨迹的曲率变化率. 3) 左转轨迹曲率的幅值回头曲线中部低于或者接近道路设计曲率,右转轨迹曲率则高于道路设计曲率. 4) 左转弯的轨迹等效半径要高于弯道设计半径,右转弯轨迹半径最小值和均值普遍则低于设计半径. 5) 驾驶人可以通过不同的切弯方式来实现回头曲线路段轨迹半径的增加和最大化,但需要侵占对向车道. 6) 驾驶人切弯时,左转弯的轨迹半径增量要高于右转弯的轨迹率半径增量,即车辆左转驶入回头曲线是更容易取得切弯效用;在大头线、平头线和小头线(转角分别大于、等于和小于180°) 3类回头曲线中,小头线和大头线上的切弯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机械铺轨具有效率高、轨排制作规范、后续养道时间短、投入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安哥拉铁路大修工程(窄轨,1067mm、小半径曲线,150m)中采用自主研制的DPK18型窄轨铺轨机进行铺轨作业。介绍了铺轨机的结构及其性能,说明了窄轨、小半径曲线铁路铺轨施工对机械的特殊要求及应采取的措施,从而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保证。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五环路京山铁路立交桥采用了钢-混凝土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技术,该桥在设计施工中存在很多难点问题。详细介绍了工程施工采用的转向器的安装、体外索套管的安装、钢绞线下料与穿束、体外预应力索的张拉、防松装置和减振器的安装技术,对今后的类似工程有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根据中国最近研制的27 t轴重侧架交叉支撑转向架及C80E型通用敞车的实际结构和重载铁路曲线轨道结构特点及其技术规范要求,建立了曲线轨道的重载铁路货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新型快速数值积分方法、Hertz非线性弹性接触理论和Shen-Hedrick-Elkins非线性轮轨蠕滑理论,应用计算机仿真计算了不同工况下重载货车曲线通过时的轮轨耦合动力特性,分析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和外轨超高等曲线几何参数对重载货车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曲线半径在400~800 m范围内变化时对轮轨动力影响极为明显,而当曲线半径大于800 m后其影响逐渐弱化,重载铁路曲线半径一般不应小于800 m;增加缓和曲线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载货车轮轨动力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存在长度拐点,拐点前效果明显,拐点后影响甚微,且曲线半径和运行速度都会影响拐点的具体位置,建议根据拐点位置来确定不同曲线半径线路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过大的欠超高或过超高均会加剧重载货车曲线通过时的轮轨动力作用,但在欠超高为-20~0 mm时重载货车的综合轮轨动力响应相对较小,即保持货车以适当的欠超高(-20~0 mm)通过曲线有利于降低轮轨动力和磨耗,这与中国铁路工程运输实际设置的欠超高取值范围一致。   相似文献   

14.
包神、神朔和朔黄铁路是组成神华集团西煤东运不可分割的联合体,包神铁路作为神华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神华集团煤炭外运装车总量60%以上的任务。随着新准铁路、塔韩铁路专用线及甘泉线的开工建设,包神铁路将发展为神华煤炭运输通道的核心干线和集运枢纽。本文通过对包神铁路运输设备及运输能力现状分析,根据目前运量及发展的态势,提出强化包神铁路煤运通道运输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供了一个高速客车迫导向转向架的方案,并对此建立了横向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客车迫导向转向架的稳态曲线通过性能及横向稳定性。本文探讨了该转向架对高速线路曲线半径的要求,对迫导向机构参数的合理选择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设计已是现代铁路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首先阐述了国外铁路仿真软件的应用情况及在国内使用的局限性,接着介绍了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仿真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然后分别说明了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及相互连接关系.最后,以广州南站作为案例,通过设置车站的全天分时段分方向到发列车数与股道使用规则,仿真了高峰两小时车站的到发线、咽喉区段道岔占用情况以及相应的利用率统计情况,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说明了仿真软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曲线梁桥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城市立交桥建设的需要,曲线梁桥结构在我国已被广泛采用。小半径曲线梁桥的设计计算比较复杂.但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其结构的受力状况。针对其不同于直线梁的受力特点,采用相应的有效措施,是可以设计出较为可靠且经济适用的曲线梁桥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四川省川西山区农村公路的调查,分析了山区农村公路的交通特点和功能特点,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和汽车行驶理论对山区农村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所采用的设计速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山区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设计参数取值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受地形及水文环境限制,乌龙江大桥(新建复线桥)通航孔主线桥工可阶段采用80m+3144m+86m的布跨方式。峡北侧边跨处于半径为70m的曲线上,平曲线半径小,结构受力复杂,设计及施工难度很大,此种梁式桥方案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因此需对此方案进行研究分析,确定控制要素,在分析成果基础上确定最佳跨径配置及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20.
朱维伦 《交通标准化》2014,(24):116-120
石家庄地铁2、3号线东广场站位于石家庄站东广场下方,西侧与火车站相连。其中2、3号换乘处距石家庄站仅10 m左右,采用明挖法施工,说明监控内容、测点布置、量测手段等,并对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保证了2号线明挖基坑安全顺利竣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