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各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上升使得各大港口集疏运能力出现瓶颈,导致集疏运道路产生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洋山港区集疏运道路环境、港外集疏运中心建设方案等因素,提出集卡预约系统、智能集卡编队等分时畅行策略。基于洋山港区集疏运道路现状进行远期流量预测,模拟了远期流量场景和专用车道场景,采用SUMO作为仿真软件对两类场景下分时畅行策略应用效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集卡预约系统策略,远期流量场景能够实现高峰小时不均匀系数降低25%,达到了较好的削峰填谷效果;基于智能集卡编队策略,专用车道场景可实现单车道饱和状态下平均小时通行能力提升98.1%,有效提升了集疏运通道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3.
基于SD 仿真的广西北部湾港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港口集疏运系统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趋势,首先依据协同论等相关理论,对港口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以广西北部湾港口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及仿真方法,在系统分析和因果反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港口集疏运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港口吞吐需求、吞吐能力、集疏运结构及货源结构4个子模块。模型结构与行为等检验方式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基本模拟和政策模拟结果分析为港口集疏运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港实现了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对上海港集疏运系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文中通过研究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现状及其发展,提出进一步拓展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200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达2615万TEU,超越香港港成为世界第2大集装箱港口;2009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500.1万TEU,连续3年居世界第2位。预计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2500万TEU。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进一步增长,集装箱集疏运体系成为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进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详细梳理和分析目前上海内河航道集装箱集疏运发展的概况,主要包括对航道建设、港区规划、船型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今后上海内河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的建立提供前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港口群集疏运系统整合的必要性,并以浙江省沿海港口群为例,提出局部区域港口和港口群2个层次的整合方案,运用专业的区域战略货运分析软件STAN对整合方案实施前后的网络流量与费用进行评价,最后提出相应的整合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公路集疏运是港口集疏运的主要方式之一。针对大型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较大造成的近港主要集疏运道路拥堵问题,进行现状情况的分析研究,总结近港道路的交通特征和拥堵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节流和开源的方法,从降低小时流量和提高通行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设置港外堆场的方式平衡公路流量和引入无人驾驶降低平均车头时距两个方面的措施。并以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改善措施,详述港外中转堆场规模、选址和在无人集卡运输要求下集疏运道路断面调整方案,计算得出"改善后集疏运道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的结果,印证了本文提出措施的可行性,为港口集疏运规划决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受船舶随机到港的驱动,集装箱港区实时交通量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如何合理预测对于港区集疏运系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集疏运交通量的预测多根据统计资料利用“不平衡系数法”进行推算,而新建港区往往不具备历史资料,在港区规划初期此方法的应用存在较大局限。本研究构建了考虑船舶随机到港影响的港区作业系统仿真模型,模拟从船舶到港到集装箱离港的整个作业过程,预测出港区的实时交通量,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以北方某新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区为例,分析该港区船舶到港规律,应用仿真模型预测其在不同规模时的集疏运交通量,为分阶段建设该港区集疏运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的现状,并与国外著名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集疏运体系进行比较,找出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港口陆路集疏运的节能减排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我国经济和贸易高速发展对能源和环境构成巨大压力,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交通运输业大量使用燃油设备,耗能占全社会终端总能耗的16.3%,具有一定的节能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航空枢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明确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第一位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集疏运体系特征分析发现厦门港在集疏运体系供给侧和货物运输需求侧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优势为:集疏运体系供给侧方面缺乏内河支撑、铁路设施落后,但沿海水水转运条件优势突出;货物运输需求侧货源腹地主要分布在省内沿海城市带,货物性质对海运忠诚度高。提出厦门港未来应依托海运发展集装箱中转港:一方面发挥沿海城市带港口密集的优势,推进沿海水水中转;另一方面重视海向腹地范围的扩张,依托东南亚和对台优势做大做强国际中转功能。铁路之于厦门港的意义在于巩固陆向腹地不丢失,其对陆向腹地的竞争力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20.
一、港口装卸运输系统现代港口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基本的装卸运输功能,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功能,作为物流中心的服务功能以及信息系统交换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