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锐  李正  王飞 《水运工程》2019,(12):123-126
针对内河航道疏浚工程传统设计各流程之间缺乏信息传递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Civil 3D特点和设计的特殊需求,提出内河航道疏浚工程BIM正向设计思路,基于Civil 3D建立了内河航道疏浚工程BIM正向设计方法。通过二次开发改进Civil 3D部分功能,优化了设计过程中疏浚工程量输出和批量出图功能。结果表明,采用BIM正向设计方法对磨刀门航道疏浚工程进行正向设计,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南方某海港工程港池航道工程设计中引入BIM正向设计,利用CIVIL 3D建立了地形曲面和地质曲面模型,建立采样线,对地形曲面、设计曲面、地质曲面进行采样;用断面法进行疏浚工程量计算,用程序自带网格施工图及其他软件等多种方法进行校核以验证计算准确性;通过材质定义,计算不同土类疏浚量并在断面图中表示;在设计完成后,按...  相似文献   

3.
Civil 3D软件是建立在Auto CAD图形绘制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地形处理、土方计算、断面设计等先进的专业设计工具,使用简单快捷。本文以某隧道沉管段河床清淤项目为例,通过Civil 3D软件预设的高程编辑器,对复杂开挖面的设计底高程进行分段定义,介绍了疏浚量统计、疏浚断面图生成的操作流程。并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较,印证了Civil 3D软件的便捷性与可靠性。采用Civil 3D对复杂开挖面的疏浚工程进行设计,可以大幅提高疏浚设计效率,为开辟疏浚工程设计的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科 《中国港口》2005,(12):40-41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疏浚市场的需求,现阶段建造2500立方绞吸式挖泥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一、市场分析1.目前疏浚市场情况沿海疏浚市场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维护疏浚市场,二是基本建设市场。近几年沿海基本建设市场呈上升趋势。基建性疏浚,在建项目疏浚工程有36个,总疏浚规模约2.5亿m3;拟开工的项目中疏浚工程有50个,总疏浚规模有7亿m3。北方地区的主要在日照、营口、龙口和天津港;华东及长江地区主要在洋山港、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性疏浚量,港口及航道疏浚维护工程38个,年总维护量1.05亿m3;每年的维护性疏浚量在1亿m3左…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CIVIL3D建立了部分叶榭塘地形模型与疏浚模型,计算了航道的疏浚工程量。所得数据与传统软件相比相差较小,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模型结合相关二次开发,批量得到疏浚断面图以及其相应的断面信息,为把控整个施工流程中的工程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为相关疏浚工程量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监督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作为高环保高质量要求的新型人工岛回填工程,相比传统回填工艺,回填材料来源和工艺有很大不同.回填材料不是通过回填区附近疏浚得到,而是从远端运输过来回填,传统的疏浚吹填设备不能满足本项目的施工需求.为此项目前期引进了小型泵砂船,但因其施工产能和排距有限,需引进大型泵砂船满足项目施工生产需求.针对...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CIVIL 3D建立了上海市某两条内河航道的部分地形模型,并用断面法建立了疏浚模型,计算了航道的疏浚工程量。所得数据与传统方法所得数据相差5%以内,符合工程实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型。基于模型研究了断面加密对于工程量的影响,发现不同地形对工程量影响不同。为了定量说明地形的起伏性,引入地形起伏系数,得到地形起伏系数越大,相应的地形起伏性越大,为在今后描述不同地形的起伏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振华重工完成200 m~3超大型自航抓斗式挖泥船设计,标志着打破了国外对大型抓斗式疏浚工程船设计的垄断,我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抓斗式疏浚船舶的设计能力。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对超大型疏浚船的迫切需求,由振华重工牵头,中交疏浚、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文冲船厂共同参与了大型抓斗式疏浚工程船及抓斗设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也是国家工信部的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研发团队历时3年,形成了本船完整、系统的设计技术文件,船体详细设计图纸和抓斗机主要部件图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CIVIL 3D分别建立了某内河A、某内河B和某内河C的部分地形模型,并用曲面放坡和距离放坡建立了疏浚模型,计算了航道的疏浚工程量。所得数据传统软件所得数据相差较小,验证了模型的正确型。通过不同航道和不同建模方式的对比分析发现,与传统软件所得数据相比,航道弯曲段的差异较航道直段的大。曲面放坡所得数据比距离放坡大,由于其对应于不同的实际工况,因此需要设计负责人择优选取。但本文研究成果为设计负责人在今后采用BIM设计时提供一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黄智  杨彪 《水运工程》2020,(11):147-150
对BIM技术在海外某港口疏浚工程精细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Civil 3D软件创建三维疏浚模型和地质模型,实现土体疏浚量的分类统计,并快速生成标准化施工图纸,同时保证模型、图纸、工程量动态关联。实践表明,应用BIM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港口疏浚设计的精度和效率,为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填补BIM技术在疏浚设计应用中的空白,开展了该专业的应用需求分析与标准化设计流程,选取Autodesk平台对Auto CAD Civil3D 2017进行了.Net二次开发。开发成果达到了参数化建立BIM模型的目标,大量简化了传统设计中的重复工作,可同时自动生成三维模型、批量断面图、施工图出图、断面工程量与三维工程量,并在相关工程中进行了实践,实现了BIM在疏浚工程中的正向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于受地形变化影响较大的构筑物,工程设计中需精确计入原始地形。而对于涉及大量重复性工作的工程项目,借助三维模型软件进行设计并协助输出设计成果可显著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拟通过介绍CIVIL3D软件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使读者熟悉基本操作流程及应用该软件所带来的优势,为相关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东波  赵辉  赵羽翀 《水运工程》2020,(S1):186-190
为满足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在河湖流域治理中的施工需求、提高环保疏浚质量,依托白洋淀内源治理项目中浚湖船,设计开发出一套适用于环保型绞吸挖泥船的疏浚集成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测量、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对船舶疏浚作业过程关键施工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又集成施工方案设计、浚后工艺分析以及远程数据共享功能等,有效提高了船舶的环保疏浚精度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4.
远海填岛工程往往需要使用大型抓斗式挖泥船,传统的抓斗机驱动方式已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设计开发出新型的抓斗机驱动形式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介绍了大型抓斗机电气系统设计方案及控制方式,采用中压变频多传动驱动方式实现抓斗机的疏浚作业,克服传统OMEGA离合器驱动的不足,以实现抓斗机大型化,满足疏浚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5.
田金柱  蔡峰  张巍华  王智伟 《船舶工程》2015,37(S1):150-153
远海填岛工程往往需要使用大型抓斗式挖泥船,传统的抓斗机驱动方式已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设计开发出新型的抓斗机驱动形式显得非常必要。该文主要介绍了大型抓斗机电气系统设计方案及控制方式, 采用中压变频多传动驱动方式实现抓斗机的疏浚作业,克服传统OMEGA离合器驱动的不足,以实现抓斗机大型化,满足疏浚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某大型钢铁基地项目疏浚与吹填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团队针对该项目疏浚和吹填区域地形地质特点和使用需求,按照泥沙分离原则组织开展工程设计和实施,有效降低了项目工期和造地综合成本。本文总结了泥沙分离疏浚吹填技术在该工程应用的技术条件、关键环节、以及实施效果和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海南铺前大桥水域配套工程施工中,利用Civil 3D软件建立水下地形曲面、航道疏浚模型、工程量计算、施工质量控制等过程,介绍Civil 3D软件在疏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国际项目疏浚分包合同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事工程中的疏浚项目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工程,在工程实施中通常由专业公司实施。国际工程联合会FIDIC在2006年3月发布了第一版疏浚填海合同通用条款。文章以安哥拉工程的疏浚项目为例,对该合同蓝本进行简单说明,对疏浚分包合同中通常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供工程管理人员、作价人员等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细昌  刘厚恕 《船舶》2001,(2):29-33,41
为了满足我国河湖清淤疏浚的迫切需要,我国在1999年启动了“河湖疏浚挖泥建造项目”,即“百船工程(一期)”。本文介绍了百船工程的运作情况以及清淤工程船船型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资源量和上海市滩涂造地需砂量,掌握疏浚土资源的供需关系。结果表明:1)深水航道疏浚土是可用于吹填造地的清洁泥沙资源;2)"十三五"期,深水航道疏浚土总产量约3.15亿m~3,不能完全满足上海市吹填造地约4亿m~3的疏浚土实际需求量;3)深水航道北槽段的疏浚土可满足横沙东滩圈围工程需要,土质较好的南港圆圆沙段航道疏浚土可供应至长兴岛、浦东机场的建设用地圈围工程,尚有富余的深水航道疏浚土可作为南汇东滩圈围工程的补充砂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