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防潮堤工程设计为现浇混凝土挡浪墙。现浇施工受堤顶宽度限制,与护面块体安装、路面及其他工序施工相互干扰,无法保证工期,且冬季施工可能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将现浇施工更改为主要断面块体预制,通过两次后浇实现挡浪墙全断面及设计段长。将大量的混凝土施工集中在预制场进行,减少堤上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其他工序的施工提供充足的工作面。采用弧面向下翻转预制的施工工艺,减少了挡浪墙弧面气泡等质量通病,确保了混凝土观感质量。  相似文献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为水运工程中常见质量病害,本文介绍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并在笔者参与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分析东人工岛现浇清水混凝土挡浪墙施工中采取的控裂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弧形挡浪墙可以降低越浪量,但受力加大;越浪量随堤顶高程增高而降低,为在较低的高程满足越浪量和稳定性的要求,应用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对L型挡浪墙和反弧形挡浪墙、不同的挡浪墙顶高程和斜坡坡度,以及增加挡浪墙前护面块体数量即肩台宽度等措施进行了对比研究。成果表明,反弧形挡浪墙容易倾覆失稳,增加挡浪墙前肩台宽度可以减少越浪并增强挡浪墙的稳定性。且根据研究成果总结,提出了在工程上常采用的减少越浪措施,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挡浪墙产生的温度裂缝问题,从混凝土水化热、外界温度和约束力等3方面分析了裂纹产生原因。从设计方面对挡浪墙进行合理的分段,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计算出产生裂缝时的温度差;从施工方面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将对穿螺丝孔套管改造为冷却水管。从而控制了大体积现浇混凝土的裂缝。  相似文献   

5.
海堤是沿海地区防潮减灾体系中重要建筑物,文章以通州湾腰沙围垦二期通道工程为例,采用Fluent软件流体体积法模型构建数值波浪水槽,对海堤工程挡浪墙波浪力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与研究直立型和半圆弧型挡浪墙随水深、波高、波长等参数变化时,挡浪墙迎浪面波压力分布以及波浪力大小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半圆弧挡浪墙具有反向挑浪减小墙顶越浪作用,同时墙体承受的波浪力明显大于直立型挡浪墙,在最不利水位及波要素组合下,半圆弧挡浪墙面承受的波浪力增大幅度为30%,为减少墙顶越浪量,大型岸外沙洲围堤工程采用半圆弧型挡浪墙是较好选型。  相似文献   

6.
徐敏芝 《水运工程》2014,(10):102-105
顶部设置弧形返浪墙的直立式护岸的堤顶越浪量相对于不设弧形返浪墙的情况小,挡浪墙顶高程设计值可降低。以某直立式护岸挡浪墙顶高程设计为例,按照现行相关规范进行挡浪墙高程计算,然后根据相关文献提出的经验公式进行越浪量计算,为了确定最为经济、合理的挡浪墙顶高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进行越浪量验证,对物模试验的实测越浪量及经验公式计算越浪量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弧形返浪墙顶高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波浪作用下斜坡式海堤各设计方案的挡浪墙及其它各部位的稳定性,并观测了堤顶的越浪情况。为增强海堤挡浪墙的稳定性,对斜坡式海堤断面提出了两种调整方案:一种为改变挡浪墙形式、加大挡浪墙重量;另一种为优化斜坡式海堤海侧坡面的结构形式,抬高护面戗台及护面肩台的顶高程。结果表明,本试验中抬高海堤护面戗台及护面肩台的高度,使部分大浪在块石护面处破碎,减小了波浪对挡浪墙的作用力。增强挡浪墙的稳定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大连海上机场人工岛水域的波浪要素,采用JONSWAP谱,以不同波浪入射方向对人工岛挡浪墙越浪量开展物模试验。试验表明,对于设计给出的挡浪墙断面,在极端高水位、波浪重现期为100 a和200 a的情况下,各方向挡浪墙的越浪量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越浪量物模试验的结果为人工岛护岸结构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挡浪墙稳定性计算在带挡浪墙的斜坡式防波堤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关键在于挡浪墙上波浪力取值。斜坡堤上挡浪墙波浪力按《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计算,与物模试验实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平均波周期10s以上的海域。基于第19届亚运会帆船基地防波堤设计,通过规范计算值与断面物理模型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挡浪墙型式和尺度等重要设计参数。充分运用试验手段对挡浪墙波浪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斜坡式防波堤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东海岸一期工程中亲水格型结构段和充填袋结构段上需要现浇挡浪墙,文章中针对软基基础并且工期紧的情况下,如何控制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1.
董家口防波堤结构设计创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防波堤设计中,成功应用了深水窄体防波堤结构,在挡浪墙断面形式、挡浪墙材料、护面块体设计等方面均具有创新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同时依托本项目,对防波堤挡浪墙设计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不规则波作用下斜坡堤越浪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规则波作用下挡浪墙顶高度、宽平台长度及高度、波高和消浪墩等因素对越浪量的影响,发现挡浪墙、平台和消浪墩对减小越浪量有较好的作用。将现有计算越浪量公式值与实际物模试验值进行比较,推荐了越浪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防波堤挡浪墙顶高程计算和物模试验研究,分析挡浪墙顶高程的取值及其对湾内海域渔船泊稳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格型结构是我国港口首次使用的一种新型防波堤结构,该种结构具有外形美观、施工便利、抗浪效果好,符合景观需要等重要特点。本文通过对格型构件预制安装及挡浪墙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分析,达到对此种构件施工工艺的掌握,为企业及同行业开辟新结构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位于强震区采用高桩结构的菲律宾ATI驳船码头工程为例,介绍了该项目应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U形槽结构、密排桩式挡浪墙结构、三角撑式单桩钢结构系缆墩等水工结构设计创新,解决了预制结构现浇节点钢筋搭接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强震区的特殊挡浪结构和一种新型钢结构码头改扩建方案,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傅勇  田振 《水运工程》2008,(6):68-71
运用物理模型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护岸挡浪墙波浪压力分布、越浪量等特点,为探求合理的工程解决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软土地基上的护岸交工时挡浪墙顶预留沉降量不易准确设定的问题,以小虎岛石化码头一期工程护岸挡浪墙为研究对象,基于护岸典型段浇筑后数月沉降观测数据,采用双曲线法和三点法推算工后沉降。结果表明,三点法受加载不规律、地下水位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实测沉降曲线往往不够平滑,导致选点不易,误差较难控制,推算结果易出现异常;双曲线法则相对更为简便,数据处理简单,易于现场应用和推广;采用双曲线法的推算结果并结合理论计算值来设定挡浪墙预留沉降量较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5种斜坡堤挡浪墙水平波浪力计算公式,从波浪要素、墙底高程、肩宽大小、掩护情况、斜坡堤坡度和适用范围6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辅以设置不同工况进行实例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国标公式因采用波浪参数较小使得波浪力计算结果偏小,且其采用固定折减系数考虑墙前掩护结构影响,对挡浪墙结构设计指导性不足;BS6349-7公式和Jensen&Bradbury公式简单,其计算结果的经验性较强;改进的Pedersen公式和Martin公式参数考虑因素较为全面,且Martin公式适用范围较广。本文研究对斜坡堤挡浪墙设计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杨 《港工技术》2020,(2):89-92
本文介绍了全封闭充气膜结构主要施工方案,原有挡煤墙及防风抑尘墙拆除,新挡煤墙基础施工,气模施工,消防安全设施施工。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赣江某船闸临时挡水土石坝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预灌浆加固施工实践,通过预灌浆施工工艺,讨论预加固技术在砂卵砾石等软弱地质下,对塑性混凝土成墙效果的作用,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