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知识的认知,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呈现在我们面前:人们对车内空气污染及其综合症的关心,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所以,在2004年第一届全国客车大赛的专家点评会上,我们就特别呼吁客车制造业在改进设计、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完善服务的同时,还应注重对车内环境污染的控制。这不仅是全社会对环境友好客车的需求,也是公路客运和客车制造企业的一个共同的新卖点。  相似文献   

2.
《专用汽车》2005,(2):20-20
现在汽车业相关技术研究人员正在开发能自动调节车内空气质量的新型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与车载空调电脑结合,可以自动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气味等空气质量指标。研制的目标是无需人工调节的情况下,汽车能自动诊断不同工况下的车厢内的空气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汽车知识》2013,(2):10-10
著名音响制造厂商哈曼今日发布了一项最新的专利技术:0uantumLogic 3D surroundtechnology。这项车内3D声音技术是建立在QuantumLogicsurround(后简称0LS)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一项特别的3D算法提取音频流,并计算声音、设备和车内空间信息,以此提供给车内乘员一种犹如身临其境般的3D环绕音效。  相似文献   

4.
通报一 涉及车辆:丰田全车型。 故障现象:许多新车出现控制单元等电子部件误作动,导航偏离等症状。此类故障的发生是由于电子部件进水引起的,而进水的原因经调查是由于玻璃贴膜和使用高温蒸汽机对车内清扫作业时,大量的水进入车内,造成控制单元和电子部件等进水,导致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产品的要求也不只是代步工具那么简单,对于整车的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车内噪声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其中,排气噪声的优化对改善整车车内噪声品质,提高乘坐舒适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技术在车内噪声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传学  孙惠春 《汽车工程》1998,20(6):347-349,373
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单一工况下由发动机悬置点振动信号预测车内特定点低频噪声的神经网络模型,并针对驾驶员耳旁噪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单一工况车内噪声观测模型,可以频域内很好地预测出特定点的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7.
降低车内噪声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彬 《上海汽车》2006,(11):37-38
车内噪声水平是体现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汽车档次,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将车内噪声的控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噪声控制技术,利用CAE工程分析和车辆试验测试,确定各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值,在主要噪声传播途径上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配置具有吸声、隔声、阻尼特性的降噪材料的声学包,结果往往增加了汽车的整备质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等其他性能。新型降噪材料的出现以及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为车内噪声控制技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客车的车内噪声主要是低频声,它是由发动机和动力总成的振动所诱发的结构噪声,车内的低频结构噪声主要取决于动力总成的低频振动的隔离水平。通过对发动机橡胶减振垫的优化,达到降低客车车内振动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刘军 《汽车维修》2004,(4):52-52
有句话说得好: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个天窗,在汽车上也有不小的作用。有了天窗,汽车内会变得通透、明亮;有了天窗,车内的光线将得到改善;有了天窗,车内的空气将变得清新。试想,在上班的路上,打开天窗,让阳光洒满车内,闻一闻大自然的芳香,该是多么惬意。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各种类型的客车采暖装置及采暖方式并说明其优缺点:指出在开发客车时,应将车内采暖列入总布置;在使用采暖装置时,应采取措施,提高车内的乘坐舒适性及乘客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在某SUV开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运动感,外造型上设计了带镂空的尾翼,然而,镂空尾翼带来了新的气动噪声源,使得车内噪声性能严重恶化。本文通过对风洞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流场的分析,明确了镂空尾翼的声源产生原因:一是气流在镂空通道加速并冲击后风挡产生;二是气流在尾翼尾部区域分离、耦合形成的高湍流强度涡漩辐射产生。基于此,明确了优化方向:减少镂空处的气体流量;降低尾翼下方气流速度;改变尾翼下方气流流动方向。制定了具体的优化方案,并通过了风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对提高车内语音清晰度和降低车内声压级都有显著效果,车内声压级降低至少2 dB(A),语音清晰度分别提高0.7%、1.5%、1.7%。通过本文研究内容,可以为尾翼造型设计及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噪声、振动和舒适性是衡量现代汽车制造水平的综合性技术指标,特别是对于轿车而言,车内噪声状况更是衡量轿车档次的标准之一。近年来,世界汽车业各大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对汽车NVH问题尤为关注。为了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各大汽车公司都对汽车的NVH水平制定了严格的控制标准,并将汽车NVH技术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汽车车内噪声的过程中,判断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降低车内低频噪声水平是一个难点。运用声传递向量(ATV)技术,以某轿车为例,建立车内声学空腔边界元模型,对车内低频噪声进行仿真;通过对声传递向量以及声压频响函数的计算,进一步对低频段的噪声贡献量分析,为判断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选取车内驾驶员右耳畔声压响应的6个峰值点,采用幅值—相位图对场点声压进行模拟,对车身板件声学贡献量进行排序,发现防火墙和前挡风玻璃的结构振动对车内低频噪声的产生可能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改进设计后,车内低频噪声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抑制。  相似文献   

14.
问:我一直不明白汽车空调的内外循环到底有什么不同。有人说开外循环容易引入有害空气;有人说开内循环会使车内空气越来越差。我的CR-V使用频率非常高,我想请教一下,怎么样才能保持车内空气新鲜呢?  相似文献   

15.
《汽车杂志》2004,(12):176-176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轿车迅速进入家庭,对有车族而言,轿车堪称生活与工作的第二空间。但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100辆轿车车内空气检测时发现,82%以上车辆存在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据权威部门介绍,车内自身的污染源一是来自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释放的有害物质,如苯、甲苯、甲醛类;二是车内积累的污染物,如尘埃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16.
进入热浪滚滚的盛夏,你是不是也为爱车如何度过盛夏而焦虑呢?来吧,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自己动手赶制几道盛夏防暑的清凉茶吧。 第一道防暑茶:防爆膜 夏日,如果汽车不贴防爆膜,直挺挺地接受阳光的”洗礼”,车内恐怕是不好受的。汽车贴防爆膜可以有效地阻挡阳光,可以使车内凉爽,起到清凉皮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汽车导购》2005,(10):i0038
嘉年华强项:动力性强,操控性好,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弱项:车内电动门窗按扭不合理,位置不可调节的方向盘总是遮档仪表。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环保总局将车内空气污染物限制与测量方法,列入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计划,参加开题,2007年发布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制定方法,2008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方法标准的实施为备有关部门开展车内空气污染检测,了解车内空气污染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今天和明天     
《汽车与运动》2013,(2):98-99
Bose: 每一套专属的汽车音响都是基于Bose工程师与汽车厂家工程师团队密切合作,在车辆开发之初就介入音响系统的设计。根据每款车的造型、空间、内部材质的不同,量身定制最适合这款车型的音响系统,并通过专业调校,打破车内“最佳听音”位置在中央位置的局限,最终为车内每个座位都营造出仿若置身音乐厅的逼真音效。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运输中汽车车内次声声压级(ISPL)的大小,找出车内的主要次声源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车内次声对司乘人员的影响和车内次声的控制提供参考,对几种不同类型汽车的车内次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次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成分;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车内有较高的次声级,开窗时轿车内部的最高次声级达到120.5dB(ISPL),车内次声主要是由道路不平度随机激励引起车身板件的次声频振动及车外空气的紊流扰动所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次声形成的;随着车速的增加,车内的次声级也随着增大;当车窗打开行驶时,在车速为20-120km/h的范围内,轿车和大客车的车内次声增加2-10dB(ISPL),对于空气动力性和车身悬置减振性能差的部分面包车和平头客货两用车,车内次声反而减小。在窗口处采用加装导流板的方法,可以使轿车开窗高速行驶时的车内次声降低约7dB(IS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