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干井口公路大桥三孔钢筋混凝土上承式箱形拱桥的施工工艺.详细叙述索道方案确定、设计、安装及拱箱悬拼的施工方法,为同类拱桥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道路桥梁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其中大跨径预应力连续梁桥的建设施工数量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以大跨径预应力连续梁桥的施工为例,阐述其施工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内容,对影响施工控制的因素与误差调整的方法进行研究,作为该技术应用于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桥梁平转施工是目前跨越既有线路连续梁桥采用的常用施工方法之一。根据转体位置,桥梁平转可分为墩底转体和墩顶转体两种技术,但是在高墩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中,这两种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墩中同步转体方式施工的跨越既有成昆铁路的一座连续梁桥,本文以该桥转体施工实践为背景,介绍了墩中转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主要阐述了墩中转体系统设计与构造及用于墩中转体的新型托架结构、墩中转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对今后类似桥梁的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立交桥与地铁车站共站位条件下地铁车站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探索站桥施工顺序对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及受力的影响。通过拟设标准工程案例,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较为精细的三维模型,明确不同施工顺序下车站结构力学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先桥后站施工车站楼板竖向位移在每一跨内均表现为梁柱支座大跨中小,整体呈弓形的变化趋势,而先站后桥施工车站楼板位移表现为不同规律;先站后桥施工引起车站顶板及中板竖向位移较先桥后站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且中板增幅较顶板增幅大。站桥施工顺序对车站楼板横向弯矩影响较大,最大达到92.15%,发生在顶板侧墙处;纵向弯矩最大差异为55.05%,发生在顶板位置。先桥后站施工钢管柱水平位移及柱端弯矩大于钢筋混凝土柱,而先站后桥施工表现恰好相反。两种施工顺序下钢管柱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力相差不大,最大的差异发生在钢管柱位置,仅为8.53%。  相似文献   

5.
钢球铰是桥梁转体施工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以内蒙古第一座转体桥——集包铁路霸王河1号特大桥连续梁转体桥施工为背景,主要阐述钢球铰施工工艺流程、精度控制标准以及施工中注意的问题等,为今后同类转体桥的施工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座钢混凝土结合梁铁路弯桥,位于半径为300m的圆曲线上,采用(45 82 45)m的跨径组合,结构体系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监测是该桥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措施。施工过程监测成果检验了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也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平顶山市湛河一桥主桥--双跨独塔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为依托工程,开展了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根据该桥的特点,采用有限程序计算得到桥梁的内力和变形,确定桥梁的关键部位,制订了桥梁的施工控制方案,通过对主桥的施工控制实践,确保了该桥施工中的安全和顺利合龙,成桥线形与成桥结构内力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桥梁施工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河南岭南高速公路蒲山系杆拱桥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简要介绍该桥的上部结构构造情况,介绍施工阶段的划分以及几个关键施工阶段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结合一座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组合梁桥,介绍了大跨径连续梁—刚构组合梁桥施工控制的全过程及施工控制方法。通过采取合理的计算方法和理论分析确定了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并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比较,为提高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了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0.
对已运营公铁立交框架桥原位扭转施工案例国内少见,以太西铁路某框架桥原位扭转施工为例,采用以4孔16 m I100工字钢梁为纵梁、I62/I51工字钢梁为横抬梁、I20钢枕为横梁、钢筋混凝土挖孔桩及桥面枕木垛为支点的架空体系。根据该架空体系在扭转施工期间和非扭转施工期间2种受力状态,介绍铁路架空施工及框架桥原位扭转施工技术,总结框架桥桥体扭转施工控制措施。研究表明:既有双线铁路大跨度架空体系完全满足限速45 km/h的运营需求,扭转偏差角度和几何尺寸近于零。既有公铁立交框架桥扭转施工顺利完成,得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架空体系设计可推广应用于公铁立交、路基改桥、防洪抢险救援等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