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常疏浚工程中挖槽土方量计算模型的河床横断面是通过测量点的特殊断面,该断面轮廓曲线假定为近似直线或折线.本文的算法是先基于测量坐标生成河床曲面函数,求出任意的河床横断面曲线,以该曲线代替近似直线或折线计算挖槽土方量,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工程概况某大桥桥位地处河道蛇弯,蜿蜒于宽阔的草原湿地上,属平原区蜿蜒型河段,左岸为河漫滩,建有人工的江堤,右岸为高漫滩,河床坡降小,河床土质为低液限粘土、细砂、中砂。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一般冲刷起始水流、水流搬运能力、设计流量、水流泥沙粒径、河床结构构造等因素,对山丘区桥下河床一般冲刷的影响,对一般冲刷产生的危害及防治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起始水流对河床的破坏机理和非均质结构构造河床对一般冲刷的影响。指出河床结构构造的非均质性是导致一般冲刷深度计算与模拟出现较大误差或波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新建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小安溪桥航道的通航条件,建立工程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最低通航水位和最高通航水位、通航尺度、桥梁通航影响分析等参数。论证结果表明:近年来桥区河段河床及河势基本稳定,河演分析表明桥位附近不会发生主槽易位、河床转型的状况,桥区河段河势、河床稳定;建桥后流场仅局限在桥位附近较小范围内变化,泥沙淤积和冲刷范围有限,不存在桥区河势条件改变的水动力和河床边界条件;建桥后桥区河段河床仍基本保持冲淤平衡状态,桥区河段的平面形态、深槽位置不会有较大变化,滩槽格局稳定,建桥未对桥址河段河势产生不利影响;设计航道最高通航水位为258.53 m,最低通航水位为255.01 m,通航净高为14.36 m,单孔单向通航净宽29.50 m,单孔双向通航净宽51.00 m,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监测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河床冲刷深度,利用水深传感器建立了桥位区的小尺度监测系统,实现 了群桩基础内部河床冲刷的实时监测,并引入网络覆盖模型,对传感器埋设位置进行了优化,解决了河床冲刷传 感器位置的优化问题;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建立了整个河床防护区的大尺度冲刷监测系统,并对部分实测数据 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河床冲刷多尺度监测系统能够实现河床冲刷深度的高精度监测,整个系统的监 测精度可以达到dm 级.   相似文献   

6.
枢纽河床式布置的电站,厂房位于河床部位,由于厂房墙体需要挡水,而厂房墙体为钢筋砼,厚度又相对较薄,因此,防渗处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应用“SRCM”防渗材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言薄壁墩台是近年来小跨径的公路桥梁和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的通道、跨线桥普遍采用的一种墩台形式,具有省工、便捷、造型美观等优点。河床不宽时,为减少桥长、节省造价,不让台前锥坡压缩河床,可采用靠河较近墩台身直立的桩基薄壁墩台,墩台下面设支  相似文献   

8.
乐山港位于老木孔水利枢纽库区河段,该段河床及水流条件复杂。为确保工程建设后航道畅通、港口正常使用,在定床模型基础上进行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以研究成库后泥沙冲淤演变及相应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水库运行初期库区河床淤积较快,随着水库运用年限的增长,淤积速率逐渐放慢,至水库运用20a,库区河床冲淤尚未达到平衡状态;重点淤积部位在老江坝尾至坝址河段左右两岸边滩疏浚区,老江坝右汊及涌澌江口附近;水库运用20a,河床发生淤积,但库区航道尺度(航深、航宽、弯道半径)仍大于岷江三级航道标准,通航水流条件(流速、比降、流态)满足流量10 000 m3/s以下船舶的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苏通大桥营运期冲刷防护工程及桥区河床监测方案,分析了桥梁防护工程实施前后及营运期河床冲淤情况,对冲刷防护工程稳定性与防护功效、桥轴线断面、桥区主流及深泓近期演变等进行分析评价,认为苏通大桥冲刷防护工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目前桥区河床总体稳定,新通海沙围垦工程对长江-30 m深槽的影响尚未显现.  相似文献   

10.
河流改道是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使河道变直变短,进而加大河床的坡降,河水流速加大.河水流速加大就会产生河床的冲刷,导致河床降低,沿河路堤墙、护岸墙等墙体基础被淘空,导致墙体倒塌.此外,公路建设中,也还存在拦砂坝的下游冲刷、拦砂坝与岸坡的交接及护岸工程与天然河岸的交接处的冲刷、旱桥下的冲刷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水沙运动与河道演变的关系研究乌江狮子口滩群弯曲航道演变与碍航机理。应用河道演化所遵从的最小水流功率损失判据,分析了滩险成因;考察了复杂滩群弯道水流能量在空间上的分配特点;比较了不同整治方案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探寻有效的整治措施并总结复杂滩群弯曲航道整治的特点。研究结果对山区河流在弯曲航道段复杂滩群碍航整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建立贴体正交网格,对川维厂取水口河段在三峡成库后进行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流场计算,运用一个水文系列年循环计算出成库后该河段的悬移质淤积过程、淤积量、淤积分布.分析计算结果得出:成库后工程河段断面流速减少;取水口位置水势未变,水面依然存在横比降;悬移质主要在两岸的回流区和缓流区成累计性淤积,淤积速率基本一致.着重分析了取水口位置的水流条件变化、淤积后的河演变化对正常取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建立贴体正交网格,对川维厂取水口河段在三峡成库后进行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流场计算,运用一个水文系列年循环计算出成库后该河段的悬移质淤积过程、淤积量、淤积分布.分析计算结果得出:成库后工程河段断面流速减少;取水口位置水势未变,水面依然存在横比降;悬移质主要在两岸的回流区和缓流区成累计性淤积,淤积速率基本一致.着重分析了取水口位置的水流条件变化、淤积后的河演变化对正常取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运行后重庆河段泥沙淤积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峡水库按175 m方案运行以后,重庆河段的泥沙淤积将成累积性增加,两岸边滩加高加宽,河床演变剧烈,泥沙淤积将会对重庆河段的港口、航道和沿江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综合各方面考虑,进一步加大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力度,采取建库拦沙及蓄水攻沙,根据泥沙淤积情况规划调整河道岸线,实施港口改造和航道整治等综合措施,将成为减少重庆河段泥沙淤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沌口商品汽车滚装专用码头工程位于长江武汉河段的白沙洲分汊河段,笔者在文中对拟建码头工程河段河道历年冲淤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码头附近河段河势稳定,岸线、深泓线以及深槽边滩位置相对较稳定,岸线与水流较平顺.在不同水文年中,洲滩局部仍会出现冲淤交替变化,但河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多年来河床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具备兴建码头的水域条件.  相似文献   

16.
乌江白涛河段复杂滩群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历年实测资料结合数学模型,对乌江白涛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状况进行细致分析,中洪水期,郭母子滩挟沙能力急剧减弱,泥沙沉积形成江心洲及暗礁;枯水期,该滩产生自左向右横流及扫弯水等不利流态.狮子口滩群横向边滩变化,纵向航道变深、变窄、变弯;洪期流速减小,泥沙落淤;受扫弯水冲刷,左岸向河心位移,形成弯、窄、t浅滩;大量的人工掘...  相似文献   

17.
以呼图壁河动床模型验证为例,分析"自相似"动床模型验证中涉及到的模型砂选取、试验加砂控制、模型验证指标的确定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呼图壁河动床模型与原型河段的水面线、河床变迁范围、典型断面的冲淤深度比较,模型结果和实际基本一致,说明呼图壁河动床模型设计和模型布置合理,同时为新疆宽浅变迁河流的动床模型设计和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疆宽浅变迁河流动床模型验证——以呼图壁河模型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呼图壁河动床模型验证为例,分析"自相似"动床模型验证中涉及到的模型砂选取、试验加砂控制、模型验证指标的确定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呼图壁河动床模型与原型河段的水面线、河床变迁范围、典型断面的冲淤深度比较,模型结果和实际基本一致,说明呼图壁河动床模型设计和模型布置合理,同时为新疆宽浅变迁河流的动床模型设计和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天然连续弯曲河段的概化模型上进行推移质输沙试验,分析不同弯道段推移质泥沙运动的特点,绘制了泥沙运动轨迹图.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连续弯道中,推移质泥沙运动轨迹不同,凹岸来沙和凸岸来沙向下游输移时呈现不同的特点.连续弯道的前、后两弯的形态和过渡段的河床形态影响泥沙运动路线,决定泥沙输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