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血管病患者一般多表现为痉挛性不全偏瘫,肌电图检查可发现瘫痪侧脊髓神经反射(H反射)活跃。本组30例脑血管病患者(多数为脑血拴形成,少数为脑溢血),应用DiSA14A20型肌电仪,观察双侧胫神经电刺激后直接诱发肌电位M反应及脊髓神经H反射。检查结果做文字及摄影记录。对M反应及H反射的潜伏期、持续时间、幅度以及他们和刺激强度之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2.
用经典方法测量了我国100例正常人H反射的潜伏期,该值与据Braddom公式计算的理论值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该公式不适宜于我国人。本工作首次测算了100例国人H反射潜伏期与受试者腿长和年龄间关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3和0.375。此外,还研究了H反射潜伏期与性别间关系。  相似文献   

3.
裴凯 《交通标准化》2008,(7):167-171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及玻璃纤维土工格栅防治路面反射裂缝的机理及力学分析,对玻纤格栅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作一阐述,有利于防止或延缓半刚性基层裂缝的反射。  相似文献   

4.
脉冲声镫骨肌反射试验经我们证实对各种耳聋有鉴别诊断价值,临床检查15例耳鸡、39例感音神经性聋和17例美尼尔氏综合症的声反射松驰指数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15例蜗后病变患者的脉冲声反射曲线异常。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2例正常人和9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H反射潜伏期、近端传导速度、远端Ia类纤维传导速度及运动传导速度的测定,发现COPD组有明显异常。同时进行了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测定,发现低氧血症越明显,肺功能越差,神经传导越慢,但二者之间并无明确相关性。并对COPD病人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意义,COPD性神经病变发生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传热学及气象学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CFX建模分析热反射涂层路面、普通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等3种路面的温度场,表明反射率越高,路面表面温度越低;反射率为51%的热反射涂层路面较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最大降温值分别为9℃和3℃。同时对这3种路面温度进行了实测验证,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太阳热反射涂层试验路铺筑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沥青路面热反射涂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变化及涂层的不黏胎干燥时间,建议太阳热反射涂层施工时气温保持为15~30℃,沥青路面温度保持为20~40℃。提出了热反射涂层的施工工艺并进行了试验路的铺筑及性能观测;涂层在夏季高温季节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最大降温值可达8.7℃,在低温季节无明显降温效果;防滑粒料的添加使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使用半年后抗滑性能仍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观察了镇疼药吗啡及其拮抗剂纳洛酮对离体蟾蜍脊髓腹根反射(VRR)的影响。发现小剂量吗啡(3.5×10~(-7)~10~(-5)M)对离体脊髓VRR具有兴奋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它与吗啡浓度呈正比关系。而大剂量(5.32×10~(-5)~8.08 ×10~(-5)M)吗啡则对VRR有抑制作用。单独施加纳洛铜于标本对VRR无兴奋或抑制作用,但当一定浓度吗啡兴奋标本时,加入纳洛酮可对抗其兴奋作用。进一步加大纳洛酮浓度,甚至可抑制VRR。实验资料提示纳洛酮可对抗吗啡对离体脊髓VRR的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利用室内试槽铺筑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热反射涂层路面结构的温度场试验与检测,并结合获得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路表设与不设热反射涂层两种方案的路表温度、变温速率、温度梯度、变温幅度和相位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和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反算了主要热辐射特性参数.研究成果在保护西部地区冻土上限值和解决城市热岛效...  相似文献   

10.
首先简要分析了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及养护方案的制定,进而详细介绍了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养护修补技术,对于沥青路面养护维修管理作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半刚性基层在路面结构中应用广泛,在建设中因为控制不到位,会产生大量的反射裂缝,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分析了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并对反射裂缝的扩展及危害进行了阐述,从材料、施工、养生管理及结构层新材料角度提出了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消除对策,期望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董万军 《交通标准化》2010,(15):122-125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罩面和半刚性路面的常见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极大.故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包括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然后在分析国内外道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多种路面裂缝的预防及治理方法,对道路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复合开裂的变化规律,基于断裂力学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考虑沥青面层材料的粘弹性,分别研究了移动荷载作用下不同双裂纹间距、不同反射裂纹深度对面层top-down(纵向)、基层反射(横向)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探讨了其开裂扩展特性,评估了不同移动荷载状态下面层top-down裂纹的断裂疲劳寿命.结果表明:移动荷载作用下,面层top-down裂纹以Ⅱ型扩展为主,在单裂纹及双裂纹间距为0时,分别对应其扩展最严重与最轻微情形,但双裂纹间距及反射裂纹深度对其扩展影响较小;对于基层反射裂纹,当双裂纹间距为400 mm时,最易发生Ⅰ、Ⅱ型开裂扩展,随着反射裂纹深度的增加,扩展程度也逐渐增大;不同移动荷载状态下的top-down复合型裂纹断裂疲劳寿命长短顺序为:高速最长,次之静态、低速制动最短,制动情形下的疲劳寿命仅为高速情形下的20.4%.   相似文献   

14.
介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综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变化规律。影响反射裂缝的因素可分为路面结构材料特性、路面结构温度场特性、路面结构荷载特性、路面结构层之间结合状态和反射裂缝长度等。  相似文献   

15.
在对广东省多条常规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常规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以二广高速公路怀集先行试验段养护为依托工程,对新建的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二广高速公路怀集先行试验段的路面养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不仅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行车舒适性,而且也影响到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笔者在介绍反射裂缝概念基础上,简要叙述了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及扩展规律的几种理论。针对裂缝形成机理,笔者总结出几种防治反射裂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反射裂缝应力吸收系统STRATA在盐通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缓解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盐通高速公路采用反射裂缝应力吸收系统Strata作为沥青路面下封层,本文介绍了反射裂缝应力吸收系统机理、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玻纤格栅的特性、防治反射裂缝的作用机理、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玻纤格栅的特性、防治反射裂缝的作用机理、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国内高等级路面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为主,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具有季节性以及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等特点,使新疆内路面反射裂缝等病害更为突出。目前,反射裂缝已成为新疆最常见的路面病害形式之一,不仅降低路面使用性能,而且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以南北疆2条国道为背景,主要从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扩展机理出发,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