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重庆市公共交通应用IC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重庆公交的现状,对重庆公共交通实施IC卡的必要性、可行性作了阐述.通过借鉴其它城市公交应用IC卡的经验,提出了重庆“交通一卡通“系统建设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汉城市与我国公交IC卡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介绍汉城市公交IC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扶持政策和我国公交IC卡系统的应用情况,从中总结汉城市公交IC卡系统的特点,通过分析对比为我国城市公交IC卡的发展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彭晗  田振中 《交通标准化》2007,(11):120-123
公交IC卡的应用,不仅方便了乘客出行,也为城市交通规划相关数据的采集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查统计手段.针对当前城市公交IC卡在换乘矩阵构造过程中存在的信息量大、处理困难的问题,利用Excel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大量的IC卡信息进行了有效地处理,成功地构造了城市公交换乘矩阵,使其成为公交换乘枢纽规划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单条公交线路的IC卡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霄  陈学武 《城市交通》2005,3(4):73-76
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及客流信息,是进行科学合理的公交运营决策和公交网络规划的前提。随着城市公交IC卡的广泛运用,从IC卡信息中提取城市公交客流信息成为又一种公交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公交IC卡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可以得到实时准确且连续的公交客流信息数据,较之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经济实用,数据结果准确度高。以单条公交线路的IC卡信息为例,提出单条公交线路运营及客流信息的分析处理方法,得到包括站点客流、线路客流、断面客流等主要客流指标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传统城市公交满载率指标测算过程的人力投入并提高指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利用公交IC卡刷卡信息、公交GPS信息、公交站点信息和公交车辆信息,通过各类信息衔接分析,提出了基于公交IC卡的公交满载率指标计算思路。采用MYSQL搭建分析数据库,通过编程代码自动关联识别和快速分析大数据,计算出城市公交线路的满载率指标值。通过案例分析发现,相比传统公交满载率调查方法,基于公交IC卡信息的公交满载率指标计算能找到更精确的最大客流断面、得出更精确的计算结果,并且运算过程更高效,能有效节约人力,可为同类城市测算城市公交满载率指标、分析城市公交乘客的出行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城市公交乘客的出行特征,本文利用公交IC 卡及GPS数据对公交IC 卡乘客上车站点推算进行研究.针对安装车载GPS设备的车辆,运用GPS数据与IC 卡数据融合算法进行推算;对于无车载GPS设备的情况,为适应一票制IC 卡数据挖掘,对贝叶斯决策树算法进行改进,允许节点跳跃,推算上车站点,并且利用Markov 链特性降低算法的运算复杂度.同时,本文以北京公交数据为例,对提出的两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推算上车站点,3 站之内误差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算法在兼顾算法精度的同时合理地控制了运算复杂度,可以实际运用于城市公交系统.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原有的售票方式及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一些城市公交部门试行的IC卡收费管理系统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如系统的抗干扰问题、安全问题、制造成本问题、系统功能(如按站收费)问题等.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些产品也还满足不了城市公交的需要,致使IC卡技术在城市公交收费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推广比较缓慢.如何应用高新技术,开发、完善公交收费及公交行业管理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交规划、管理工作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给予定量的决策数据支持.公交出行分布数据通常基于居民出行调查获得,然而因其调查代价巨大不能作为常态化调查手段.短期的公交线网调整工作更依赖于现状的公交出行分布需求,本文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公交GPS和IC卡(含老年卡)数据推算现状公交出行分布的实用方法.当前在大城市常住人口使用IC卡作为公交支付手段已得到相当普及,采用基于车载GPS和乘客IC卡记录能够推断得到全日公交OD数据并用于公交出行量回归模型的标定.模型检验通过后,可结合人口数据和就业岗位资料用标定模型计算以投币作为主要付费方式的流动人口公交OD;叠加两部分OD得到完整的城市公交出行分布结果.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2010年郑州市综合交通调查实践得以验证,对其它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共交通调查对城市公交行业十分重要。主流公交调查方法有跟车法、驻站法、IC卡数据法和小票法4种。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每种方法适用性及核心特征的认识,往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而效率低下。通过剖析公交出行特征,指出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并进一步指出小票法和IC卡数据法在公交调查能力上具有互补性。小票法获取的OD是公交线路而不是公交系统OD,适用于换乘率较低的城市,但可以配合IC卡数据法实现对公交换乘率高的城市的公交调查,通过二者组合拓展调查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驻马店从2012年出台《驻马店市2012年信息化建设方案》以来,智慧城市建设走上了高速路全速推进,城市公交正将"互联网+公交"融入日常生产运营当中,为市民乘客提供更为便利的出行条件,为驻马店智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1 互联网+公交扩宽IC卡服务功能 (1)全国55个城市互联互通.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我们认为IC卡智能收费系统还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空间(驻马店公交2007年便引进了IC卡智能收费系统).如何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与其他地市资源共享,最大程度的方便市民乘客是我们更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