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面对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全球汽车产业调整的竞争环境,上汽集团积极探索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的技术发展路线和产品开发策略,提出了"世界为我所用"的自主创新总体思路.在产品开发方面,胡茂元董事长明确提出了"自主开发,联合开发,超前开发"并举的基本方针,其中,自主开发就是要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建立与产品开发流程相适应的开发系统,走出一条整车与零部件同步开发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文中结合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该企业在汽车产品开发方面的经历,经验,做法和模式,强调了在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主开发”与“自主品牌”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自主开发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上汽集团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上汽集团建立“超前开发、自主开发和联合开发”三个层面的产品开发体系,目的是为了最终形成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如何建设自己的科研人才队伍,保证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成了当前上汽集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上汽集团科研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度重视产品开发技术,企业全局产品开发观念深入人心,实施项目管理、目标控制和同步工程开发模式等是国外发达国家汽车产品开发系统的特点;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以消化吸收,改革创新,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这是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汽车产品开发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摩托年行业产品开发大都以引进产品为主,缺乏自我开发能力,摩托车行业的不公平竞争又限制了开发能力的提高,加上国家行业政策的影响,使大部分摩托车厂家流动资金匮乏,新产品开发投入不足,技改资金不到位。轻骑集团的对策与措施轻骑集团十分重视企业的技术进步,把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放在第一位。1993年成立了国内同行业第一家企业技术中心。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集团坚持“提高队伍素质,加速产品开发,加强部件预研,加快基础建设”,“到2000年达到具有自我开发能力”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分4个阶段介绍了一汽集团公司产品开发的基本实践。一汽集团公司在组织产品开发上的主要经验是:抓住改革机遇,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开发能力;完善企业的功能,建立卢以技术中心为主体的自主开发体系;大胆实践,在实践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为  相似文献   

7.
高卫民  徐平 《汽车工程》2005,27(5):634-638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在多年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以中高级轿车产品为突破点,集中对市场分析与本土化产品定义、产品平台的再次开发、多品种混线生产与垂直换型、数字化设计与实验分析、产品开发过程的全球协同管珲等5个方而的火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形成了完整的中高级轿车本土化快速自主开发平台、技术能力和管理体系,并成功应用到君威系列轿车开发中,使合资企业在自主开发上开拓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汽车产品开发流程直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客观科学地比较不同车企之间产品开发流程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产品开发的主要工作内容,定义了标准化的汽车产品开发流程框架,构建了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的汽车产品开发流程评价模型。基于对各种渠道大量信息和数据的甄别处理,应用该评价模型对德系、日系、美系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国际主流车企和中国自主品牌代表性车企的产品开发流程水平进行了量化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产品开发流程的综合水平上日系车企处于领先地位,德系车企与美系车企接近,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与国际先进车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最明显的短板是平台开发和开发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9.
陈礼番  余卓平 《上海汽车》1997,(4):32-35,38
本文在分析了上海提高汽车产品开发能力的重要性,汽车技术的多学科性,提高汽车产品开发能力的主要方面等主要问题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发挥上海高校综合技术优势,建立上海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中国汽车工业高科技论坛”于10月8日在北京召开。在此次论坛会议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指出:汽车工业是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是当今诸多高新技术的载体,产品开发是汽车工业技术的核心。中国要迅速形成自己的汽车工业,形成自主的技术开发能力,实现汽车工业持续、稳定的自主发展。同时,他特别提到:在“十五”期间,我国将投入1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发电动汽车。他说,电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业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要有自己的开发能力和品牌。因此,必须学会产品的开发并用自己的品牌去开拓市场,实现真正的“中国制造”,抓住前后两端,才能在产、销量增长的同时也取得自主民族品牌的目标。 产品开发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软肋,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已成为工业内强烈呼声。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完全依靠一个企业的力量全面开发汽车新产品在中国已经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其实,培育中国汽车的自主开发能力有多种途经,上海通用对引进的车型作全面本土化的改  相似文献   

12.
沈彤 《上海汽车》1996,(5):33-35
本文通过国外先进国家的汽车产品开发对比,找出差距,(1)做好零部件的产品开发工作;(2)培养人材,尽快建立企业研究开发中心;(3)用精益生产方式进行产品开发,走自主开发的路;(4)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推动汽车技术发展:(5)政府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我国汽车产品开发能力提高的进程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必须走适合国情的产品开发道路。  相似文献   

13.
张伯顺  久陵 《轿车情报》2008,(11):28-29
什么是自主知识产权(简称“自主产权”)?企业拥有产品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及认可权,以及产品技术转让权。自主产权的取得,可以“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或委托开发”的途径,或者说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途径,“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是汽车生产企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上海嘉陵车业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嘉陵集团踏板车生产基地,始终坚持“全新创意、自主开发、引领时尚、创造市场”的产品开发思路,以创新不断拓宽市场,近日又隆重推出一款时尚踏板车——嘉陵JL125T-26“先行者”(见图1)。该车曾获得7项国家专利,并于2002年荣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国迅速成长为汽车大国,关于自主开发汽车技术和培育自主汽车品牌的呼声日益高涨,传达出期望中国汽车工业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的民声民意,同时在媒体上展开了一场要不要自主开发汽车技术和怎样自主开发汽车技术的大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业内外人士认识到“自主”的政治意义和商业价值。人们自然关心: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自主开发的汽车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在哪里?自主开发汽车技术的前景如何?2005年4月22日开幕的第1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无疑是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最好场所。  相似文献   

16.
汽车产品开发作为汽车项目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是否成功。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已受到了国内外汽车厂家的重视。本文对汽车产品开发流程进行了总结,提出“V”字型的开发过程;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开发思路和过程,重点对助力形式、助力特性及关键系统和零部件进行了分析;对电动助力转向的验证思路和过程进行了说明,并对验证内容和类型及电动助力转向调校、测试与评价进行了深度解析,为后续开发和验证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探索自主品牌开发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目标,实质上就是以自主产品开发项目为载体,实现和形成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和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朱盛镭 《轿车情报》2004,(10):32-34
实现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目标,以自主产品开发项目为载体,实现和形成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和经营能力。需要我们重思战略,确立一个推动集团自主发展,规模提升,跨国经营和科技强身的自主品牌开发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上海汽车齿轮总厂在引进吸收国外产品技术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消化创新方面不够状况,就市场调研,零部件超前开发,联合开发,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产品开发体制以及人才培养诸方面,对培育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提出了若干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10日起到7月中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期间,北京汽车工业集团在中华世纪坛展示了北京生产的第一辆国产小轿车——“井冈山”牌小轿车和北京吉普公司自主开发研制的中国第一辆具有国际水平的SUV——“挑战者”多用途越野车。两个问世相差40多年的汽车意在向人们述说同一个主题,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在产品开发上的骄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