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路面养护作为一个新的理念已越来越被重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是提高公共资产的服务水平,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重要技术手段。全寿命周期管理考虑了包括建设、运营、拆除等阶段的成本,目的在于降低整个寿命周期的总成本。本研究将全寿命周期理念运用于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中,依据该理念制订了详细的路面养护计划,并对养护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  相似文献   

2.
薛国胜 《公路》2015,(2):53-56
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长足发展,截至2012年底通车里程已达5000km,全省高速公路路网体系已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养护管理任务日趋繁重,不断增长的养护需求与养护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也将日益加剧,推行基于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理念的科学化预防性养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江苏省高速公路成本最小化、性能效益最大化的养护目标,采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方法对高速公路单路段多年和多路段多年决策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考虑以交通量、车辙深度、横缝状况指数、平整度IRI、横向力系数SFC和修补率作为决策指标,通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树和路面性能衰变模型,实现单路段多年决策优化。并以养护公司年度养护预算费用为约束,以寿命周期内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提升最大为决策目标,对各路段寿命周期内不同的养护方案组合进行优化求解,最终确定了有费用约束和无费用约束下的多路段多年最优方案的求解办法。最后选取某高速公路样本路段进行了寿命周期内的多路段养护决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研究刚刚起步,关于桥梁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理论研究还不成熟,更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已建大型桥梁工程养护、维修方面资料,通过分析桥梁最初建设成本以及整个寿命期内的营运期成本(管养成本、用户成本、环境影响成本)和拆除成本,对某跨海大桥非通航孔引桥混凝土梁方案及钢箱梁方案进行全寿命成本分析,在推广"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设计理念以及提高桥梁工程投资经济效益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根据耒(阳)-宜(章)高速公路路面性能检测结果,对路面病害的特征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耒宜高速公路所处的气候及地理条件深入分析各路段病害产生的原因。为使采取的养护维修措施在资金有限情况下达到效益最大化,依据预防性养护理念,应用全寿命周期下的效果费用比方法对耒宜高速公路的养护策略展开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琳  何寿奎  葛明  郑强  霍典 《公路工程》2024,(2):158-165
推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建管养一体化有利于提升高速公路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本预测是设计与养护方案优化的基础。在大中修样本数量有限的情形下,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结合高速公路专项项目特征指标预测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及结构物大中修费用;建立寿命周期成本模型,根据建设成本、养护成本、用户成本、环境成本等寿命周期成本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并进行实例分析,避免根据单纯建设成本最低和定性分析进行方案选择带来的后期维护及运营成本偏高的缺陷,研究成果对设计方案优化和建管养一体化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广东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规划编制要求,对广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养护规划和改造设计的三要素:养护规划、养护时机和养护路段的实施方法。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方法分析了养护规划的经济性。最终制定了具体养护规划方案,并在广佛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地形地质、工程造价、土地资源、安全性能、环境保护以及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等6个方面入手,结合多条高速公路设计实例,阐述了高速公路"以桥代路、以桥代隧"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路面预防性养护及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预防性养护理念和预防性养护措施,以及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在道路项目方案比选中的应用。阐述预防性养护与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关系,应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进行预防性养护策略方案的效益及成本分析,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原来已建高速公路也逐步进入了需要养护维修的阶段。在实际成本计算中,应当是在一个期间内,将高速公路的日常性养护与典型性养护费用一起考虑,确定何时进行典型性养护才是更有利于成本控制。为解决全寿命周期内养护维修总成本最小化的问题,通过对不同规模养护工程进行比较,确立养护的作业内容及相关成本;然后以湖南省耒宜高速公路为例对成本构成进行分析,探讨养护成本的控制问题;最后采用图与网络规划的运筹学方法,对耒宜高速公路的典型性维修方案进行设计,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的最优化,为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也为其他高速公路的相关成本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评估路面全生命周期用户成本以制定最优的路面养护策略,提出基于网络交通流均衡条件的路面养护多阶段动态规划最优决策模型,通过交通流的仿真,模拟用户成本在路网养护前、后以及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动态变化,并设计启发式迭代算法。该模型最小化的目标函数包含了生命周期的养护成本、用户成本、路面资产残值,约束条件主要由交通量守恒约束条件、养护预算约束、路面性能转移约束等。为证明模型的有效性,以一个具有10个路段的路网为例,采用提出的模型制定该路网连续20年的最优养护决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年养护预算确定的情况下,全生命周期路面养护最优方案是一个决策方案组合,该最优方案可以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并有效减少用户成本,可为路面养护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不同养护约束情景下的全生命周期用户成本的模拟表明:随着养护预算的增加,养护路段增多,导致用户成本增加,使养护成本的边际收益发生递减,养护预算在理论上具有一个最优值,并且养护成本收益与养护预算之间呈倒U形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沥青路面大中修、罩面及改建工程的定义、寿命费用周期分析,标准对策及模型,交通量分级进行论述,提出了加铺层设计的合理厚度和建议结构.  相似文献   

13.
周丹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7):176-179,228
跨线桥上跨运营线路,其施工架设、养护、维修都受到下穿运营线路的影响.如何能在设计方案阶段便考虑到检测、监测、维修、拆除的安全便捷,成为跨线桥方案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以辽宁省内一批新建跨线桥为背景,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考虑跨线桥设计方案,对各个寿命环节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得以实现的方法全面考虑,以保证跨线桥在全寿命周期内自身性能良好、对运营铁路影响小、经济效益最优.通过从运输、架设、设计细节、养护维修、阶段费用和全寿命周期费用等方面对3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外部条件下所适用的不同的设计方案,为上跨铁路、公路桥梁快速架设、智能养护、全寿命周期成本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5,(3):98-104
工厂固定设备维修的目标是实现资产所有权的最低生命周期成本,同时保证可流动资产满足生产经营需要。一个可操作性维修计划必须考虑到生产设备全部使用期限内的总维修成本,包括直接维修费用如润滑剂、备用零部件、修理以及检查等费用,间接维修费用如产量损失及环境破坏可能带来的开支,以及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支出包括资产购买、更换及磨损性支出。  相似文献   

15.
朱晓兵 《隧道建设》2014,34(5):397-401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而易见,轨道交通建设给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地方政府在轨道建设前期如何前瞻规划、统筹安排和有效整合沿线资源,探索适合的建设模式对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深圳地铁6号线为例,借鉴香港"轨道+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阐述城轨TOD与香港地铁"轨道+物业"的理念,分析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在大陆应用存在的问题,介绍"轨道+物业"理念在深圳地铁6号线规划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将"轨道+物业"的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最后对国内城轨TOD成功实施提出一些建议:创新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出让和储备机制,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规划接驳机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及技术规范支撑,加强法规制度保障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分配有限的养护资金、确定最佳的维护对策和时机,基于结构可靠性,以既有桥梁的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利用决策树模型和马尔柯夫过程对既有桥梁的维修策略进行分析,结合桥梁的生命周期其他费用,建立桥梁的生命周期成本决策模型,找到桥梁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最佳维护策略。通过计算案例对该模型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说明。该模型可较全面地考虑到桥梁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状态概率和成本因素,使决策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海军  陈艾荣 《公路》2004,(12):34-38
桥梁耐久性低、服务寿命短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结构正常服务功能的发挥 ,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文中介绍了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概念及其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 ,阐述了它的基本原理 ,探讨了桥梁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并给出了进行分析时的计算公式。利用国外的两个例子说明了桥梁全寿命成本分析对于桥梁设计和维护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何杰  高斌  薛陶  白玉冰 《隧道建设》2018,38(Z1):51-57
论述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技术难度、设计理念及养护管理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和理论水平发展迅速,已逐渐步入“绿色建设期”,但距离科学养护管理仍然差距较大,存在“建管养”分离、检测养护难度大、基础数据混乱、评定系统不完善和维修加固体系不完善等挑战。针对以上挑战,从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引入全寿命周期建设理念,论述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养护便利化和标准化施工等理念对于隧道“建管养”的重要意义; 2) 建立隧道建养信息化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及BIM信息技术,为隧道建立信息档案; 3) 完善养护技术体系,对现有隧道检测、维修加固技术手段进行梳理,总结一套隧道检查、管养技术体系。以期为公路隧道科学养护管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推进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从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标准、建模技术、全寿命周期的应用等方面,对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我国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技术标准较为领先,隧道结构BIM建模技术已基本成熟,BIM技术在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阶段均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2)下一步应完善与隧道工程密切相关的地质信息模型标准,并向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信息模型技术标准延伸; 3)要重点解决设计变更时模型自动更新的问题,深化BIM技术在隧道动态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加强全寿命周期集成平台的研发,推进BIM技术从设计到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全寿命周期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冯永华 《上海公路》2012,(3):27-30,13
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特大型桥梁投人运行,如何确保桥梁运行安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基于对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考虑,提出桥梁安全的全寿命管理理念以及基于这一理念在管理体系及设计、施工、运行各阶段责任主体的建议,以上海近年来运用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和用于桥梁建设和养护(尤其是特大桥)的一些有效技术措施为例,以期证明,运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可以提高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各阶段的工作质量,保证桥梁的耐久性和结构安全,促进桥梁建设、养护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