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文化生态资源保护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基于城市单元的概念,探讨其自然生态属性和文化社会属性,分析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在两种属性上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指出应适当限制交通系统在自然生态属性突出的城市单元中的规模,努力做到两者的相互融合;针对老城区应尽量减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对单元文化肌理的冲击,针对新城区应注重交通与土地开发一体化,形成绿色交通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最后,针对居住、商业、交通枢纽等具有不同主功能的城市单元提出不同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下半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方式进入转型期,由注重速度向注重质量转变。相应地,在城镇化与城市建设的发展特征上,城市人口增长、新区增量扩张速度放缓,既有城市建成区存量规模越来越大。然而,城市空间结构还远未实现规划的多中心结构,职住问题还是制约城市生活品质提高与交通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建成区城市更新在城市空间发展上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长三角城市群又是发展相对成熟的先行者之一。为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精神,应该认真思考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与国家(或省域)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异同和关系,明确其目标、任务,以及技术方法所需要进行的调整。一、理解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的特殊性,避免规划工作的"张冠李戴"相比较国家层面和城市层面的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群综合交通规  相似文献   

4.
治理上海城市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基本思路是注重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在大力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强化需求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推进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建设,精细化管理道路交通,加强宣传教育,形成现代交通全民意识和全民行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迫切需要从都市区这一更大范围内进行一体化研究。相比于常规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以及对象上有所差异。以郑州市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为例,结合自身创新点,着重论述了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的规划思路与方法,以期对其他城市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城市交通发展值得注意的几个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大城市交通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倾向,如不尽快调整,将影响和制约城市的健康发展。从中国模式的城镇化进程、特殊的机动化发展态势、世界罕见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规模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特殊背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交通沿袭固有发展套路,在设施规划建设、交通结构调整、公交优先、区域一体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并对其进行剖析。为引导中国大城市交通健康发展,提出在城市交通规划理念、规划内容和规划体制等方面需要变革和创新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7.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强化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完善城市群之间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构建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0%后,未来一段时期将处在城镇化加速阶段,我国的城市化率已于2012年达到52.6%,并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多个城市群,城市群成为城镇化主体形态。  相似文献   

8.
1国外研究现状   1.1城市交通规划   国外有关专家认为交通规划应先于建设布局,城市交通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应占有特殊的地位.欲建立理想的城市结构,必须超前发展作为城市骨架的合理的道路交通系统,把城市交通建设同城市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1995年美国提出了一套系统的交通规划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在制定交通规划时,必须对交通出行、将来的城市土地利用、车辆增长趋势、现有基础设施等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杨浦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以"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为目标,深入实践"以人为本、安全为重"的理念,努力创造更适合慢行的环境,让交通更有序、更安全、更有利于健康。一、交通与安全发展趋势1.全球交通的新导向:慢行交通的复兴。不论是高度依赖汽车的美国还是巴黎、法兰克福等欧洲城市,慢行交通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或复兴。  相似文献   

10.
9月27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以“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为主题的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建设、交通、铁路、道桥、隧道、市政等土木工程各个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学会会员和新闻媒体的代表约3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中需要大幅度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虽然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压力大、城市建设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城乡规划建设标准不高、各专业间统筹协调性差、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缺乏规划等问题.要针对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科学推进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化,做到城乡统筹、大小城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全面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做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城市建设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着"实现中心城功能优化和有机疏散、沿区域性交通轴线培育城镇节点、促进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目标。在历次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郊区经历了"卫星城"——"新城"的建设历程。一、新城规划的背景近十年来,郊区新城规划受到广泛重视: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11个郊区新城;"十五"期间,开展了"一城九镇"试点,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后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浙江交通建设中存在着规划、资金、土地资源、管理、科技人才与信息化、安全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要发挥交通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引领浙江城镇化发展,浙江要突出重点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规划,强化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源节流破解交通建设资金瓶颈,创新思路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强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科技和信息化作用,加强新型城镇化中交通建设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京都市拥有良好的绿色出行传统,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建设。2010年,京都市发布《"步行城市·京都"宪章》和《"步行城市·京都"综合交通战略》,旗帜鲜明地宣布要打造步行城市,并着力从城市建设、交通模式转型等多个方面予以实质性推动。京都市建设步行城市的主要特点包括:社会价值引导与政府建设计划并重;空间、生活、交通三个维度协同共建理念;以示范项目带动政策整体推进的实施方式;长效运转的体制机制是建设成功的根本保障。京都市的成功经验包括:拥有可步行的道路网络本底;拥有民意支持的社会基础;以严谨的方案论证与周详的方案设计为技术保证;注重多模式协同;物质与社会建设并重;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程序作为制度保障。京都市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城市以人为本的规划管理提供借鉴,尤其是以步行化为抓手实现城市功能再造和交通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商业中心区步行街交通规划——以王府井步行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颖 《城市交通》2000,(1):12-15
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在商业中心区建设步行街的热潮,这种现象反映了步行街作为一种改善城市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繁荣商业经济的规划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在商业中心区建设,特别是将原来做为机动车通行道路的街道改造为步行街,十分有必要对步行街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和制定周密的交通规划和交通组织,来保证步行街建设的成功。本文通过以王府井商业中心区交通规划研究为例,试图分析以商业中心区步行街建设为主题的交通规划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放射+环”的路网结构为研究的基础,阐述了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城市过境环路与城市发展、交通需求、物业开发和景观协调的相互关系;得到了环路线位与交通起讫点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探讨了合理半径确定的原则;从而,使环路规划以交通需求为导向,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在市区和郊区的过渡带上形成优美的建筑规划空间.  相似文献   

16.
建设健康城市是面对城镇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而倡导的行动战略,健康的交通系统是健康城市的基础支持性环境。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审慎态度是基于短短一百多年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对消耗大量的土地、能源,以及日益增加的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压力的反思。由美国和欧洲两种在机动化进程中截然相反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案例,指出未来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回到解决交通、居住和产业这三者的匹配关系上。最后,从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的关联性、公交优先理念和城市道路网体系与功能方面阐述了如何创建健康的城市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7.
结合武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三规"同步修编,如何做好新时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成为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首先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位、作用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回顾武汉市已开展的三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实践,指出既有规划在一体化发展、枢纽衔接与合作、土地开发模式、交通与空间发展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不足。结合武汉市新一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从交通引领发展、建设枢纽城市、交通规划转型、优化交通结构等方面阐述需要重点研究并解决的问题。规划修编强调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高效衔接与互动融合,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城市交通行动计划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江永 《城市交通》2012,(2):7-14
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GB/T50546-2009)的要求出发,结合《温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年限、范围、依据等编制要素展开探讨.围绕温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提出应注重对城市、综合交通、轨道交通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的一体关系的分析,强调形成多位一体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彭文俊  邹楠 《交通与运输》2021,34(z1):102-106
在存量发展背景下,通过轨道交通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形成广泛共识.在剖析轨道交通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分析其深层次含义是构建以轨道为骨干的轨道城市空间形态,促进轨道交通以区域发展前景、城市空间形态、公共空间布局、其他交通方式的多维统一,需要从轨网规划、轨道近期建设规划到轨道实施落地的全链条规划设计体系支撑.以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实践为例,在区域协同方面,多前景分析园区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前瞻性布局园区轨道网络;在城市空间方面,促进园区站枢纽与城市中心体系耦合;并在轨道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中,探索了涵盖"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地下空间与交通一体化规划方法,为国内类似地区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的作用与思路转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静霞 《城市交通》2006,4(1):17-22
对城市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在传统的城市增长模式下交通面临的困境。指出在城市发展的新时期交通的作用发生了有别于以往的变化,交通已成为国家和城市解决经济、社会等方面难题的切入点。新时期交通规划是落实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城市人民政府调控、引导城市发展的的重要手段。在对传统交通规划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交通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原则,实现四个转变,以增强交通规划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