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赴俄罗斯地铁考察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俄罗斯主要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地下铁道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运营效率、管理水平的考察,发现俄罗斯地铁在技术上、管理水平上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地铁在城市生活中的位置、地铁的福利性质、地铁高运营强度、地铁的严谨管理、地铁的安全记录。 相似文献
2.
3.
章云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7(4):69-70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日益扩大,地面交通压力日益增长.杭州市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进行有关轨道交通的规划和研究工作,共进行过三次"规划"、四次"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5.
6.
杨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132-138
介绍和解析了目前地铁区间盾构隧道设施安装的施工工艺,如因使用化学植筋或膨胀螺栓而在管片上钻孔,以及部件的预留预理技术(预埋槽道,挂耳+外置槽道,预埋套筒+外置槽道和预埋尼龙套管).预留预埋技术相对于传统工艺对管片结构的损伤小,设计、施工及安装精度高,性能和经济上对比优势明显.因此,全面推行预留预埋技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杨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132-138
介绍和解析了目前地铁区间盾构隧道设施安装的施工工艺,如因使用化学植筋或膨胀螺栓而在管片上钻孔,以及部件的预留预理技术(预埋槽道,挂耳+外置槽道,预埋套筒+外置槽道和预埋尼龙套管).预留预埋技术相对于传统工艺对管片结构的损伤小,设计、施工及安装精度高,性能和经济上对比优势明显.因此,全面推行预留预埋技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俄罗斯地铁建设发展概况和主要设计施工规范,并阐述了俄罗斯地铁的设计总要求,包括选线规则、线路设计、车库与折返线设置、噪声与振动的防护、地铁建筑与构筑物的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线网运营控制中心是地铁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基于线网层面建立的地铁运营集中管理中心,有助于实现线网运营指挥一体化、资源集约化、信息共享、线网协调统一运作等功能。阐述了线网运营控制中心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内外的功能定位,从控制中心物理建设、控制体系建设、功能整合及设施构成等方面,提出影响线网运营控制中心建设的关键因素,并对调度大厅设置方案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新建线网运营控制中心合理建设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闫长安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1):57-59
目前俄罗斯有几个城市地铁运营的是E、EM、81系列的电动车辆,这几种系列多数车辆的规定使用寿命已到期,而车辆的停运都由现行的标准文件来规定。鉴于不可能一下子更新全部车辆和车辆尚可短时使用的情况,对地铁车辆的技术状态进行了调研,以便为可否用加强薄弱结构环节的方法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组织编写地铁前期技术文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总结编制沈阳地铁前期技术文件的实践经验,阐述编制地铁前期技术文件的内容,即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文件的目的、重点和各章节的联系等。 相似文献
13.
地铁商业开发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界定地铁商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铁商业开发既要与地铁规划紧密结合、更要与整个城市甚至区域规划相统一等基本原则.提出应专业化、特色化开发规划地铁商业;在商业环境较好的地铁上盖适当开发大型商场;以人为本,开发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购物商场为主的地铁地面商业;适度开发利用地铁站口地下商业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智慧地铁是新理念和技术在地铁中的综合应用,是地铁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业界对智慧地铁的基本认识尚未统一,更缺乏对发展需求和建设功能规划的深入研究。针对智慧地铁概念、内涵等基本理论问题,构建智慧地铁SCF概念模型,揭示智慧地铁的本质内涵和典型特征,并根据地铁功能主体和协同方式的演化规律,划分智慧地铁的5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面向乘客出行、运营管理、设备运维三个界面,分析智慧地铁的应用场景,并从场景中分析智慧化的功能需求,从而提出以智能服务、智能运行、智能运维和智能管理为核心业务的功能规划,以期为推进我国智慧地铁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17.
论述了广州地铁一体化项目管理平台的规划、建设和应用,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思路进行了分析.坚持业务主管部门主导、系统持续优化和应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用促改,人与系统能较快、较好地融合.在平台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运用了最新的IT技术,考虑了国家、省、市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可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数据命名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地铁设备编码规则,对综合监控系统内的相关数据命名进行探讨.通过合理的数据设计,可完善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有利于线网综合监控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对接,有利于深层次的数据挖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