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建立球形端面载体的催化转化器内部流动数学模型,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速度分布和压力损失情况,得出球形端面载体比垂直端面载体具有较好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球形端面载体的催化转化器内部流动数学模型,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速度分布和压力损失情况,得出球形端面载体比垂直端面载体具有较好的流动特性,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载体结构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某轻型柴油车SCR催化转化器的流动特性,对其内部排气的流动和温度分布情况进行CFD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载体入口端的流动分布均匀性和整体压力损失对隔板穿孔数的灵敏度随孔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当穿孔面积与进气管截面积之比大于1.2后,催化器有较好的流动特性。使用径向变孔密度载体的方法对后催化剂载体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载体入口端面气流分布情况改善,内部温度分布更平稳,提高了催化剂利用率,延长载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STAR—CCM+,建立了某4缸汽油发动机的歧管式催化转换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运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催化转化器载体的内部流动,对催化转化器的稳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发动机不同气缸工作时气体流动分布、流动不均匀性和排气背压进行数值计算。从CAE的角度分析了催化转化器进口端面破损及进出气端颜色不均的原因,为歧管式催化转化器结构设计和性能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车用催化器结构因素对流速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车用催化器的速度分布特性对催化器和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在气道稳流实验台上利用三孔结托管测量了不同结构催化器的速度分布,并进行了细胞致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张张角越大,流速分布越不均匀,但锥角超过一定值后,对流速分布的影响减弱;斜扩张管催化器的速度分布性相同长度直扩张管催化器;球形端面载体的速度分布均匀性要好于常平端面载体;载体安装位置扩张管越远,流速分布越均匀。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尿素SCR氨分布均匀性的试验与模拟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动机排气温度300℃、排气流量400kg/h的条件下,测量了尿素SCR催化剂载体前端面的NH3浓度分布。测试结果表明:载体前端面NH3浓度分布均匀性较差,NH3浓度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6倍,试验NH3分布均匀性指数仅为0.791。为了提高NH3的分布均匀性,采用CFD软件建立了该SCR系统的流动以及尿素水溶液的喷雾、热解和水解反应等模型,并研究了混合器对NH3浓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尿素水溶液喷射后,部分液滴发生撞壁,在排气管直管段大部分液滴集中沿管壁方向运动,进入进口多孔管后液滴分散开,但整体液滴分布不均匀。安装混合器能够使NH3分布均匀性指数和NOx转化效率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7.
张超  王军  王宏大  邹凯  叶志伟 《客车技术》2014,(2):27-29,33
利用FIRE软件对某催化转化器进行CFD分析,计算出其载体入口废气流动均匀性系数。针对造成流动均匀性差的部化进行优化满足其均匀性评价标准.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孔介质模型中添加压力降曲线町以准确地模拟催化转化器的内部流动;利用CFD软什对催化转化器进干亍数值分析是催化转化器进行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2.电机的端面密封由于对转子轴内性能要求的原因,电机是通过转子内部冷却系统用冷却液来冷却的。要想不让电机内冷却液去往定子,就采用端面密封来让旋转着的转子轴与不动的壳体实现密封。这种端面密封属于轴向密封,与径向轴密封圈相比,能承受更高的转速。受结构所限,前部电机采用一个端面密封,后部电机采用两个端面密封。  相似文献   

9.
车用催化转化器流动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昕  董群龙 《汽车工程》1999,21(6):348-352
流动阻力是车用催化转化器的重要性能之一。作者对载体结构参数,入口扩张管和出口收这三个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载体通道的流动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计算载体流动阻力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载体结构参数和扩张管锥角对流动阻力影响显著,而收缩管锥角的影响不明显,在载体结构参数中,减小载体壁厚是降低催化器阻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SCR系统结构对尿素雾化效果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建立尿素-SCR系统结构模型,进行尿素喷射及雾化过程仿真模拟,分析喷孔夹角及管道截面突变位置等结构参数对尿素-SCR系统雾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喷孔夹角有利于促进NH3与排气气流的混合,考虑实际应用条件,喷射夹角在45°左右为最优;喷射管道与载体壳体之间的突变位置距载体前端面的位置逐渐增大,NH3浓度的标准偏差先减小,后增大,位于喷嘴与载体前端面中间位置处时,尿素与气流的混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变增压器压气机壳体结构,实现压气机壳体的压力铸造,以达到降低机壳内表面粗糙度和实现流道的可加工性,同时讨论压气机壳空气流道内表面粗糙度对压气机工作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河道行洪断面与河道溃坝洪水传播过程关系密切,是确保行洪安全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该文运用三维紊流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河道断面形式水流瞬间溃坝洪水演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水面形态、流动过程等水力特性,分析了溃坝洪水流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提出了抛物线形河道断面溃坝洪水传播速度慢于矩形断面河道的结论,对河道行洪设计、管理和堤防防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飞  孙阳  邵国建  钱军  刘勇 《隧道建设》2016,36(3):282-287
顶管始发与到达时的端头土体加固是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对现有的滑移失稳理论做出改进,得出了端头土体纵向加固厚度大于洞口高度时的稳定系数计算公式;使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拔除洞口H型钢支护和机头穿越加固区后的端头土体地表沉降;最后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纵向加固厚度、加固强度和上覆土厚度3种因素对端头土体加固效果影响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 覆土厚度和加固强度对端头土体地表最大沉降值影响并不显著,而加固厚度对其影响很大,增加端头土体的纵向加固厚度可有效减小地表最大沉降值;覆土厚度与端头土体稳定系数呈负相关,加固厚度和加固强度与端头土体稳定系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国内道路冬季积雪结冰只能封闭交通或依靠融雪剂的问题,采用试验的方法,以冰层冻粘强度为评价指标,结合不同载体、同一载体不同冻结时间和冰层厚度几个不同因素,分析了其对冰层冻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冰层厚度、相同冻结时间及相同冻结温度的条件下,以亲水性好的水泥混凝土作粘结面的冰层冻粘强度要较以憎水性好的橡胶混凝土作粘结面的冰层冻粘强度大。而在相同载体的条件下,冰层的冻结时间与厚度对冻粘强度几乎没有影响。从而可以判断采用憎水性的路面材料具有减粘、防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共轨接力移行机是指在同一个移行轨道内包含2个或多个移行机,在移行的某一个或几个位置增加载体举升装置,此位置作为其中的2个移行机的共用位置,一个移行机移到此位置,举升装置把输送载体放在此举升装置上,第一个移行机移到安全位置后,第二个移行机移入此位置,举升装置下降把输送载体放入移行机内,第二个移行机把输送载体放入对应位置,可完成2个或多个移行机的输送载体接力,可用于快速提升节拍和输送载体的多位置输送。  相似文献   

16.
载体桩技术通过将建筑垃圾置入混凝土桩桩底并夯实,挤密桩端土体而达到提高单桩的承载力。研究了载体桩技术的受力机理,提出了采用等效扩展基础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从桩的构成、施工工艺、控制指标、受力原理及施工影响范围等方面对载体桩和夯扩桩进行区别。通过改变载体桩桩身和载体的尺寸进而改变载体桩单桩的承载力,或将载体桩施工成复合地基中增强体,进一步扩大载体桩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结合统一强度理论和极限分析法,对水平加筋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已有以主应力表达的统一强度理论关系式进行变换,导出了以任意平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表达的统一强度理论关系式;将统一强度理论与相关联流动准则相结合,解决了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进行极限分析的基本问题;并结合加筋材料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对水平加筋材料复合地基进行了极限分析,得到了水平加筋材料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结合工程算例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机场及终端区容量评估的计算精度,以机场实际航班运行数据库为基础,讨论了仿真飞机流的数据构成,提出了飞机流的仿真思路、模块结构设计和仿真流程,构建了飞机流生成模型.为保证航空器运行的"单列不可超车"性和最小运行间隔要求,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机头距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的假设检验,并采用素数模积式发生器和逆变法保证了仿真过程的随机性,编程实现了随机飞机流的仿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是可行的,实现了统计意义上机头距概率分布类型的优化,为容量仿真评估提供了较为理想且准确的仿真飞机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重型车进气系统,在Hyperworks11.0→Engineering Solutins11.0-CFD中对其进行了含边界层的非结构网格划分。由于进气系统空滤器部分空气流动方向不唯一,仿真计算结果中空滤器部分按多孔介质模型处理时与试验结果差别较大,故对空滤器部分按StarCCM+多孔Baffle处理,并对进气系统进行了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额定工况下进气系统流场的分布和不同工况下的进气阻力及空滤阻力。最后将空滤器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深厚软土路基的桥头过渡路段常采用管桩复合地基处理,但经过长时间的工程应用,逐渐显露了一些工程问题。根据工程实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与现场查勘,分析了管桩复合地基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桩土差异沉降过大引起,并指出工作垫层厚度偏大、砂料褥垫层流失和设置反压护道是造成桩间土沉降偏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后针对工程实例的路基病害的形成原因与状况,提出了采用袖阀管进行综合注浆处治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