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沥青路面易出现车辙问题,采用新型特种高性能树脂灌浆料灌注大孔隙沥青路面,形成半柔性路面,开展I-Pave灌入式高性能复合抗车辙混合料的设计研究,分别评价混合料室内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和性能跟踪观测进行深入验证.结果表明:I-Pave灌入式高性能复合抗车辙混合料龄期3 d时,动稳定度可...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交叉口和重载交通路面车辙、推移病害较严重的现象,提出了灌入式复合新型路面的概念;结合江苏省某路面工程实际,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入手,开展了灌入式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相关研究;为验证灌入式复合路面的实际使用效果,通过弯沉检测对灌入式复合路面和掺抗车辙剂路面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灌入式路面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常州市某省道路段路面大修工程中灌入式复合路面工程应用,从沥青基体混合料的级配、水泥砂浆的性能要求、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提出相应指导意见。结合工程施工时的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为今后灌入式复合路面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波  魏小皓  吴逸飞  钟科  罗桑 《中外公路》2021,41(1):228-232
灌入式复合路面是一种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砂浆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兼具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的优点,但其优良性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基体沥青混合料的合理设计与否。为此,该文提出三阶段检验法,以GOAC-13和GOAC-16两种沥青混合料为例,首先检验基体骨架的基本性能,其次考虑水泥砂浆在满足第一步条件下的灌入效果,最后通过检验复合材料的性能指标作为综合评判标准。结果表明,通过三阶段检验法得到的灌入式复合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可以满足行车需求;而且适当减小灌入式沥青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有利于增强其抗剪切强度和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2)
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是由基体沥青混合料和灌注复合水泥胶浆两部分组成,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各项性能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A1~A5等5种不同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空隙率为28%的基体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材料的试件制备和不同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的基体沥青混合料灌注复合水泥胶浆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的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制备马歇尔试验试件时,水泥砂浆的灌入量为(500±10)g为宜,基体沥青混合料不同矿料级配组合对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各项性能影响较大,A4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综合性能最佳。该结果为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室内试验和工程施工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超刚柔并济的半柔性路面的设计与应用,对乳胶水泥砂浆的性能与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复合式试件进行全面试验评价。首先选用等级42.5的硅酸盐水泥,采用流动度、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试验,对乳胶水泥砂浆的配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乳胶水泥砂浆质量配比为m(水)∶m(水泥)∶m(细砂)∶m(矿粉)∶m(乳胶粉)=720∶1 000∶497∶249∶30。同时选用SBS改性沥青与相应级配的石灰岩集料,以肯特堡飞散、马歇尔试验对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的配比组成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乳胶水泥砂浆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而后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性能、渗透性试验和摆式摩擦系数试验,对未灌浆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灌浆养生7 d和28 d的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试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乳胶水泥砂浆的灌入可以有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抗车辙、水稳定性、摩擦性能,并且随着养生时间的增长,灌入式试件的强度会提升。同时,乳胶改性剂的添加能够较好地改善水泥砂浆的灌入对混合料低温变形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半柔性复合路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总结了灌注式半柔性复合路面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水泥灌浆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其主要性能特点,结合以往试验研究数据对半柔性复合路面的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等性能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根据现有应用效果,灌注式半柔性复合路面兼具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优点,在中国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半柔性路面是在大空隙基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高达20%~35%)路面中灌入以水泥为主要成分的水泥胶浆而形成的路面,该产品兼具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刚性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柔性。本文仍采用传统的沥青混合料的评价方法对半柔性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针对灌入式复合路面结构设计中所需的路面应力和变形等情况,研究结合弹性层状理论体系,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不同面层组合形式下灌入式复合路面的力学仿真模型,包括:上中面层同为改性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上面层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中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等,仿真计算出不同结构类型路面的层底应力、应变和路表弯沉等力学指标.结果显示,与普通路面结构相比,当水泥砂浆灌入层同时作表面层和中面层时,其层底拉应力和路表弯沉分别减少25.7%和50.9%;水泥砂浆灌入层作中面层时,相关力学性能也优于普通路面结构;水泥砂浆灌入层作表面层时,最大拉应力的影响范围要大于普通路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层和中面层均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的结构力学性能最优,为最佳的设计方案;中面层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的结构次之,不推荐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单独作表面层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复合增效混合料不仅符合温拌节能环保要求,而且能大幅提高路面抗车辙性能。以宁杭高速公路路面车辙专项维修工程为依托,探讨了复合增效混合料MAC-10原材料技术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基于室内试验验证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结合现场施工,分析了复合增效MAC-10混合料在路面车辙快速维修中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总结了其施工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短切碳纤维/PE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采用低密度废旧聚乙烯、高密度废旧聚乙烯和短切碳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评价单一改性和复合改性对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均有较大改善;短切碳纤维和高密度废旧聚乙烯复合改性对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最好,短切碳纤维和低密度废旧聚乙烯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最优;同时,采用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可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节约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2.
以SSX和GLN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火灾及污染案例为依托,对燃油污染路段和火灾现场进行调查,钻取芯样进行分析,并进行浸水飞散、单轴灌入和沥青含量试验,评价污染和火烧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灾会造成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沥青含量下降,并且火灾的高温会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对路面下层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油污会造成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下降,油污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渗,在油污未渗入中面层时应尽快进行铣刨上面层并重铺。  相似文献   

13.
在大空隙(20%~30%)母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水泥砂浆,形成一种水泥-沥青复合半柔性路面材料。对其抗车辙性能和疲劳特性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在试验温度为70℃、轮胎接地压强为1.0 MPa非常规车辙试验条件下,其动稳定度均在6 000以上,与常规沥青混合料相比较,其更能适应高温和重载作用下的路面抗变形需要;温度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抗裂性能有明显影响,断裂强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5,(10)
以空隙率28%的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为基准,按油石比为1.8%、2.1%、2.4%、2.7%、3.0%配制成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油石比配制成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中灌入橡胶粉水泥砂浆生成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通过油石比为1.8%、2.1%、2.4%、2.7%、3.0%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试样浸水、冻融劈裂强度、动水抗冲磨等抗腐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油石比大小影响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抗腐性能。当油石比在2.4%~2.6%范围内时,生成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抗腐性能最佳。该研究可为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蔡唐涛 《路基工程》2016,(2):99-102
由于橡胶颗粒具有较强的弹性变形能力,因此橡胶颗粒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除冰融雪性。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空隙率为评价指标,分别从沥青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拌和时间和成型温度5个因素对橡胶混合料成型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级配设计及成型拌和工艺参数,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有代表性的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室内检测试验,分析了冷补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形成特点,指出了影响其强度形成的内外在因素。针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参考有关规范标准拟定了粘附性、初始和成型强度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方法,并进行了相关验证试验,其中高温稳定性试验温度采用路面温度场计算分析确定。提出了寒区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方法及评价指标,为冷补沥青混合料的选择和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初期易松散破坏而一般只应于基层冷再生的局限,文中提出了将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于路面面层中新的设计和性能研究方法。设计方法采用Surperpave体积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再生料中最佳用油量与用水量的直观方法与室内成型工艺;混合料成型采用旋转压实成型,其研究方法采用修正肯塔堡飞散试验和残留稳定度与冻融劈裂试验分别评价混合料前期抗松散性和水稳定性,采用标准Marshall以及车辙试验来评价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采用小梁弯曲试验来评价低温抗裂性能。最后,从室内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的良好性来看,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这种工艺应用于路面面层冷再生将会取得很好的环保、经济及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选取内蒙古某高速公路一段作为胶粉复合沥青混合料路面的示范路,对其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以及铺筑后的试验检测进行评价,通过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进行对比,评价胶粉复合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为其在内蒙古地区的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制备负离子粉改性沥青、并设计负离子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复合车辙板试件并埋置温度传感器,测试负离子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降温效果及路用性能。结果表明:负离子粉改性沥青路面有显著的降温效果,路表和5cm深度处的最高温度比普通沥青路面降低了11.4℃和10.3℃;比起普通沥青混合料,负离子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提高4%左右,动稳定度提高了25.8%,而低温弯曲应变则降低了7.2%。  相似文献   

20.
PS路面强力剂是一种新型的外掺式复合聚合物改性剂,专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改性.采用AC-13C型沥青混合料,以基质沥青和混合料的不同改性技术(SBS、Sasobit、PLAST.S)为参照,系统研究了外掺PS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等路用性能,以及PS剂量对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S路面强力剂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尤其是对高温稳定性改善甚为显著,且外掺PS剂量与路用性能的改善直接相关,同其他3种改性方式(SBS、Sasobit、PLAST.S)相比,PS路面强力剂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和优良的可操作性,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