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某隧道2#通风竖井施工项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竖井及风道的施工对围岩衬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竖井开挖初期,衬砌压应力、壁座拉应力和位移量均随着竖井的开挖逐步增大,最大值分别为8.1 MPa、1.03 MPa和2.62 mm。开挖到第五步和第六步时对衬砌的应力和位移影响最为不利,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风道开挖后拱底上抬、拱顶下沉,拱底衬砌最大位移量为3.2 mm,临近竖井部位衬砌拉应力值达到3.76 MPa,可能对初期衬砌造成局部破坏。竖井和风道连接部位衬砌和围岩均出现拉应力集中,最大拉应力值分别达到3.8 MPa和1.6 MPa,围岩最大上抬位移为2.66 mm,竖井和风道连接部位出现局部破损,在实际工程的施工中需予以加固。  相似文献   

2.
由于竖井施工进度滞后,为解决盾构提前到达并保证顺利出洞这一技术难题,以台山核电站1#取水隧洞盾构提前到达施工为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盾构到达前的掘进控制措施进行分析,阐述了预留段隧洞爆破参数设计,并对提前到达的关键技术及控制要点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盾构提前到达盾构井预留5 m的安全距离,并将刀盘后退掌子面0.7 m的方案是可行的,既能加快施工进度,又能有效地保护盾构设备;2)盾构到达预留段前采用"小推力、低转速"的掘进原则,预留5 m段采用"爆破开挖+锚喷支护+管片二次衬砌"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保证了盾构安全顺利出洞,有效地控制了管片上浮、错台和接缝处漏水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大瑶山隧道全断面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道海 《隧道建设》2007,27(3):88-91
武广客运专线大瑶山1#隧道全长10081m,为考虑施工进度及远期运营需要,在中间左侧设置一横洞,横洞长888m。结合施工实际,介绍通过横洞进入正洞后两个工作面施工的设备配套与快速施工技术,包括爆破、开挖、装碴、运输、初次支护、二次衬砌等,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快速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与既有隧道相距较近时,新建隧道施工会影响既有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增加新建隧道施工难度和工程风险。文中依托大青山隧道与武川至呼和浩特段隧道平行建设,垂直间距约30 m的工程实例,对既有隧道进行质量检测,采用ANSYS/LS-DYNA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研究新建隧道爆破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确定合理爆破参数,并对大青山隧道施工设计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既有隧道衬砌结构与围岩之间局部存在松散、不密实等接触不良现象,围岩局部存在较明显的松散、裂隙带;1#隧道左线局部区域二次衬砌砼强度低于C25设计标准,基本满足设计标准;单次爆破药量50kg、隧道间距40m时衬砌的最大振速超过规范要求,单次爆破药量25kg、隧道间距30m时衬砌的最大振速超过规范要求,单次爆破药量25kg、隧道间距40m时衬砌的最大振速满足规范要求,单次爆破药量12.5kg、隧道间距为30、35、40m时衬砌的最大振速满足规范要求;大青山隧道塌方、影响相邻隧道安全、危岩落石、大变形、交通事故的风险等级分别为Ⅲ、Ⅲ、Ⅲ、Ⅱ、Ⅱ级,可通过加强地质预报、超前支护、注浆封堵及加固、加强通风及变形监控量测等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结合某城市道路大跨径隧道工程实例,该洞身开挖要求采用光面爆破,对于本隧道初期支护应尽早进行,二次止衬砌施工可在沉降完成后进行。本文系统地探讨该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竖井衬砌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彦文  韩常领  董溥 《公路》2007,(12):214-217
选取建设规模居世界第一的秦岭终南山隧道1号通风竖井为研究对象,根据设计提供的支护参数,采用M IDA S/GTS真实模拟了竖井施工的全过程。通过对竖井初期支护、竖井二次衬砌的受力状态分析,评价了衬砌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对于竖井二次衬砌,在距离送风道交接口边缘约5 m区域内,是高应力聚集区,是需要设计中重点加强的关键部位,普通素混凝土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需要采取增配钢筋进行补强。竖井二次衬砌的其余地段和送风道排风道二次衬砌,设计时可以作为安全储备,仅需要按照构造要求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史亲雄 《隧道建设》2008,28(4):494-497
介绍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大瑶山1#隧道施工过程中,在隧道开挖、仰拱、衬砌等工序进行的周边眼钻眼、光面爆破药卷加工、仰拱一次成型、衬砌中埋止水带安装等施工工艺创新。通过几项创新工艺在施工中的应用,简化了施工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投入,为优质、高效、经济地完成武广客运专线大瑶山1#隧道工程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大瑶山1#隧道施工过程中,在隧道开挖、仰拱、衬砌等工序进行的周边眼钻眼、光面爆破药卷加工、仰拱一次成型、衬砌中埋止水带安装等施工工艺创新。通过几项创新工艺在施工中的应用,简化了施工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投入,为优质、高效、经济地完成武广客运专线大瑶山1#隧道工程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田海波 《隧道建设》2015,35(3):268-273
针对平顶直墙条件下浅埋暗挖通道开挖和二次衬砌施工风险,对平顶直墙结构断面适用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某城市地铁车站暗挖通道设计实践,综合考虑跨度、开挖方法、风险、工期等因素,对3种不同二次衬砌施工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对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总结。结合工程实施,提出不拆撑条件下的平顶直墙暗挖结构二次衬砌施工方法和步骤,总结了平顶直墙暗挖设计要点,并提出节点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0.
龙洲湾2#公路隧道上跨铁路隧道,并在洞口段上下呈小净距交叠,最小净距约4.5 m,且2#公路隧道先于铁路隧道施工。为最大程度降低2隧道施工时的相互影响,通过加强交叉段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参数、在2#公路隧道内预留扩大断面和增加变形缝、铁路隧道采用洞内管棚及控制爆破的设计施工方法,同时加强施工监测等工程措施,并用FLAC 3D数值计算方法对公铁隧道交叉段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过处理措施后,2#公路隧道的沉降能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控制爆破最大限度减小双洞相互影响。铁路隧道施工时采用实时监测,现场建立公、铁双方施工联动沟通机制及时互通信息,可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密集建筑群下城市浅埋大跨隧道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厦门市机场路一期工程梧村山隧道下穿浦南段是国内罕见的下穿密集建筑群的城市浅埋大跨连拱隧道,开挖跨度达34 m,围岩以Ⅵ级围岩为主,埋深仅10~30 m,地下水埋深2~4 m.地面房屋密集,且结构条件差.通过强大的超前支护手段和双层二次衬砌结构,采用中导洞先行、侧壁开挖的三导洞施工方法,合理组织施工步序,及时封闭支护衬砌结构等措施,成功对该工程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2.
季节性寒区隧道在冬季通常气候条件恶劣,常面临冻害问题,进而对隧道的施工和运营的安全造成威胁。通过数值模拟探究了某季节性寒区隧道冬季施工期温度分布规律及围岩温度影响深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已施作二次衬砌区段和未施作二次衬砌区段的围岩温度影响深度分别为9m、10m,未施作二次衬砌区段围岩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对于已施作二次衬砌区段,温度影响深度大致相同,并且随开挖长度增加而减小,随进口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岩与外界温差增大而增大。对于没有施作二次衬砌区段,围岩的温度影响深度随隧道开挖长度增加减小,随围岩与洞外温差增大而增大,但不受进口风速影响。  相似文献   

13.
魏龙海  程勇  刘继国 《隧道建设》2015,35(11):1141-1149
拱北隧道为一座滨海软土隧道,开挖断面达340 m2,采用超前管幕预支护下的多台阶分部开挖方案。采用ANSYS软件对五台阶15分区方案和四台阶8分区方案的隧道结构受力规律及安全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五台阶15分区方案和四台阶8分区方案都能够满足结构安全要求,但在临时支撑拆除过程中,2种方案的施工安全性差异较大;2)四台阶8分区方案在下半断面临时支撑拆除后、三次衬砌尚未施作时,下半断面边墙及仰拱处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受力较大,施工安全性较低;3)各部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并应尽快施作第2层衬砌结构,以减小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4.
胡清友 《隧道建设》2017,37(Z1):163-167
为降低城市地铁竖井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以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华成路站为背景,介绍地铁车站风道硬岩竖井施工最为关键的开挖及出渣施工方案的选择,阐述了漏渣孔、垂直起吊系统、开挖及出渣、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控制。实践表明:1)方案可行,施工灵活;2)漏渣孔的设置降低了出渣难度,提高了开挖进度;3)必须严格控制临边防护、高空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模板支架垮塌等。  相似文献   

15.
洪军 《路基工程》2018,(4):212-216
赣龙铁路新考塘隧道出口处于全风化花岗岩富水地层,开挖跨度大且处于渐变段,最大开挖跨度30.3 m,最大开挖断面396 m2,因衬砌断面多次变化,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选择,对于安全、经济、快速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对超大变截面隧道的拱墙衬砌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形成了由主、副门架组成的超大体量、可变断面二次衬砌台车,并开发应用了防水板台车与二次衬砌台车的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超大变截面隧道拱墙衬砌混凝土结构经济、快速、安全的施工。目前,新考塘隧道已施工完毕  相似文献   

16.
雪山隧道贯穿台湾东北部雪山山脉,该隧道由两座主坑及一座导坑所组成,单孔长度逾12.9km,沿线布设三处通风竖井.由于雪山隧道地质复杂多变,加以全断面隧道钻掘机(TBM)开挖进度不如预期,开工后工程进度一直呈落后状态.为了缩短工期,工程单位决定由已开挖完成之二号通风竖井(深度约250m)往水平坑道增辟工作面,藉由联络隧道及斜支坑之贯通,主坑及导坑共增辟10处工作面,总共开挖长度约5 600m,对整体工程进度之提升帮助颇大.从竖井增辟工作面之隧道开挖,其施工安排、出碴作业、通风排水及紧急应变措施等均与一般水平隧道开挖不尽相同,本文将作简要介绍及探讨,以供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地铁、公路隧道等地下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如何评价既有隧道的受影响程度是新隧道建设考虑的前提之一。本文首先建立了静力模型模拟既有隧道衬砌的现有受力状态;其次分析了新隧道开挖时引起既有隧道的衬砌应力重分布;然后建立了动力模型分析新隧道爆破时应力波在既有隧道二次衬砌中引起的应力状态;随后将静力模型和动力模型中隧道衬砌的应力进行矢量叠加,评判新隧道爆破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如果爆破振速或任一阶段应力值超出既有隧道衬砌的强度值,则需对新隧道施工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既有隧道的安全。该评价方法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苟明中 《隧道建设》2013,33(1):59-64
厦门高崎互通机场连接线在下穿鹰GOU Mingzhong厦铁路及道岔区段为2个单跨超浅埋暗挖双车道微拱形隧道。为保证铁路轨道能正常运营,隧道采用3层衬砌结构(1次初期支护、2次模筑衬砌),全环设置299超长管幕(110 m),并在隧道掌子面和周边采用深孔预注浆对地层进行预加固、双侧壁导坑六部开挖方式施工;在每次列车通过前,通过实时监测,采取起道填碴方式,对铁路进行保护,确保了铁路运营的安全。主要介绍超长管幕、3层复合式衬砌结构、双侧壁六部开挖方式等几项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西岙岭隧道为双向4车道分离式隧道,全长近6.0km,采用对头施工,最大开挖断面达到110m2。较全面地介绍西岙岭隧道西侧长度超过3km的左右两条隧洞的施工工艺与技术。隧道采用钻眼爆破法开挖,两洞同时推进;根据围岩破碎程度,采用了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上下台阶法和全断面法等多种开挖方法;采用气腿式凿岩机钻眼,装载机、挖掘机装渣,大型汽车运渣;采用大型砌筑台车进行二次衬砌;隧道开挖初期采用对旋式风机压入式通风,随着隧道的推进,改为巷道通风方式,较好地解决了长大隧道的通风问题。其施工工艺与技术的成功实施,可为相似的长大隧道工程提供施工经验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沿江高速公路YJ1-06标三座双连拱隧道开挖施工,中隔墙施工,防排水施工,二次衬砌施工及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