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化花岗岩路基土动态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王静梅  李志勇 《公路》2004,(5):138-141
风化花岗岩一般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已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而动态力学特性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本文根据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动态受力的特点,对风化花岗岩路基土的加卸载回弹模量、动变形、动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获得风化花岗岩路基土动态力学性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结合潭市互通及连接线绿化工程实践,介绍风化花岗岩的土壤特性及利用路基表土营造林草生长基质的优点,系统阐述风化花岗岩的三维网植被护坡技术、施工方法及取得的效果,提出了三维网植被护坡技术能快速形成林草植被,绿化固土,是风化花岗岩边坡最优的生态防护方式。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类花岗岩风化料的强度能否满足路用要求是将该类材料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底基层时的关键之一,通过原状风化料的筛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劈裂试验,得出水泥稳定类花岗岩风化料能够满足高等级公路底基层的强度要求,水泥掺量以4%~5%为宜,并以5%为优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水泥稳定类花岗岩风化料的路用性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依托某海底隧道风化花岗岩,分别进行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微观结构、元素放射性、耐磨性及力学性质试验,系统分析风化花岗岩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指标。研究表明:该风化花岗岩主要呈中-微风化,岩石密度2.6 g/cm3;主要矿物成分为黑云母和角闪石,以及各种长石类矿物,少量副矿物参杂其中;全-强风化花岗岩主要成分为高岭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均由原岩矿物风化而成;测区职业照射年有效剂量当量2.71 mSv/年,小于5 mSv/年,属于无放射性危害非限制区;岩石摩擦性指数为3.96,具有较高-极高摩擦性;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天然值123.70 MPa,饱和值108.85,软化程度0.84,弹性纵波波速4 579 m/s,弹性模量54.967 GPa,泊松比0.235。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3)
通过对比不同规范,明确花岗岩残积土与全风化花岗岩的区别;通过文献调研与现场勘察,确定江西花岗岩残积土分布状况;对30处代表性花岗岩残积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对天然状态下花岗岩残积土路基进行压实试验,调研在建花岗岩残积土路基边坡稳定状况,明确其工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江西花岗岩残积土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风化程度相对较低,天然含水率高,部分细粒土具有高液限特性,细粒土含量较少,以砂性土为主,工程性质较差,一般只适用于下部路堤部分填筑,用作上路床填料时需进行处治;在天然状态下难以压实,在持续降雨作用下,路基边坡容易出现开裂和滑塌。  相似文献   

6.
风化花岗岩区软土发育特征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发育于临湘至长沙高速公路花岗岩区软土的成因、分布、组成、力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对比,对软弱土进行了划分,同时对软土及软弱土发育与风化花岗岩的生成关系进行了讨论。对不同成因的软土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风化岩干缩与温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泥稳定风化岩填料的干缩、温缩试验分析,得出水泥掺量以4%~5%为佳、以5%为优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水泥稳定类花岗岩风化料的路用性能提供了基础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8.
浏醴高速公路风化花岗岩路用特性试验与铺筑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浩成 《中南公路工程》2012,(4):118-123,127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针对浏醴高速公路通过风化花岗岩地区,开展利用风化花岗岩材料路基路用特性试验研究,进行了室内物理力学强度试验和现场压实碾压试验。在深入风化花岗岩填料的液塑性实验和CBR实验、风化花岗岩静碾压实机理分析、风化花岗岩路堤碾压过程分析和风化花岗岩路基填筑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风化花岗岩路基的处理和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浏醴高速公路填挖平衡、节约用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海南海屯(海口-屯昌)高速公路建设为依托,通过工程调研、现场勘察、土工试验,对海南玄武岩次生红土型膨胀土、湖积硬黏土型膨胀土等典型膨胀土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琼南地区主要分布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型弱膨胀土,琼北膨胀土以玄武岩次生红土型弱膨胀土为主,其次是湖积硬黏土型中强膨胀土和砂页岩风化残积土型非典型膨胀土;红土化程度低的玄武岩次生红土或早期次生红土的新近风化带分布区域是膨胀土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重点关注的区域;琼北湖积硬黏土型膨胀土地区的路堑边坡破坏具有典型的浅层和牵引性特征;琼北砂页岩残积土型非典型膨胀土受蒙脱石影响较大,其较强的透水性、较差的保湿性对该类土的路用性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的风化砂砾土路用性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粤东地区花岗岩风化砂砾土的路用性能,提出用二灰稳定作基层,并在施工工艺上强调先拌灰再掺水泥。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水泥石灰稳定风化砂砾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良好的水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符合高等级道路路面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不同风化程度下花岗岩矿物成分研究,得到花岗岩在不同风化程度下的矿物成分含量,发现花岗岩在花岗岩不同矿物抗风化能力不一,花岗岩在风化早期阶段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水解水化和脱硅作用,后期阶段主要是富铁铝化过程,且各类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淋失速率不一,淋失速率呈CaONa_2OMgOK_2O,结合矿物浸泡试验发现,中风化前大部分矿物离子分解速率较快,其后分解速率大幅下降,基于风化作用下矿物成分演化特征,重点阐述了不同风化程度花岗岩基本特征和风化作用机理。分析花岗岩的孔隙率、干密度和强度物理力学特性随风化程度的影响,发现干密度和强度随着风化程度越高,衰减越大,孔隙率随风化程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变化规律,全风化花岗岩孔隙率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2.
我省许多市、县正在大规模地兴建高等级公路,一般采用水泥砂砾、水泥石粉或水泥碎石基层和底基层。由于当前砂砾、石粉和碎石短缺的现象愈来愈严重,路面造价不断增加。因此,我们在几年前开始进行稳定土的开发研究。首先对花岗岩土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洪岩 《路基工程》2002,(3):40-40
西安—南京铁路与汉丹线的联络线地处湖北省随州市境内,沿线地处桐柏山脉坡麓丘陵和汉水支流陨水界区,主岩为花岗岩、片麻岩、风化严重变质凝灰岩及云母石英片岩。这种风化严重的绢云母片岩一般不宜作路基填料。但在根本无其它土质可……  相似文献   

14.
石灰改善膨胀土填筑路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中,由于膨胀于存实困难,裂隙发育,易风化、吸水膨胀降低强度等缺陷,为解决填料短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路基强度和整体稳定性,采用在膨胀土中掺石灰,改善膨胀土的结构,达到提高路基填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湘西、张家界、岳阳、娄底等地广泛分布着强(全)风化花岗岩。强(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作为路基填料,具有岩质较软、结构松散、粘结力小、持水性差、碾压成型困难等工程特性。通过对湖南省典型强(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和路基现场填筑试验,获得了湖南省典型强(全)风化花岗岩物理性质和分类特征,形成了强(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筑的最优压实施工工艺。研究成果可为公路工程路基设计和施工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通过对花岗岩风化作用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的描述,了解其风化剖面的特征及其在广东省沿海地区的分布特点,进一步认识花岗岩风化剖面的垂直分带性及差异风化现象,结合作本人的长期工程勘察实践,总结出风化层的划分及球状风化的鉴别方法,以其能在公路工程勘察及施工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东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燕山期花岗岩。通过对花岗岩风化作用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的描述 ,了解其风化剖面的特征及在广东省沿海地区的分布特点 ,进一步认识花岗岩风化剖面的垂直分带性及差异风化现象。此外 ,还介绍了风化层的划分及球状风化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厦门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海底公路隧道。隧道在建设过程中穿越F1、F2、F3、F4四条断层破碎带,破碎带处洞体围岩软弱、破碎,岩体主要为风化破碎类花岗岩。该类岩体尤其是强风化花岗岩强度低,压缩性高,自稳和自承能力差,给隧道衬砌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的选择方面带来一系列特殊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风化破碎类花岗岩(主要包括微风化花岗岩和强风化花岗岩)试样进行一系列的室内试验,重点研究风化槽花岗岩的力学行为,建立适合风化槽围岩特点的流变力学模型。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海底隧道风化槽隧道围岩注浆加固和衬砌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九景线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及前人资料基础上,阐述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的特征。对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的岩土力学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花岗岩系为主的侵入岩全风化物,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力学特性的特殊土,遇水具有崩解性,用作路基填料时,雨季易发生压缩变形、边坡冲刷等病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花岗岩系全风化物及其物理改良填料的工程性质,并在某高速铁路进行了现场填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物改良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能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