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大功率铝合金散热器化学镀溶液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镀镍磷合金已广泛应用于钢、铜、铝、塑料、陶瓷等表面的防腐、耐磨、表面装饰等领域。为适应铁路提速对机车、车辆轻量化的要求,高速列车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件。270 km/h高速列车就采用了多种铝合金零部件,其中绝大部分产品都要求进行表面处理,图1中的铝合金水冷散热器表面就要求采用化学镀镍磷合金。水冷散热器采用防锈铝LF21,钎焊构件,  相似文献   

2.
介绍并比较了目前在高铁接触网铝合金零件表面处理中所涉及的热氧化、硬质阳极氧化以及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并探讨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及缺陷。在此基础上,参照GB/T10125-2012,采用中性盐雾试验,以及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的腐蚀电流及腐蚀速率,对比了热氧化膜、阳极氧化膜以及微弧氧化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热氧化膜在恶劣条件下几乎没有保护作用,而硬质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能表现出较好的耐腐蚀及耐磨损性能,其中以微弧氧化膜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铝的焊接采用交变电流,在电流反向时持续的高频用来稳定电弧,保护气体推荐选用氩气,虽然也可以使用氦气,但用氦气时需要更高的气流量,且电弧也不稳定。焊接前必须清除铝表面强韧的氧化膜,氧化膜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去除。如果使用钢丝刷去除氧化膜,则要求必须使用不锈钢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Al Si7Mg0.3铝合金零部件在恶劣环境下服役时的腐蚀问题,在Al Si7Mg0.3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微弧氧化陶瓷膜。研究了铝酸钠和磷酸钠浓度对陶瓷膜的厚度、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的方法对电解液配比进行优化。采用浸泡腐蚀试验、中性盐雾试验对Al Si7Mg0.3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评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能够解决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在恶劣环境下的腐蚀问题,为接触网铝合金零部件微弧氧化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分析以及硬度测试和阳极极化曲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4Cr14Ni14W2Mo奥氏体气阀钢经不同温度高温氧化处理后表面形貌及硬度和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Cr14Ni14W2Mo钢经高温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颗粒大小相当的氧化膜。与原始试样相比,经350℃和450℃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的硬度将有所增加,并且随着氧化温度的继续增加,试样表面的硬度将下降;而经过高温氧化处理后耐蚀性能将降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改进的销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研究电极性对地铁钢铝复合式第三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测量摩擦系数、摩擦表面温升及摩擦副磨损体积损失随电流和电极性变化的规律,采用EDIX和XRD等手段测量摩擦副磨损表面的化学成分,分析摩擦副在不同电极性下的载流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摩擦副接触区温度升高,接触面软化,切向力降低,摩擦系数下降,摩擦副磨损体积损失增大;受电靴接电源正极时摩擦副的氧化程度和磨损体积损失比接负极时严重;载流摩擦副之间的表面过渡层中的水在电场作用下分解成氢氧根离子和氧离子,氢氧根离子流向正极并析出氧气,高温阳极氧化的作用降低了接正极受电靴摩擦副材料表层的结合强度,加剧了材料的磨损,从而改变了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速铁路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出现霉点腐蚀及表面处理层剥落现象,提出阳极氧化与微弧氧化2种防腐处理措施;通过在工艺机理、膜层厚度、硬度、盐雾腐蚀等方面进行性能差异对比及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确定铝合金微弧氧化处理方案更具优势,可消除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线路腐蚀等隐患,降低运营成本,满足高铁线路安全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1什么是流镀技术?有何特点与用途? 流镀技术与电刷镀技术的不同处在于阳极不进行包裹,阳极与刷镀表面之间不直接接触,保持一定的距离,阳极与刷镀表面之间始终充满以一定流量和流速流动的镀液.  相似文献   

9.
对P355NL1钢表面电弧喷涂铝涂层后进行退火处理,并对处理前后试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电弧喷涂在P355NL1钢表面获得结合紧密的铝涂层。经退火处理后,表面发生进一步氧化,形成更多的Al_2O_3。涂层中的缺陷和空位得到填补,涂层变得更加致密,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未经退火处理的试样,铝涂层与基体金属界面上过渡区窄,约7~8μm。经过退火处理后,过渡区变宽,约40μm。铝涂层由机械结合转变为冶金结合,以及增强相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是退火处理后的试样抗弯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铝脱氧熔炼工艺与铝、硅钙钡和稀土合金复合脱氧(以下简称复合脱氧)熔炼工艺分别对E级钢进行炉内精炼脱氧,然后进行了低温冲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铝脱氧后夹杂物分布较多,夹杂物呈尖角状分布;复合脱氧后夹杂物分布明显减少,且夹杂物呈球团状分布.采用复合脱氧熔炼工艺比铝脱氧熔炼工艺的材料低温冲击韧性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