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于国标的桩基承载力计算, 英国标准计算单桩承载力是一种半经验-半计算法, 目前应用较多的为有效应力法和标准贯入度值(SPT)法,而这2种计算方法需要结合土工试验参数或者原位试验结果, 并按照规范给出的经验系数进行计算。分析表明: 英国标准中的有效应力法对土工试验参数较为敏感, 计算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变异性较大; SPT法计算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值较为稳定, 且与试桩结果较为符合, 在工程设计中建议结合SPT计算法, 对有效应力法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2.
胡军 《公路与汽运》2006,(2):132-134
桩基施工中,由于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资料存在差异,导致桩基实际承载力小于设计承载力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实践,采用锚杆静压桩法进行桩基承载力补强,不仅能节省桩基处理费用,对施工工期的影响也很小,处理后,桩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戴建国 《上海公路》2013,(1):24-28,13
崇启通道(上海段)的越江桥梁部分基本建于滩涂区域,远期将要吹填成陆,淤高荷载将对上部连续的基础沉降产生影响,同时引起桩基的负摩阻力效应。通过数值模拟,考虑了桩顶荷载、群桩效应等,分析比较了规范计算与数值计算的差异,并采用"先筑堤再沉桩"的施工工艺,通过对桩基承载力的验算确保桩基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阶梯型变截面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过程,综合考虑桩侧土体侧摩阻力及端桩承载力的发挥情况,并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提出了基于变形协调原则的变截面桩基竖向承载力和沉降的计算理论和公式,该方法克服了规范法中桩基竖向承载力和沉降不相关的缺陷,并以某深水大跨度桥梁大直径阶梯型变截面桩为例,分别采用变形协调原则法和规范法对该桩基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形协调原则法计算出来的桩基竖向承载力小于规范法计算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针对桥梁下部结构的增补桩基加固法,对地基承载力不够采用在桩基础的周围补加钻孔桩或打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并扩大原承台,并将承台与桩顶连接在一起,以此提高基础承载力,增加基础稳定性,从适用条件、力学特点、设计计算、构造措施及工序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规范浅基础承载力计算采用的是容许应力设计法,标准组合;美国规范采用的是极限状态设计法,分项系数与效应组合、结构的重要性等因素有关。在中国规范中,承载力与沉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承载力、沉降均应满足各自的要求;美国规范则要求将承载力与构造物沉降相关联。如果将承载力与构造物沉降相关联,两种规范得到的承载力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7.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广义剪切位移法,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测数据,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发挥性状做了分析.另外,还通过考虑桩土相对滑移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桩端持力层刚度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承载力发挥性状的影响.分析表明,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大小可认为与承台底土极限承载力和群桩极限承载力之和大小相当;桩端持力层刚度对复合桩基的承载力发挥起显著影响作用,桩端持力层刚度越高,桩的极限承载力越难以完全发挥,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将小于群桩极限承载力与承台底土极限承载力之和.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对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无碴轨道对桥路、隧路过渡段差异沉降限为5 mm,一般路基地段工后沉降限为15 mm.因此,我国不少在建客运专线需要采取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有效控制地基沉降.在深厚土层地基上修筑无碴轨道,现行地基处理措施主要为CFG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路基桩板结构.文中分析了各种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的计算方法.提出当应用CFG桩和预应力管桩处理深厚土层地基时,结合采用筏板结构,更能发挥CFG桩和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和有效控制沉降;深厚土层地基处理后计算沉降应进行修正,其修正系数:CFG桩地基处理复合模量法为0.2左右,管桩地基处理桩基法为0.2~0.4.  相似文献   

9.
荷载传递法广泛运用于基桩承载力和沉降分析。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在传统模型上考虑桩径的影响,并引入沉降计算深度概念,建立考虑桩基极限沉降深度的荷载传递模型,以此分析分层厚度(k)和应力比(η)对沉降计算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桩端下土层压缩模量变小时,需要采用更小的分层厚度;应力比的设定对极限沉降深度计算有着明显的影响,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主要关注点为桩顶沉降,则根据压缩层压缩模量选取合适的应力比参数,若关注点为极限沉降深度,则尽量减小应力比取值。  相似文献   

10.
在建的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项目,根据业主要求需采用美国标准。为满足合同要求,对基于美国桥梁设计规范的桩基承载力计算从设计方法、参数指标选取、地下水位、群桩效应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采用美国规范ASTM D1143-07进行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桩基承载力、沉降值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兰俊奇 《路基工程》2014,(3):164-167
在复合地基工后沉降计算中,加固区域采用复合模量法;而下卧层则采用应力扩散法计算层顶附加应力,再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同时利用计算结果分析路基工后沉降与桩长和压缩模量的关系。通过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的沉降和承载力计算,验证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正确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许多桩基设计人员在考虑负摩阻效应时往往存在误解.文中列举了这些误解中的一部分,描述了一种设计承受负摩阻桩基相对简单的方法.该方法考虑桩基一部分位于"稳定区"(即地层剖面中不承受地面沉降的部分).通过设计这部分的桩基使其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可满足与土工承载力、结构承载力和桩端沉降相关的关键设计要求.还简要描述了当地面沉降达到较深时,宜于将桩基设计为与地面一起沉降,而不是试图阻止桩基的沉降.文中验证了影响桩基对地面的反应的一些其他因素,包括桩基中存在的残余应力、活载作用及群桩效应,证明了对桩基的预压可减小由于地面沉降在桩基中产生的轴向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简述桩基m法的计算过程,分别使用m法和有限元法计算了单桩算例和群桩算例,得到了两种算例下桩基位移、桩身弯矩、桩身剪力和桩周土应力的计算结果,发现m法和有限元法在计算的桩身各反应结果差距均较小,且除桩周土应力外,其他反应结果趋势基本一致。另外,还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桩基入土深度z≥4.0/α时桩基位移和桩周土应力结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苏丹西纳大桥由分离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组成,公路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刚构组合箱梁桥,跨径组成为57+2×98+57m,桥梁全长310m。桥墩为钢筋混凝土墙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采用桩底注浆技术,以提高其单桩承载力。该桥按中国相关规范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并用美国AASHTO规范进行验算校核,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各项指标均满足中国规范和AASHTO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ABAQUS建立桩土模型,用不同弹性模量的模型桩模拟不同配筋率的桩基,试验发现桩基弹性模量对桩顶沉降、桩基轴力、侧摩阻力、中性点位置并无较大影响。由行业规范配筋要求与承载力计算公式,确定桩基配筋率与承载力的关系,分析在填土固结与桩顶施加水平荷载的条件下,桩基配筋长度对应力应变规律的影响,提出了关于新近填土场地构支架桩基的配筋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袁江雅 《公路工程》2010,35(2):1-4,69
在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破坏模式及复合地基与路堤共同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路堤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进行研究,提出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的三段计算模式,即碎石桩鼓胀段采用应力修正法、非鼓胀段采用复合模量法、下卧层采用分层总和法的计算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文末以某工程实例对本文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三段计算方法可有效考虑路堤与碎石桩复合地基相互作用特点,方便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破坏模式及复合地基与路堤共同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路堤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进行研究,提出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的三段计算模式,即碎石桩鼓胀段采用应力修正法、非鼓胀段采用复合模量法、下卧层采用分层总和法的计算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文末以某工程实例对本文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三段计算方法可有效考虑路堤与碎石桩复合地基相互作用特点,方便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现场试验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高速公路软基试验段填砂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进行了现场试验,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复合地基桩土应力与土体沉降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现场实测路堤加载下的桩土应力比与静载试验测试的桩土应力比相差较大,数值计算的桩土应力与实测路堤加载下的桩土应力比较为吻合。目前采用静载试验确定路堤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不合适的,该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公路软基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依托海南产业园项目,开展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理论研究。首先依据规范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值,并依据CASE法承载力计算,得出桩基极限承载力测试理论值;然后给出地基土以及单桩试验检测参数值,对S-1、S-7、S-11、S-15、S-17、S-22等6根基桩进行试验研究;最后分析基桩在静载作用下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将理论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基桩的极限承力均满足要求;在基桩桩径相同,入土深度不同的情况下,基桩沉降量随入土深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桩基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CASE法计算桩基极限承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某高速公路岩溶区桥梁桩基处治的具体工程实践,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考虑群桩效应,从桩基竖向承载力、沉降计算等方面对桩端压浆和不压浆等2种处治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岩溶区桥梁桩基承载和变形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桩端注浆处治方案可保证该桥梁桩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