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地裂缝是一种地区性灾害地质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发生。其中西安地裂缝活动受黄土高原的独特土质特性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最典型和严重的。西安地裂缝通过的市区地段,地表破碎,建筑物开裂,道路变形,地下管道错断,同时地裂缝在不同位置多次穿越二环路、三环路和陇海铁路。这种独特的灾害地质现象,在城市中集中出现,已对西安城市建设构成危害。该文根据长安路立交2005、2009、2012和2016年的桥面及墩台高程实测数据,分析西安F6地裂缝对南二环长安路立交桥产生的危害及影响,并提出维修技术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新活动断裂和地裂缝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启耀  蒋臻蔚  彭建兵 《公路》2006,(2):104-108
全新活动断裂和地裂缝灾害是高等级公路工程的安全建设与运营的重要地质病害,是西部交通建设中必须面对且又亟待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之一。作者从地裂缝的致灾机理入手,分析了公路工程在断裂活动时的破坏原因及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整治措施,并就目前公路工程活动断裂防灾减灾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尼泊尔色迪河桥地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民 《中外公路》2003,23(4):26-28
色迪河桥是中国对外援建的主要桥梁之一,桥区地裂缝的发展直接威胁着大桥的安全。文中通过对桥区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的调查,分析了导致地裂缝形成的各种因素,结合地裂缝发生、发展趋势以及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特征,指出地裂缝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为裂缝的防治和桥梁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继超 《路基工程》2020,(2):185-19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也随之发生变化。为此,对影响豫北平原地裂缝形成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对比研究了各因素对地裂缝形成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与诱发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归纳,表明豫北地区地裂缝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构造地裂缝应采取避让措施,非构造地裂缝应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以消除或减轻危害。  相似文献   

5.
西安地铁建设中遇到的最大的地质灾害挑战就是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的问题,尤其是地裂缝地质灾害对地铁建设构成严重的威胁。区间隧道变形和地面沉降控制对于地铁工程而言至关重要,而西安地裂缝异于其它城市地质条件,是西安地区地铁隧道变形以及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文章针对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的工程特点,为了做好地铁穿越地裂缝带的结构设计,采用MIDAS-GTS软件对区间隧道穿越地裂缝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制定了跨地裂缝隧道结构处理方案和防水处理方案。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武  刘刚  张雪东 《路基工程》2023,(3):153-159
东非大裂谷地裂缝为活动性构造。通过地质调绘、钻探、挖探、综合物探等勘察手段,选取内马铁路DK76+819.50~+933.80段典型地裂缝工点,研究东非大裂谷地裂缝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地裂缝下的路基破坏特点,提出地裂缝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肯尼亚中部的内马标轨铁路,穿越东非大裂谷,不良地质发育,地质条件复杂。针对内马铁路出现的地裂缝,运用有限元Midas/GTS分析该铁路路基穿越地裂缝的受力及变形特征,同时对比分析了土工格室、挖除换填A,B组土、碎石垫层、混凝土板等工程措施对路基的位移变形影响,从而准确有效地确定了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8.
探地雷达在岩溶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岩溶区隧道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探讨电磁理论和岩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岩溶区隧道内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分析了不同岩溶区不良地质的波形特征以及不同干扰源的典型波形,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准确进行了岩溶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数据的准确解译积累经验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凤蓉 《隧道建设》2006,26(6):30-33
西安市近50年来由于过度开采深层地下水,诱发地裂缝恢复活动,轨道交通二号线要通过12条地裂缝,其中有6条活动性较强。通过对地裂缝的形成原因、特征及地裂缝的分类等方面的具体分析,重点剖析投标阶段区间隧道通过地裂缝段的结构如何在设计寿命100年内适应地裂缝的变形,保证结构功能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7,(5)
地裂缝作为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会导致桥跨结构及桥梁附属设施的变位与破坏,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通过在试验场地进行的桥梁跨越地裂缝结构模型试验,利用沉降平台模拟地裂缝活动,探讨了地裂缝影响下的桥梁灾变机理,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地裂缝作用下的桥梁的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了地裂缝作用下应力应变特征及受力模式,为地裂缝作用下桥梁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自强  马洪生  杜毅  牟云娟 《路基工程》2020,(5):143-147,153
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地质调查、钻探、物探、测试、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米亚罗3号隧道滑坡形态、范围、覆盖层厚度、基岩面、滑动带位置等滑坡结构及特征参数。采用航拍和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查明了滑坡形态和范围;钻探和物探所获取的基岩面、滑动带、地层岩性等地质参数基本一致,为后续治理设计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在滑坡勘察和综合治理设计中,采用综合勘察方法有利于节约造价,提高勘察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黄土隧道地表塌陷原因分析与施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翾  张顶立  李鹏飞 《隧道建设》2010,30(4):430-433
基于兰渝铁路工程某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工程背景,分析在黄土地层不良地质段发生地表塌陷、初期支护严重变形、拱顶沉降及洞内收敛过大等现象的原因;同时根据地表塌陷段的地质情况,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提出地表旋喷桩注浆加固地层、洞内超前注浆预支护以及提高初期支护强度的综合处置方案,很好地实现了隧道安全施工的目的。针对黄土地层大变形及地表塌陷区采取的施工控制技术可供今后类似隧道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TST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贵州岩溶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卿  罗宗帆 《隧道建设》2012,32(3):398-403
为探索岩溶地区有效的超前预报技术方案,结合岩溶区的地震波场特征,尝试使用基于散射和反射混合模型的TST隧道超前预报技术进行地质超前预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本查明斗磨隧道进口平导和大独山隧道1#横洞掌子面前方150m预报范围内的地质情况;2)探明隧道掌子面前方岩溶裂隙、溶洞的分布范围、规模以及发育情况;3)预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提前采取支护措施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瑞铁路在通过高黎贡山越岭区域时,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线路工程方案主要受地质因素控制。通过高黎贡山越岭段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质灾害工程分区的数学模型,将越岭段地质灾害工程分区划分为Ⅰ安全区,Ⅱ基本安全区,Ⅲ较危险区,Ⅳ危险区四个等级。研究结果为大瑞铁路选线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袁竹  陈勇  王柱 《隧道建设》2016,36(2):164-169
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立交工程,其中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问题十分突出。以福建省中部某山区铁路设计为例,对山区铁路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影响分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利用Midas GTS软件对不同净距和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进行数值试验,以高速公路隧道的沉降为判断准则,15 mm为判断阈值,得到基于几何近接度和地质情况的影响分区(强、弱、无)。通过影响分区图,可以将全线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工点对号入座,以采用在相应分区内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措施; 2)地层条件不同,其决定强弱影响的净距分界点也不同,随地层条件的恶化而逐渐增大,强、弱影响区分界理论最小净距为0.5D,最大净距为1.8D;弱、无影响区最小净距为1.3D,最大净距为2.8D。  相似文献   

16.
何振宁 《隧道建设》2016,36(6):636-665
以30多座在施工中发生与地质因素有关的工程事件为例,归纳为15类疑难工程地质问题: 高压富水岩溶、软弱围岩大变形、太古界硬质变质岩大变形、侵入岩脉蚀变风化破碎岩体塌方和突泥、富水逆掩断层破碎带大规模突泥、层状地层大规模顺层塌方、中更新统老黄土崩塌、新第三系地层突泥涌砂、泥岩页岩可燃气体燃烧和爆炸、白云岩剪涨裂缝突砂涌砂、岩溶地面沉降、含石膏地层围岩变形、断层破碎带与软岩层面组合围岩变形、新第三系粉质黏土岩(土)垂直节理坍塌变形及石英砂岩断层破碎带突水涌砂。分析各类疑难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原因,总结其工程地质特征。针对高压富水岩溶的分类、断层破碎带突水涌砂和大变形问题、高压地下水的防治、高位选线、大变形及大变形分级标准、挤压大变形和卸荷大变形、隧道顺层偏压构造的危害、5种围岩变形失稳类型的特征对比、隧道围岩压力现场实测、岩溶地面塌陷、Q2老黄土和N2黏土层垂直节理渗水崩塌、N2弱胶结地层“流变”、石膏地层隧道衬砌开裂以及非煤系地层的可燃气等14类问题进行讨论,并从依法合规性、地质不确定性、专项地质工作、工程劣质岩、修订围岩分级和纳入规范等方面提出6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兰渝铁路两水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福善 《隧道建设》2014,34(6):546-553
兰渝铁路两水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洞身围岩为千枚岩及炭质千枚岩,属极软岩,受高地应力影响,施工时发生了挤压性大变形,变形和破坏极为严重。以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为手段,结合隧道变形特征,探索和研究了适合两水隧道的软岩变形控制技术,并得出以下结论:1)软岩隧道的变形特性及稳定性(塑性区)取决于地应力、围岩的力学特性、开挖断面等,且与围岩的支护条件密切相关;2)通过采用加大预留变形量、加大支护刚度、多重支护,优化施工方法、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等手段有效地控制了大变形,较好地解决了两水隧道高地应力软岩施工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软岩隧道大变形分级标准及其对应的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8.
吴忠善  杨钊  杨擎 《隧道建设》2014,34(7):673-678
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掘进,刀具更换往往不可避免。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周边条件的局限性,常常无法实施盾构周边土体加固常压进舱换刀。带压进舱换刀技术以无需地层加固、地质适应性强、对周边环境要求低和影响小等特点,解决了苛刻条件下的换刀难题。为了能实现强渗透地层气压状态下开挖面稳定,采用室内试验对进舱泥膜的气密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进舱泥膜不仅要在开挖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不透气泥皮型泥膜,还需在地层中形成均匀的透渗带泥膜,方能达到最佳的闭气效果。基于研究成果,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N线工程实现了泥水盾构开挖面大面积气压支护进舱作业,并采用压缩空气作业与饱合潜水作业完成了盾构刀盘的维修和刀具的检查与更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