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群进行爆破动力分析,得到钻爆施工过程中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产生的地震波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程度,提出新建隧道爆破施工的控制速度参考值,并对小净距隧道群爆破施工开挖顺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
李琳  王海亮  周宜  张祖远 《隧道建设》2015,35(2):167-173
结合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延安路站1号风井开挖工程,为了减小振动对城市地铁周边建筑物及市政建设管道等的影响,对金属膨胀剂破岩开挖、爆破开挖进行振动数据分析。现场实践结果表明,金属膨胀剂破岩施工较爆破施工容易控制振速,但金属膨胀剂破岩施工的材料成本约为爆破施工的3.4倍,在以后的施工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施工要求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山区高速公路石质路堑高边坡的爆破开挖中,利用光面爆破施工技术,能很好的控制边坡开挖质量,减弱爆破振动对围岩的扰动,达到边坡稳定和美观的效果,也能提高边坡施工效率。本文通过对光面爆破技术的全方位解析,详细介绍各施工参数的选定过程,同时对工艺流程、施工注意要点,以及光面爆破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阐述,总结光面爆破的优势,以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毫秒微差控制爆破在大方量石方路堑开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军 《公路》2005,(10):170-173
对毫秒微差控制爆破在大方量石方路堑开挖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通过试验炮对预裂和爆破技术进行了总结,对石方路堑爆破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坚硬围岩的隧道施工,关键工序是开挖,开挖的关键是光面爆破,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因素很多,文章对光面爆破的机理、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云台山隧道为例,介绍了控制光面爆破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结合湖南张花(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猛洞河特大桥钢管拱桥拱座基础石方开挖,介绍了用于山区石方开挖的浅孔松动爆破、预裂爆破、缓冲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说明了控制一次开挖量、控制边坡成型、避免飞石影响周围设施和山体扰动等爆破施工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深达70m的龙桥特大桥拱座基坑石方爆破开挖施工技术,对该基坑爆破的特点、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了带缓冲层预裂爆破技术实施深基坑开挖控制爆破,较好地实现了基坑爆破轮廓的平整,又使岩石获得良好的破碎效果,提高了基坑爆破开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魏军 《北京公路》2004,(1):27-31
本文对毫秒微差控制爆破在大方量石方路堑开挖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对石方路堑爆破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会因为其距离较近导致新建隧道开挖爆破产生的地震波危及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本文根据隧道爆破振动影响控制标准,分析了隧道爆破振动强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爆破振动的技术措施,使新建隧道开挖施工爆破中的既有隧道振动速度值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确保隧道开挖作业安全、顺利地进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关于邻近既有线隧道开挖控制爆破施工技术探讨。邻近既有线隧道开挖控制爆破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着眼于获得更好的整体控制效果,并且把好各工序的质量关,最终可以通过更加严格管理以及精心施工来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方俊波  刘洪震  马留闯 《隧道建设》2020,40(11):1642-1648
为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减小钻爆法隧道超挖量,提高钻爆施工技术及改进施工工艺,通过研究凿岩台车作业模式,分析得出凿岩台车进行隧道钻爆开挖时,由于受台车钻臂结构影响以及现场视线不清、视距较远等,钻凿周边眼时外插角不易控制,产生的隧道超挖往往较大。结合工程实践,通过对比凿岩台车在初期支护紧跟掌子面及不紧跟掌子面等不同施工工况下长短孔配套施工产生的超挖量,得出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保留一定长度的隧道不进行初期支护施工钻孔,并采用长短孔配套钻孔爆破技术,可有效控制凿岩台车钻爆时隧道的超挖量。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长短孔配套钻孔时,Ⅱ、Ⅲ级围岩,Ⅳ级围岩,Ⅴ级围岩相比类似条件只采用长眼时的最大超挖量分别减少约12、19.5、21.5 cm。  相似文献   

12.
国高珠环线广东中山沙溪至月环段K89+250~K92+537段路基爆破点离居民房屋最近距离仅60~80m,必须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和飞石,确保民居房屋不受爆破震动和飞石的危害。结合工程实例,讨论浅孔微差控制爆破技术的施工控制要点,与有关工程建设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因初期支护格栅拱架限制周边眼钻凿精度而引起的隧道周边超欠挖问题,以青岛地铁1号线瓦屋庄站至贵州路站区间工程为例,介绍“长、短眼”控制爆破技术,提出“长、短眼”布置方案,并采用质点峰值振动法和激光隧道断面检测仪分别对“长、短眼”爆破技术产生的围岩损伤范围和隧道超欠挖量进行分析和监测。结果表明: 1)采用“长、短眼”控制爆破技术,Ⅳ级围岩段隧道周边超欠挖控制在150 mm以内,且理论计算每米进尺回填混凝土节省成本7 182元,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2)长短眼爆破产生的损伤范围为0.29~0.33 m,隧道拱顶沉降、净空收敛量均控制在10 mm以内,施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海域复杂地层基坑中的基岩与孤石爆破间难题,以苏埃通道工程南岸基坑施工为背景,通过掌握孤石和基岩分布情况,确定爆破施工原则,制定合理的爆破技术方案。采用浅孔微差爆破,配合镐头机进行岩石破碎,并采用毫秒延时起爆网络。制定对基坑围护结构和支撑结构保护措施,并对爆破振动波速进行监测和优化,减小了大块岩石的产生,避免了对大块岩石进行二次爆破,也便于石块的清理工作,飞石安全得到了有效控制与防护,确保了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严格管理爆破施工注意事项,实现平行作业,大幅提高基坑爆破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张友勇 《隧道建设》2007,27(5):64-66
以温福铁路分水岭隧道为例,介绍水压爆破技术特点。体现了水压爆破既能有效地控制爆破震动,又可防毒降烟。同时破碎围岩较均匀、大块率降低,有利于机械化施工,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结合闲林隧道爆破施工,对软弱围岩中连拱隧道爆破震动进行监测,分析了震动波在软弱围岩和支护结构中的传播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爆破最大振速一般出现在第一个峰值上;爆破震动对爆破面前后10 m范围内的中隔墙影响较大,随着距离的增大,震动波衰减明显;建议软弱围岩中连拱隧道开挖最大装药量控制在8 kg以内.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连拱隧道的爆破施工参数设计和现场监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建隧道群下穿福州绕城公路东南段董奉山既有隧道工程,运用三维有限元研究新建隧道群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别从爆破和静力施工阶段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的开挖进尺控制在1.5 m,最大允许装药量控制在7.54 kg,爆破震速可控制在3 cm/s以内,特大断面隧道群施工对新建隧道的爆破震速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既有隧道的最大变形为2.9 mm,围岩主应力的前后变化值为1.50%以内,衬砌应力的最大应力变化值为4.17%,特大断面隧道群施工对新建隧道的影响不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施工期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徐成光 《隧道建设》2008,28(6):642-645
结合向家坝水电站岩壁梁部位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轮廓复杂、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施工中首次提出了“爆刻技术”这一新的爆破技术术语和理念。详细介绍该项技术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控制爆破设计和具体的施工工艺及爆破振动观测。施工中推行的精细化科学管理措施,确保了岩壁开挖成型质量优良,创造了光爆孔半孔率近100%、岩台平均超挖2.9cm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小净距双洞隧道下穿建筑物爆破振速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石新路站-石桥铺站区间隧道属矿山法小净距双洞隧道,下穿众多建筑物。采用节能环保水压爆破技术,辅以分部、分次施工方法,结合延时爆破控制技术,通过不断优化钻爆设计参数,加密减振孔数量或加大直径,利用水压爆破降尘减振优点,采取信息化监测技术手段,控制爆破振动对环境影响。通过优化钻爆设计,有效控制爆破振速,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爆破振速达标可控。为解决隧道下穿建筑物爆破振速控制技术难题,采用减振孔+水压爆破+延时爆破技术,得出结论即最大振速集中在掏槽眼,其中3个方向振速垂向最大、径向次之、切向最小,且隧道下穿后比建筑物正下方振速大,采用水压爆破比常规爆破振速降低13%~22%,增设减振孔比水压爆破振速降低16%~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