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滑坡抗剪强度参数的选取是准确分析和评价边坡稳定性及进行滑坡防治工程设计的关键。传统的抗剪强度参数反演方法无法综合考虑岩土工程中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难以适应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文中基于高速公路临时边坡滑塌的工程实例,结合蒙特卡罗法可靠度分析理论,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反演滑塌边坡的抗剪强度参数,并与已有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简单均质条件下滑坡分析、加固与防护及现场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丽 《路基工程》2014,(1):210-213
以渝湘高速公路彭武段铁碛坝大桥工程为例,介绍了岩堆体的稳定性分析,在银盘水电站水位抬升后,对岩堆体的稳定性不利。采用综合工程措施,对岩堆体进行整治。监测显示,整治后的岩堆体处于稳定状态,确保了大桥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通过spss软件对试验获得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统计,采用蒙特卡罗原理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和破坏概率分析;判断岩村滑坡处于危险期,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边坡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的合理确定是对边坡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条件.为了准确地确定边坡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通过分析边坡现状的稳定性及边界条件,确定其边坡现状的安全系数.在边坡岩体c、ψ值对安全系数变化的影响进行敏感性计算的基础上,结合边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试验推荐值反演了与边坡现状条件相对应的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合理值...  相似文献   

5.
柴春阳  张广泽 《路基工程》2015,(1):60-62,75
在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金沙江大桥的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岩体的抗剪强度是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和确定治理方案的前提。基于此,介绍了3种以室内岩石试验及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为基础的抗剪强度估算的方法,并以金沙江大桥丽江岸边坡为例,对这3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分析,获得了合理、有效的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思剑高速公路石阡互通填方路基滑坡产生的原因,采用深层位移监测手段准确获取滑动面位置,对滑带土体及全风化岩体进行了抗剪强度测试。经过稳定性分析计算,路基填筑后整个填方体极易发生深层滑动,提出了清淤、排水、抗滑桩挡板支挡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岩石边坡,尤其是受结构面控制的岩体边坡,其边坡稳定分析应考虑岩体中结构面的产状、性质和发育程度。采用赤平投影图解法进行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时,结构面抗剪强度是非常重要的力学参数,合理地选择确定抗剪强度的方法,常常要分析c、φ值在边坡稳定中的作用,然后综合选用合理的c、φ值,根据边坡可能破坏的形式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贵州龙井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工程,根据国内外几个桥墩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对该矮塔斜拉桥主墩、主塔的剪切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各个公式计算结果,简单对各公式进行评价,以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首先分析岩质斜坡上高填方路基失稳的基本类型,利用传统的稳定性计算方法确定填料及填料与斜坡地表接触带的抗剪强度参数;路基修筑完成后,在路基边坡埋设深层水平位移测试仪器对路基进行监测。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路基的变形情况,评价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稳定性计算法确定填料的抗剪强度参数能保证填方路基的稳定;路基边坡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可对其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不同应力路径堆石料大型三轴试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两河口高土石坝的堆石料D3进行等σ3应力路径和等P应力路径的大型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应力路径堆石料的抗剪强度特性和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堆石料的粘聚力C是真实存在的,且抗剪强度呈非线性,而应力路径对堆石料的抗剪强度影响很小;堆石料在低围压具有明显的剪胀,且不同应力路径的应力-应变曲线不同。在试验的基础上计算几个本构模型的模型参数,并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性,为该工程设计提供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蒲增刚 《路基工程》2015,(5):212-218
通过对内六铁路金竹林1号大桥变形数据的分析,结合现场对岩堆的全面调查及钻结果,深入探究桥梁病害产生的原因。对于不同病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既经济又保证了金竹林1号大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李萍  王首智 《路基工程》2019,(5):219-223
选取S210省道两河口危岩有代表性的三块危岩单体W-4,WBD-2,WBD-3为研究对象,调查危岩体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S210省道危岩体在暴雨,地震下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易发生崩塌及滑塌变形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岩质岸坡的安全稳定问题,以云南玉楚高速绿汁江特大桥玉溪岸某岩质岸坡为例,运用层次分析与可拓物元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物元模型,确定其稳定安全等级。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权系数后,结合可拓理论构造出的有序三元组,形成多因素关联度函数,进行模型的物元可拓分析,获取边坡最终的安全分级结果。结果表明:边坡的安全等级为Ⅳ级,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边坡进行数值计算,得出安全系数Fs=0.98,为不稳定边坡。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一致,进而论证了层次分析-可拓理论评价模型的可靠性,也为岩质岸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4.
老红星桥拆除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达到安全、顺利、快捷、环保的目的,且施工过程尽可能减少对京杭大运河航运的影响,采用逆向工序法进行老红星桥拆除,即按造桥时悬臂浇筑节段划分反向切割、吊运拆除。对拆除施工进行监控,结果表明应力和变形均满足相关要求。老红星桥的顺利拆除表明,该施工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岩堆是岩石山坡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岩石碎块、岩屑后,通过重力或雨水作用搬运至平缓山坡或山坡坡脚上的疏松堆积物体,属于典型的不良工程地质灾害。文中系统地分析了岩堆的工程地质特征、形态和分类,研究了岩堆的形成机理、破坏模式及稳定性,提出了岩堆路段路基稳定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太洪长江大桥主桥为跨径808 m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南川岸采用隧道式锚碇,锚碇位于极软岩中,岩石天然饱和抗压强度为4.49 M Pa,围岩级别为Ⅴ级,地质条件差.针对锚碇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在主索鞍处向外旋转边跨主缆及隧道式锚碇轴线角度2°,解决了隧道式锚碇浅埋以及2个锚塞体间距过小的问题;进行多参数比选,隧道式...  相似文献   

17.
林峰  周富华 《路基工程》2020,(4):222-226
对广西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沿线路堑边坡炭质岩工程特性进行研究,阐述了炭质岩的物质组成、物理力学指标,分析其强度变化与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关系。进行有机硅固化剂封闭坡面和喷混植生防护试验,固化剂对降低炭质岩的亲水敏感性和保障边坡稳定具有一定效果,较传统防护措施更容易实现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8.
黄向东  王谭 《路基工程》2015,(3):223-227
探讨了降雨和地震作用下高边坡稳定性受影响机理。以典型工程实例为背景,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较为精细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静力强度折减法与动力时程法计算得到不同外部条件作用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而后基于分析结果制定防护措施。结果表明:降雨与地震均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安全系数较自重作用分别降低12.3%与25.2%。塑性区的贯通是边坡破坏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高岩质边坡通过微型桩加固后,安全系数提高了33.8%,说明该类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边坡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