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水泥搅拌桩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在搅拌桩的设计及施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在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技术及评价方法方面研究较少,尤其对于粉煤灰水泥搅拌桩群桩整体质量评价方面缺少研究。淮盐高速公路软土路段大量采用粉煤灰搅拌桩,搅拌桩质量评价构成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现有水泥搅拌桩质量评价方法,结合淮盐高速公路建设实践,运用数学方法对搅拌桩单桩及整体质量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了基于单桩质量的群桩整体质量概率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结合上海S32高速公路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软基加固处理的应用,介绍了双向搅拌桩施工工艺,通过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试验分析,论述了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工程特性,初步提出了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水泥深层搅拌桩处理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层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优点。该文讨论水泥深层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及施工工艺,并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讨论水泥搅拌桩施工监理各阶段控制要点,阐述了水泥深层搅拌桩质量控制的内容、措施和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利用测定水泥含量的方法控制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该检测方法采用新型取土装置取土以及改进EDTA法检测水泥含量,克服了传统强度检测操作复杂、检测结果片面、受水泥土龄期影响等问题。通过杨林船闸工程试验桩检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搅拌桩的水泥含量和搅拌均匀性。将水泥含量作为水泥搅拌桩质量评判指标,能够直观反映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并且检测速度快,成本低,能起到及时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柳学花  程海涛 《公路》2012,(7):24-29
施工质量是导致深层水泥土搅拌桩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确保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质量、方便施工控制,在研究了水泥浆输浆量、搅拌头钻进与提升速度、搅拌轴转速、复搅遍数等4个施工参数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及常用桩工机械性能分析,给出了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参数的初选值,并提出了三步骤优化匹配方法.最后指出了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参数研究方向,为今后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蔡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8):147-149,158
钉形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新型的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它解决了传统水泥土搅拌桩的诸多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效果。该文简要介绍了钉形搅拌桩的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其采用的新工艺保证了桩体中的水泥掺入量,提高了水泥浆分布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桩身质量,特别是深部桩体的质量;主要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钉形桩单桩承载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钉形搅拌桩单桩Q-s呈陡降型;其单桩极限承载力高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并随扩大头高度H、扩大头直径D、桩长L和桩体模量Ep的增加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泥搅拌桩在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质量检测方法,即强度试验、荷载试验、取芯和开挖等,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对质量检测的需要。为了解决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测和加固效果的评价问题,文中借助瑞利波勘探和砼桩的低应变反射波法等动测方法检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8.
水泥搅拌桩是软弱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对现行相关行业规范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目前规范和实践中存在的部分主要问题,并结合江汉平原区某项目的搅拌桩检测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控制检测频率、增加标贯试验等针对性措施,以原位检测各项目为主要权重或指标对水泥搅拌桩质量进行综合评定,该方法可较好地反映水泥搅拌桩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型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海相软土的适用性问题,在铁路正线进行了应用试验。分别对新型搅拌桩施工过程中的桩土扰动和成桩质量,路基填筑期及静置期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分布、孔隙水压力变化、沉降和变形进行了现场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搅拌桩复合地基适用于苏北地区海相深厚软土加固;双向搅拌桩和双向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对加快地基沉降收敛和减小地基的沉降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地区公路工程水泥土搅拌桩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当前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检测的要点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基础上,通过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多项公路工程水泥土检测试验,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相结合、多项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水泥土搅拌桩检测体系,对搅拌桩质量检测的频率、方法、指标、评定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系统的检测方法,可以满足水泥土搅拌桩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刘志方 《路基工程》2011,(2):138-140
针对水泥土搅拌桩的粉喷和湿喷两种工艺,分别进行了施工后不同龄期的桩身载荷试验,通过桩顶、桩间土的应力观测以及载荷试验测斜观测,对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两种工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饱和软土地区,复合地基承载力粉喷桩明显高于湿喷桩,其成桩及加固效果前者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洞庭湖区新建南益高速公路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各因素对工后沉降影响水平,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数值模型,对其运营期工后沉降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区软基工后沉降随桩间距的减小、桩长的增大、桩径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桩间距对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水平最高,桩径对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水平最低;建议水泥搅拌桩处治软土地基时,采用短而密的布桩方式以更好地控制软基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3.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此种软基处理方式为复合地基法,施工简便,但造价较高。文章就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常见问题、质量控制及检验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水泥搅拌桩在高填方软基路段的应用难题,以高恩高速公路K20+076~K20+513段软基处理为例,通过施工方案比选与工艺优化,对推荐方案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对成桩后的水泥搅拌桩进行了承载力试验,对软基路段进行了应力和位移监测。结果表明,在填土高度8 m^14 m的软基路段,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综合处理方案可行,质量可控,造价合理,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湾大道改造工程新建的拓宽道路路基下部分布有较厚的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土地层,设计采用了深孔大直径水泥土搅拌桩进行了加固处理。由于常规单轴搅拌桩机尺寸高大,无法满足既有高压线的限高、防倾覆安全施工要求,为此采用实施了接杆式水泥搅拌桩方案。通过改装常规搅拌桩机、分次接拆钻杆及接拆杆处设置搭接补强段等措施,使得接杆桩成桩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其成功的应用实践证明,在有限高、防倾覆等安全施工要求的区域,接杆桩不失为一种最佳的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6.
陈仕奇 《路基工程》2010,(4):102-105
通过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现场试验及水泥土室内试验,对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深层搅拌桩机型、相同机型不同机组的成桩强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施工时,选择施工队伍与选择机型同样重要;10 m复搅和全程复搅、增加复搅次数对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宜用10 m复搅;不同地层对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较大;浆喷桩桩长在12 m以内时,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比较均匀,施工质量可控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存在的施工问题,结合工程实践,开展了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和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现场对比试验研究。标准贯入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和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均较高,且不同深度桩身强度均匀性较好。双向搅拌桩可适用于珠三角深度超过20m以内软土地基的加固工程。钉形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N,加固效果良好,且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宁波世纪大道北延一期工程中,使用双向水泥搅拌桩进行桥头地基处理,以此为载体,对双向水泥搅拌桩桩身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桩长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供类似的软基处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方软土地区在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周边地基处理问题,文章通过对水泥搅拌桩及竖向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两种方法的技术性、经济性及可实施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水泥搅拌桩是此种工况下更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根据大型公共建筑和周边市政道路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土工格栅及设置绿化过渡带等处理措施,并提出通过施工期间的沉降监测及施工工序,尽量减小软土地区不同类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